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2021-11-12李勇

贵州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前路股骨颈置换术

李勇

(四川省岳池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 岳池 638300)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好发于老年人[1]。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率,但该手术方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并且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2]。有研究发现[3],前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可以直接在关节的自然解剖间隙中进行手术,在避免损伤髋关节周围组织方面效果显著,但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文探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前路小切口髋关节置管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86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60~73岁,平均年龄(68.02±3.14)岁,根据Garden分型显示:Ⅱ型患者5例、Ⅲ型患者25例、Ⅳ型患者13例;研究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62~72岁,平均年龄(67.89±3.25)岁,根据Garden分型显示:Ⅱ型患者6例、Ⅲ型患者27例、Ⅳ型患者10例。纳入标准[4]:所有患者均符合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标准,并且经CT和MRI检查证实;为新鲜骨折且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资料完整;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5]:髋臼后存在缺损或伴有股骨畸形、髋关节炎等疾病者;合并肝脏或肾脏等重要脏器病变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感染性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者;存在明显的精神、认知或意识障碍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管术治疗:以大转子为中心做一10~13 cm长切口,沿其上端切开阔筋膜张肌和臀中肌的前1/3,切口的下端则切开股外侧肌;然后外旋股骨,暴露患者的关节囊,切开关节囊后暴露骨折段,行45°截骨,取出患者的股骨头,同时清除碎骨,去除股骨圆韧带。随后采用拉钩暴露患者的髋臼区域,对其进行打磨,调整患者的前倾角以及外展角,安装臼杯,并在股骨近端放置直骨撬进行扩髓。最后将股骨柄假体放置在髓腔,安装股骨头假体,对患者的髋关节进行复位,检查关节各方向稳定性,冲洗并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阔筋膜和皮肤。研究组采用前路小切口髋关节置管术治疗:在患者髂前上棘外侧以及下方2 cm处朝Gerdy结节方向做一10 cm手术切口,依次切开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以及阔筋膜,然后钝性分离患者的阔肌膜张肌筋膜和股直肌,随后对患者的旋股外侧动脉分支进行结扎,暴露患者的关节囊前方的脂肪垫,行45°截骨。之后的操作同对照组一致。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估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6];分别于患者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测定其心率和收缩压水平;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前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研究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n=43]

2.2两组血流动力学水平比较 两组手术前心率和收缩压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中和手术后,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流动力学水平比较分,n=43]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对照组发生髋部疼痛2例,切口感染4例,静脉血栓4例,并发症发生率23.26%;研究组发生髋部疼痛1例,切口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6.98%。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441,P<0.05)。

3 讨 论

目前,临床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多采用髋关节置换术,然而该方式存在一定的脱位率,且不同的入路方式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7]。

本文结果发现,研究组手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前路小切口相较于外侧小切口而言在,更有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外侧小切口手术方式会直接损伤髋关节后软组织和肌肉,使其髋关节的稳定性下降,增加脱位发生风险的同时,更不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8]。相比之下,前路小切口手术方式不仅不会切断患者的肌肉组织,更有利于维护周围软组织平衡和解剖学的完整性,并且在患者术后无需对其体位多加限制,从而使患者可以及早下床行走或进行功能锻炼,尽早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9]。

本文结果发现,对照组和研究组在手术前心率和收缩压水平对比基本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手术中和手术后,研究组心率水平高于对照组、收缩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前路小切口手术方式在稳定患者心率,避免收缩压异常升高方面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推测其原因可能与患者的入路切口有关。前路小切口主要是在股直肌与阔筋膜张间隙进行入路,不会对患者髋关节的稳定结构造成破坏,在保障髋关节软组织完整性的同时不会对相关肌群造成损伤,尤其是臀中肌,进而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减少手术出血量,从而避免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不良影响[10]。本文结果还发现,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前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前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运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可以有效促进其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同时不会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不良影响,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前路股骨颈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逐梦记·马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密盖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