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和肠外营养干预新生儿非感染性腹胀的临床观察

2021-11-12范小刚吴霞

贵州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奶粉感染性胃肠

范小刚 吴霞

(西安市第三医院新生儿科,陕西 西安 710018)

腹胀是新生儿疾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且往往伴随严重的其他疾病,病因复杂多样,常是病情危重和恶化的征兆[1]。新生儿腹胀一般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腹胀是因感染导致不同程度的肠功能紊乱或肠麻痹引起,非感染性腹胀症状较轻,疾病除外科疾病引起的腹胀要进行手术治疗之外,其余的临床上常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灌肠、肛管排气等方法缓解腹胀,但常规护理方法效果不佳[2]。研究证实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能加快胃肠转运时间、促进胃排空,从而可减少腹胀[3]。本文探究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和肠外营养干预新生儿非感染性腹胀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所收治的100例非感染性腹胀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1组与研究2组,各50例。研究1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27例,平均胎龄(35.56±1.51)周,平均出生体质量(2.63±0.25)kg;研究2组男患儿26例,女患儿24例,平均胎龄(35.63±1.42)周,平均出生体质量(2.57±0.27)kg。纳入标准:具有明确腹胀及喂养不耐受表现,不能顺利增加奶量;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均经过影像学检查(X 线)、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及培养),排除为感染性腹胀。排除标准:存在全身性疾病者;有明显胃肠道出血者;排除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有明确明确存在消化道发育畸形或异常者。两组患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研究1组给予雀巢公司提供的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喂养,喂养标准为一般身体状况良好,生后早期即普通配方奶或母乳喂养有明显腹胀、呕吐或胃潴留,除腹胀外无明显全身性疾病,并排除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外科性疾病,对于体质量较轻的早产儿(体质量<2.0 kg),应严格控制奶量增加速度,不应超过30~40 mL/(Kg·d),两次喂养间隔时间为3 h。研究2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患儿出生后第1天给予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葡萄糖液体(规格:100 mL:5 g;250 mL:25 g)1 g/kg,体质量<2 000 g者生后第1天,体质量>2 000 g,估计不能全胃肠道喂养建立>3 d者第2天添加加宸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小儿氨基酸注射液(18AA-Ⅰ)(规格:20 mL:1.348 g)及西安立邦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8-24Ve,规格:20%,250 mL/每瓶)0.5~1 g/kg,二者的用量根据患儿日龄逐渐增加,逐渐添加至葡萄糖糖速8~10 mg/(kg·min),氨基酸3~3.5 g/Kg·d,脂肪乳2~2.5 g/(kg·d)。患儿肠外营养支持2周后,观察患儿情况尝试转为普通配方奶粉,喂养计量与方式与研究1组相同。

1.3观察指标 治疗2周后,比较患儿达全胃肠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胎便排尽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统计患者胃潴留量大于喂养量50%并且伴随腹胀和/或呕吐表现,对比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两组患儿疗效对比[4]:总有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1组达全胃肠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胎便排尽时间显著比研究2组短(P<0.05),体质量增长速度显著比研究2组快(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对比(n=50)

2.2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对比 研究1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2.00%明显低于研究2组的1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5)。

2.3两组患儿疗效对比 研究1组显效22例,好转2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0%;研究2组显效18例,好转2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00%。研究1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研究2组(χ2=4.891,P<0.05)。

3 讨 论

新生儿采取腹式呼吸,腹胀可明显影响新生儿呼吸系统,导致呼吸困难,并容易反流吸入,对患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5]。营养支持疗法属于科学性、针对性较强的营养治疗方案,可通过营养补充、强化饮食干预等方式,最大程度满足患者需求,可有效、快速缓解患者营养状况[6]。但肠外营养只能暂时应用,而且穿刺不仅会给新生儿带来痛苦,还会给患儿家长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且还会伴随着静脉穿刺感染及远期静脉营养相关性损伤的风险,因此能够在安全基础上尽早及尽快建立全胃肠道营养显得尤为重要[7]。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1组达全胃肠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胎便排尽时间显著比研究2组短(P<0.05);研究1组在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研究2组(P<0.05);研究1组体质量增长速度显著快于研究2组(P<0.05);研究1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研究2组(P<0.05),分析原因:深度水解蛋白奶粉通过酶切水解,使其95%以上的分子量均小于3 000道尔顿,对于消化道发育不成熟及消化酶活性低的新生儿而言,其肠道负荷小,能提高胃动力水平,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肠排空,降低肠道渗透压,加速胃肠转运,有效降低蛋白质成分抗原性,提高胃肠激素分泌,帮助新生儿恢复正常的排便排气,且应用方便,其所含的短肽及氨基酸更易被患儿消化吸收,能保证患儿获得良好的生长发育[8]。且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应用过程中无肠外营养反复穿刺的痛苦不适,有利于新生儿情绪稳定,减少哭闹,减少患儿腹腔积气积液,有利于新生儿尽快恢复出生时体重,缩短奶液在胃肠道的转运时间。

综上所述,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可显著改善新生儿非感染性腹胀临床症状,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患儿恢复快,疗效显著,此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奶粉感染性胃肠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思考心电图之177》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奶粉危机
妹妹的奶粉钱
你家奶粉只能冲着喝?这些妈妈们把奶粉做成了这个样子!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