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场域中学生社会性的生成
——基于交往的视角

2021-11-12

长江丛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场域社会性文本

1.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生社会性的生成与发展是教育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是人的发展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高校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两大目的:一是社会目的,即提高人的思想水平,为社会全面进步服务;二是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促进个人社会化。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多强调的是社会主流思想和主流教育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理解,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课堂中的作用,使得一部分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所来的所谓的“成人世界的社会规则和交往方式”,陷入社会性发展困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场域中学生社会性生成的理论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的表现形态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场域,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学习与生活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本为中介、以课堂规范为保障、以群体文化为场境的课堂交往,从而实现以社会文化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为工具目的、以社会主体的生成和发展为终极目的的关系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场域中,学生的社会性是在多重的关系网络中实现的,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态。

第一,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冲突。一方面,教师作为社会方面的代言人,其身份具有制度上的合法性。而学生作为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相对不成熟的一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具有自主性和主动性的个体,在师生交往中,又不仅仅是接受教师的指导和要求,学生基于自己的理性分析和情感意愿对教师的期待与要求作出选择与反馈。正是在这样一种复杂的交往关系中,形成了师生关系和谐与冲突的交织。

第二,生生关系的合作与竞争。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造成的现有评价机制,使得学生之间为了良好的课程文化成绩进行合作与竞争。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场域中,学生之间围绕共同的学习目标开展交往活动,建立起平等的交往关系。正是这种学生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生体验着情感互动,学习着交往技能,最终实现社会化的生成和发展。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本的价值观内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想信念教育、理论教育,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战略保持一致,助兴文化繁荣昌盛。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场域中,其文化内涵和价值赋予的内化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实现着学生的社会价值观的内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场域学生社会性的生成机制——建立在交往合理化基础上的社会主体生成

互动论强调:“人的社会性的生成是社会性生成主体与外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环境向个体实施知识灌输、价值引导和规范约束,但作为社会性生成的主体并不一定是完全被动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有所选择,这种选择性的回应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而以新的方式实现个体的社会性生成。

第一,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本价值的个体化解读中,实现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内化,即教师—课程文本—学生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场域首先是作为一个以课程文本的对象性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场域而存在的。这个场域中,师生之间基于课程文本为中介的交往实践,也就是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师生之间以课堂内容为中介,借助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而实现的一种以构建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为目标的主体际交往活动,构建起实现文化传承与学生价值观生成的文化场。布鲁纳提到:“学校课程和课堂氛围总是反映了潜在的课程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从来也不会脱离对社会阶级、性别和社会特权的思考。”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本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核,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价值,这种社会控制功能对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中的学生的社会性生成发挥着价值引导作用。与此同时,学生以自己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为背景,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价值观念,并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将其外化于行。

第二,基于群体文化的个体间交往,学生在群体归属的情感体验中发展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即群体(个体)—合作/交流—个体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场域是一个以群体文化为交往场境的社会场域。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课堂场域中的学生并非毫不相关的个人而是群体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人,因此课堂交往对于学生的社会性生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班级群体作为学生长期依赖的稳固性群体,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群体性育人功能,理应得到充分挖掘和实现。因此,它所伴随的群体文化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群体文化的情感吸引与学生对于群体文化的高度认同相互作用,便会使学生在群体生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学生之间由于知识背景与个人价值观的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场域中开始出现“冲突”,面对这些社会性发展情境的冲突,学生采取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活动,共同完成一定方向的目标。

第三,在课堂规范的规约与协商中,实现学生规则意识与自律精神的生成,即师生—课堂规范—学生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场域是以课堂规范为交往保障的伦理场域。作为课堂交往保障的课堂规范是以维护场域中的每位学生的共同利益和自我发展为出发点的,而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课堂秩序和教学效率的强制规约与控制。正如涂尔干所认为的,“一种规范对人性构成了破坏,无论它多么强大,都不可能持续,因为他不可能扎根于人的良知深处。”基于班级共同生活的课堂规范,不仅是课堂交往有效实现的保障,更是学生规则意识与自我精神生成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课堂的规范与制度给学生以外的约束。师生在协商构建这些课堂规范的过程中,建立起公认的课堂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强化了自身的规则意识。另一方面,课堂的规范与制度给学生自我“立法”,养成自律精神。在课堂规约的制定过程中,学生由于自我进行协商,主体性得以实现。在这种平等交往基础上的协商共识,使得学生对于规范的认同成为内在的“绝对命令”,建立起自我内心的伦理标杆,促进其自律精神的生成,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场域中学生社会性生成的实践策略

