APP下载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对比

2021-11-12张霞杨慧平葛吉林

贵州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小梁植入术眼压

张霞 杨慧平 葛吉林

(1.陕西省镇安县医院眼科,陕西 商洛 711500;2.府谷县中医医院眼科,陕西 榆林 719411;3.平利县医院眼科,陕西 安康 725500)

青光眼是一种以视乳头萎缩、视野缺损以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1]。白内障是多种原因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造成视觉障碍的疾病[2]。导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能原因是患者晶体出现增大或厚积造成前房拥挤,局部组织房角狭窄甚至关闭,眼压随之增高有关[3]。传统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一般采用小梁切除术缓解眼压虽然效果突出,但需要行二次白内障手术,不利于患者预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现广泛认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本文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眼科治疗的确诊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男39例,女61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2.48±3.49)岁,白内障类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5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7例,开角型青光眼18例。观察组男41例,女59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0.38±1.84)岁,白内障类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9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4例,开角型青光眼17例。纳入标准:确诊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符合手术适应症,无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既往有眼部手术史患者;合并其他眼部病变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原发性免疫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不全患者;中途因自身原因退出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采用常规滴眼剂吡诺克辛,5滴/次,5次/d;口服乙酰唑胺,250~500 mg/次,每天早餐后服用,根据患者症状调整药量,使眼压控制在21 mmHg;患者取仰卧位,球周麻醉进入手术。(1)对照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常规消毒铺巾,贴护皮膜,开睑器开睑,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2%的利多卡因球周浸润麻醉,于角膜缘做手术切口,经前房注入黏弹剂,注入完毕后完成环形撕囊,水分离分层后采用超声仪将晶体皮质吸出,冲吸干净,植入折叠型人工晶状体于囊内,用调位钩将人工晶体调位于瞳孔中心,缝合切口,敷料覆盖患眼[5]。(2)观察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患者术前准备和麻醉方式与对照组相同,予12点位上方穹窿为基底结膜瓣,电凝止血后在巩膜厚度1/2处做梯形巩膜瓣,分离至角膜内1 mm~2 mm处,湿敷结膜瓣、巩膜瓣5 min后平衡液冲洗,透明角膜10点位做2 mm~3 mm长度切口,2点位做辅助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使之充盈,给予连续环形撕囊、离核,根据硬核类型行不同碎核乳化技术治疗,采用超声乳化仪对晶体进行乳化吸出皮质,再次于前房及囊袋中注入黏弹剂,植入折叠型人工晶状体于囊内,将周围虹膜根部组织及小梁组织(2 mm×2 mm)切除,缝合虹膜和结膜瓣,敷料覆盖患眼。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注射2 mg地塞米松,并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4次/d)点滴患眼抑制术后炎症反应,连续滴眼5 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及方法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比较 两组患者入组时眼压比较无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后,两组患者眼

压均较术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眼压比较

2.2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视力比较 两组患者入组时视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后,两组患者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视力比较

2.3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前房深度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后,两组患者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有所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前房深度比较

2.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18/10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100),两组患者并发症主要反映在术后角膜水肿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

3 讨 论

小梁切除术是在角膜缘建立一条新的房水引流通道,将房角狭窄、前房浅或者房角的引流结构异常等因素引发的眼压升高,通过切除部分小梁组织的方式形成新的引流通道,从而有效的控制眼压,临床眼压控制效果好,但单独使用此术容易加快白内障发展,不利于患者视力恢复[6]。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通过角膜切口对晶状体进行超声乳化,把浑浊晶状体粉碎然后吸出,植入一个透明的人工晶体,就可以完成视力纠正的治疗,此术不但减轻损伤组织,还具有恢复快,用时短等优点[7]。

本文结果显示,手术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眼压均有下降,手术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眼压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1个月后视力和房前深度均有所提高,手术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视力和房前深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王济民[8]研究结果相似。说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较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更好,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首选。

综上所述,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降低眼压,提高患者视力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更利于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小梁植入术眼压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小梁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有些头疼是因为眼压高
补缺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临床意义探析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