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传播学新文科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析
——以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为例

2021-11-11孙振虎

现代出版 2021年4期

孙振虎 赵 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021年4月召开的全国高教处长会议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强调,高等教育高质量的根本与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课程、教材和技术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的“新基建”,而包括新文科建设在内的“四新”建设,则是2021年实现教育质量革命的四项重要工作之一。

人才培养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文科建设的课程质量更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是教育最微观的问题,解决的却是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成效”根本标准的具体化、操作化内容。单一的课程建设虽然能够打造创新的亮点,但是只有形成课程体系的共性和规模,才能够影响到学生培养的全局。因此,课程体系建设就成为在新文科建设中落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抓手。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作为国内历史悠久的电视专业教育机构,以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丰富的教学经验,引领着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2017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学科评估排名第一,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两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在此基础上,电视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教学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秉承中国传媒大学“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新时代传媒人为宗旨,结合电视学院“实践教学”特色,探索出了新闻传播学科进行新文科课程体系建设的道路。总结其中的教学改革经验,对明确我国新闻传播学科新文科建设道路大有裨益。

一、文献综述:新文科建设论述丰富,课程体系建设相对松散

现有关于新文科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处于相互割裂的状态,当前研究呈现出“新文科建设研究论述丰富,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相对松散”的态势,鲜有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成果。当前关于新文科建设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从宏观视野对新文科建设政策背景、目标、意义的解读和阐释。理论内涵、时代需求、发展路径是其聚焦的重点(段禹,2020;樊丽明,2020),也有学者从学科、历史、时代、中国四个维度对新文科建设进行解读(张俊宗,2019)。从整体层面出发,将新文科建设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并在其中找到真正适合中国教育改革实际的路径,是这些文献提供的具有参考价值的思路。

第二,针对新文科建设的现状、问题、策略进行的分析。这类文献以新文科建设的难题为切入点,从技术应用、学科交叉、国际交流、评价标准等方面为新文科建设转型发展提出对策(金波,2020;马骁,2021),提醒新文科建设应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最新媒介技术,以跨学科思维推动新文科建设转型。但与此同时,这类研究对新文科建设的价值引领作用有所忽视。以课程思政强化新文科建设的价值引领作用,是当前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三,具体到新闻传播学科领域对新文科建设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的研究。强调应用型文科的特质(程曼丽,2021;张书玉,2021)、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以及推动“国标”生根落地(吴岩,2019)、在立足本土国情的基础上进行交叉融合发展(童兵,2021;王仕勇,2021),是新闻传播学科进行新文科建设的要义,这为思考新闻传播学科在新文科建设中的特殊性、寻找中国道路提供了参考。

当前关于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比较零散,大多是结合具体的学科以及课程改革实践进行的经验总结。有学者根据音乐学教育改革的实际,提出以中国特色、“思政+”理念推进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袁昊昱,2021)。有学者以大学计算机课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重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理念,强调教学方法、考试方式改革的必要性(韩作生,2021)。还有学者针对传媒类“专业思政”建设现状,提出了核心价值体系框架,为将思政元素量化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提供了参考标准(刘彤,2020)。但总体而言,当前关于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新文科建设的联系并不紧密。

通过以上文献整理可以发现,现有的关于新文科建设的研究成果相对丰富,但缺少对课程体系建设的观照。相比之下,对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显得松散而薄弱,关于新文科建设、课程思政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课程体系的研究尤其匮乏,新文科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之间存在有待弥合的空间。因此,本文以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为切入口,探讨高质量教育体系视角下的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体系改革。

二、价值引领:以课程思政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闻传播学科恰恰就是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培养人才的学科,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只是个人修养和觉悟问题,更是掌控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强化阵地意识的必然要求。不过,与思政课程不同,课程思政的核心则是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和思想,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培根铸魂。

要建立具有价值引领作用的课程体系,首先要剖析实际的教学问题。一方面,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体系因为深受西方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体系的影响,在课程建设的逻辑上也难免被打上西方教育模式的印记。程曼丽认为,新闻传播学科的课程体系往往侧重于对具体现象、场景、故事的描摹以及不同学术流派的辨析、考据,而将价值判断搁置一旁,使学生在获取信息、接受知识的同时得不到理念、观念上的引导,以致形成了较为模糊甚至反向的认知与判断。另一方面,专业课程在融入思政内容方面,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遇到的问题相似,往往停留在理论学习和认识上,缺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务实性和实践性,因此学生的理解往往不深,甚至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