(一)彰显课程文本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价值与体验

第一,要增强高校教师价值引导的主体意识。如果教师仅仅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本当做是传授简单的基础思想政治相关的知识和相关事件的工具,那么他会更多地解读文本中关于表面知识的意义;而如果一个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本看作是社会价值的载体,那么他就可能更多的关注课程文本内隐的良好的社会思想与价值,以保证课程文本中所蕴含的价值意义得以实现。因此,要唤醒教师对于课程价值的意识,把课程文本看作引导学生社会价值观生成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有效方式。同时,教师还要有效引导课程文本的价值意义。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对课程文本的价值重构,仅仅是充当了课程文本价值的传递角色,而丧失了作为实现课程文本价值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增强在价值引导中的主体意识,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思想理解文本,使自己成为文本解读的主体,以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这样一种教师主体意识的文本解读和加工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更深入学生心中,促使学生社会价值观的重构与社会性的生成。

第二,尊重学生课程文本解读的独特体验。在课堂场域中,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是有着独特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的生命个体。虽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本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预设决定了学生对于文本价值的解读不是一种随意的解读,而是植根于文本价值观念的生成。但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特性使得他们能够作为意义塑造的主体,将课程文本所预设的价值意蕴纳入“他自己所拥有的事物基础之内,并与早已具有的独特经验结合,而建造属于自己的世界。”正是在这种个体化的解读中实现了学生对于课程文本价值意义的重构,并成为学生价值观生成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场域中,要重视学生的社会性体验,把学生从繁重的课堂学习、作业、考试等活动中解放出来,将课堂内容中具体事件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联,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去,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

(二)提升群体文化的意义,实现共同体的主体生成

第一,以班集体为核心,创建“学习共同体”。班集体要给学生群体归属感,创建积极健康的群体文化氛围,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目标和相同的文本化价值观念中共同学习与生活,在群体交往中获得积极的内心情感体验,发展社会情感。同时通过将平等互赖的交往关系,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在这种拥有群体文化氛围和平等交往关系的班集体中,学习共同体将会越来越紧密团结。

第二,建立基于平等关系的师生合作。在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拥有课堂交往的话语权和控制权;而学生则成为被教师加工和改造的客体,长期处于师生交往中被压制的被动地位。这样一种不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造成了学生的主体性缺少,这种抽离了主体性的社会性生成,也只能是一种顺从权威的奴性。因此,要实现学生作为社会主体的生成,就需要改变当前师生交往中不合理的主客关系,建立起主体间性基础上的师生合理交往。在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场域中教师要放弃权威、指令的角色,做一个倾听者,尊重、欣赏并听取学生的意见,对之做出适当的反馈。这样,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敢于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个相互的过程中,教师以自己真实的、完整的人格面对学生,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真诚的与学生交往,教师以及教师所讲解的知识、所解释的价值意义都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学生在理解中达到新的精神境界,获得人生的体验和生活的智慧,从而达到社会性的生成。

(三)重建课堂规范的内涵,赋予学生自我管理的权利

第一,制定民主协商、权责一致的课堂规范。学生对于课堂规范的认同,是遵守课堂规范的前提。只有学生认同的课堂规范,才能够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从而促进学生自律精神的形成。要实现学生对课堂规范的认同,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参与课堂规范的制定。在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平等协商的规范制定中,可以使每个学生的合理意见得到尊重和采纳,也可以使学生明白不合理意见的问题所在。在形成学生对课堂规范认同的同时,教师还应当使学生建立一种权责一致的责任意识。学生只有形成了一种权责一致的责任意识,才能自觉自愿地遵守和维护自己认可的规范制度,并逐渐把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真正实现自律精神的形成。

第二,教师对规则的必要引领。规则意识的形成是一个从“他律”逐渐走向“自律”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场域中,学生不一样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规则意识的形成必然是一个逐渐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于规则的必要引领,对于学生自律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通过对规则的共同遵守,实现教师的理性引领。对于师生共同制定的课堂规范来讲,其公正性不仅体现在学生之间的同样遵守,也体现在师生之间的平等遵守。这种有尊严的课堂规范,更能够使学生形成自觉遵守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其次,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实现教师的人格引领。传统的权力观认为,教师的权利使师生关系充满了对抗和不稳定。在这样一种观念下,教师对于学生的规则要求便成为以身份权威对学生的威慑和控制,从而否定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建立在对课堂规则人格引领基础上的教师权威,通过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引领学生进行更好的自我监督与自我管理。

三、结语

学生社会性的生成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实现的。虽然社会性生成的环境多元而开放的,但作为正规的教育机构,学校始终是学生社会性发展十分重要的场所。绝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就开始真正意义上步入社会,以个体的形式在这个社会生存与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场域为学生提供了合乎社会生活秩序的一定范型,并通过教师的作用促使学生认同和内化社会思想价值,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社会生活的观念和品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场域所具有的独特的结构特征和价值意义,使之成为促进学生社会性生成与发展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场域。

猜你喜欢

场域社会性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社会性死亡
the Walking Dead
查无此人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