针对这样的情况,注重价值引领的课程体系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要立足国情,引导学生从中国新闻传播的具体实践入手,研究中国问题,形成中国理论,创立中国学说,培养学生的国情观念、政策意识和中国情怀;另一方面,课程思政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的教学实践来看,其在2015年就率先开设了“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新闻传播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同时旗帜鲜明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与新闻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避免抽象的理论讲解。课程开设之初,教学团队就在中宣部和教育部的指导下,主持编写了《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报道经典案例评析》案例教材,这一教材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该课程开创了立足中国实践、提炼中国理论的教学改革路径,是课程思政结合社会实践的一次有益探索。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引发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交锋。疫情带来的舆情、社情甚至敌情,都成为国情教育、媒体责任和舆论引导的生动案例,也是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良好素材。电视学院在中宣部、教育部指导下,总结14家主流媒体参与武汉“抗疫”一线报道的理念和经验,推出32讲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来自武汉一线的报道”。这是进一步将一线实践理论化、业界案例教学化、项目运行课程化的探索。这一教学成果和资源通过线上分享,覆盖全国719所新闻传播院校,惠及数十万新闻学子。教育部高教司认为这是一堂生动的国情大课、有温度的思政大课、高水平的专业大课。

由此可见,基于价值引领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其理论建构应该具有中国实践的特征和学术思考;第二,其课程安排应该注重思政内容和育人思想的融入,而不只是专业知识传授;第三,课程建设的成果应该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塑造学生的价值观。

三、传承创新:以创作实践坚定文化自信

新文科建设要本着守正创新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要顺应文科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创新应该首先是对传统文科内涵的传承和扬弃。新文科建设并不是对传统文科的颠覆和重建,而是用新视角、新方法、新路径来进一步拓展传统文科的内涵和外延,使其更加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就是新闻传播学科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一个切入点。一直以来,文学艺术知识一直被当作文科的通识基础课进行讲授,非文学专业的同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大致停留在概论层面。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往往局限在文学和历史的宏大叙事和普遍知识中,缺少鲜活的历史认知和更具贴近性的共鸣,这也使得学生缺乏学习文史知识的动力。对新文科融合发展的理解,往往更多考虑的是文科与工科等其他学科间的跨学科建设,实际上文科内部的融合重构就是新文科传承创新的重要内容和路径。

2019年1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开始在实践创作环节融入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结合广播电视学的视频创作特色,进行“北京文化地图”项目的短视频创作,在3分钟左右的时间内介绍一个北京的文化地标,比如史家胡同、前门等。学生通过深挖地域文化内涵,加深了对北京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对国家文化传承的信心和使命感。2019年春节开始,项目短视频开始在北广传媒移动电视和地铁电视播出,普惠北京市民和外地游客。文化短视频项目后来延展到海南、福建、西安等地,共计完成150余部,成为学生利用专业所长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要的重要内容。

这一项目的开展,也启发了编辑出版学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同学利用专业技能宣传和推广传统文化的文创项目,并自觉加入传播红色文化的行列中。这其中既包含针对福建古田会议会址研发的红星系列文创产品,也包括南方花窗系列文创产品,以及为西安永兴坊研发的唐朝仕女和纹饰系列文创产品。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同学完成了“二十四节气”英文版等国际传播文化产品。截止到2020年年底,电视学院师生累计获得国家外观专利38项,国家软件著作权4项。

作为社会服务的一部分,学生参与项目实践使得其在学习传统文化等通识教育内容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知识了解为创作实践。这无疑有利于学生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从而在价值引导上实现对文化自信的坚守。

创作实践对课程体系建设的反哺在于开始尝试以项目探索为起点,以课程建设为成果的教学改革路径,这从根本上将课程体系跟随传统学科框架的思维转变为“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的思维。课程体系建设应该更加贴近业界和社会需求,贴近“以学生为本”的育人思想,以更加灵活的课程建设适应当下瞬息万变的新闻传播发展动态。自2021年以来,电视学院拟开设的专业选修“微课”已经超过100门,其中有一半以上的课程都与学院的社会服务项目和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相关,同时一些较为成熟的专业选修课将会逐渐替代一些专业必修课,从根本上改变课程体系。

四、技术赋能:媒体融合带动实践课程改革创新

《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新文科建设要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相较而言,新闻传播学与前沿技术的关系更加紧密。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介技术革新,一部分学者认为,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应该本着以不变应万变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立足传统新闻传播学的采写编评,以夯实基础为根本任务;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与时俱进的更新和调整才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建设路径。实际上,教学与技术革新的关系,就如同艺术创作与技术革新的关系一样,技术永远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而不是目的本身。虽然技术可以赋能新文科的课程体系改革,但新文科建设依然要牢牢把控在文科框架的规范和体系中。“新文科是后工业时代基于知识高度综合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一种文科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新形态,是文科知识规训的新模式、新手段。”即便是技术赋能,也同样要守正才能创新。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技术赋能课堂教学改革的案例比比皆是。在教育部公布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的五大“金课”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一流课程类型就包括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三大类型。无论是慕课教学、翻转课堂,还是线上会议,融入信息技术之后的教学改革不仅改变了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甚至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研究。慕课平台实时的后台大数据,能够精准勾勒出学生的用户画像,还可以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效果。应该说,在文科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应用,已经不是新文科建设的创新,而是当下文科教学的必然要求。

由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实践可知,新文科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创新,应该基于当下媒体融合的大战略需求,将媒体融合的观念和思维融入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中。

电视学院在寒暑假为学生提供阅读书目,以加强学生的理论阅读和专业学习。不过,因为购买专业书籍较为困难,这一教学安排的落实容易大打折扣,2020年新冠疫情之下这一困难尤为突出。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老师开发出基于HTML5技术、云技术的电子书刊在线阅读平台——新媒体书架。它可以使用文本、图像、声音、链接、动画、视频、交互等富媒体元素,在台式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设备中阅读和分享内容,并可以一键提交印刷。只需要付给技术平台公司很少的维护费用,新媒体书架就可以让学生在线阅读专业书籍章节、赏析经典视频片段,并由此衍生出了很多服务社会的融合传播产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号召开展“四史”宣传教育活动。对于电视学院而言,将“四史”教育与新闻传播专业特色有机结合起来,是坚持立德树人、践行课程思政的重要路径,也是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和学生实践形式的重要内容。

电视学院通过制作100个“百年先锋移动听”融音频产品、100个“红色云展厅”融媒体折页、100个“入党故事”融音频产品、100个“红色文物青年说”融视频产品,创新“四史”传播形态,拓展“四史”教育场景,激活“四史”文献资源,通过与各类媒体、研究机构、红色旅游基地合作,通过加强党史教育的网络内容数据库建设,提升“四史”在数字平台、课堂教学甚至旅游空间中的辐射力,将多元化的教学场景相融合,提升学习效果。

通过实践项目的实际运行,电视学院初步搭建起“媒体发展与传播创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依托课程体系建设,师生团队一方面不断加强对国家战略的学习和认识,另一方面注重对智能融媒体作品的创意策划、智能技术应用、融合手段创新、传播推广实施与反馈等能力的培养。在学校教育、理论研究、文艺创作与传播等过程中引入融媒体技术与理念,实现跨课程、跨专业、跨媒介形态的融媒体教学生态重组,打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

教学团队牢牢把握的建设理念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搭建并非对先进媒介技术的功能性应用,而是基于国家战略和社会服务需要的创新性实践。“媒体发展与传播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实际上应用的并非5G+8K的视频传播技术,也不是VR+AR的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而只是传统视音频创作手段,以及非常成熟的H5技术和已普及的云技术应用,但是打造出来了的“四个一百”庆祝建党百年系列融媒体产品,每个产品推出后几乎都能获得“10万+”的流量和普遍好评。可见技术赋能的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并不是技术,而是新闻传播教育的观念改变。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室—实验室—工作室”的教学场景创新,“作业—作品—产品”的实践成果创新,“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的实践环节创新,打通产学研用的全过程,落实产教融合从“虚拟空间”到“现实空间”的转移。

总之,新闻传播教育可以从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中创造出属于课程体系建设的融合发展路径,同时借助业界媒体资源,实现学生创新实践成果的社会传播和成果转化,让学生参与接近国家战略要求、服务重大主题宣传的实践活动,让实践直接对接业界标准,有利于实现践行“四力”、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五、结语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构建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培育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价值观教育是主线也是重点。因此,高校课程体系建设应该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价值引领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抓手,走“融”“跨”“承” “新”的建设路径。

所谓“融”,就是要打破文科教育体系内部的壁垒,打通思政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界限,重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逻辑,改变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的关系,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一体化设计,从而打造出符合时代需要的高水平人才。

所谓“跨”,就是文科教育要拓维增效,能够主动纳入理工科的逻辑思维与技术手段,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尤其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改造既有的课程教学理念和课程设计。“跨”也意味着跨出教育领域,能够将教育教学纳入社会服务和国家战略中,跨入媒体行业,让教育教学贯通产学研用的全过程。

所谓“承”,就是不能彻底颠覆传统文科的教育理念和传统,而是需要对其进行扬弃。新文科应当建立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的精髓转化为对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的探索。新文科建设就是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融入其中,充分树立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所谓“新”,就是创新已有的文科教育方式和教育领域,使文科教育符合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任务。新文科建设的创新实践应该面向国家需要,重点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要的领域拓维增效。因此,新文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并不只是立足于专业建设或者学科建设,而是应该具备更大的格局和视野。同时,要避免“休克疗法”的改革方式,应该在革新中循序渐进,稳步推进课程体系建设。

注释

① 吴岩.夯实教学“新基建”托起培养高质量[Z/O L].(2021-04-01)[2021-06-30].http://jwch.wfmc.edu.cn/_upload/article/files/3b/86/d1d453b d4e b3b0a a61c c5f0810d d/f3e c c7b7-38d6-4f3e-9a29-b2c326fbd883.pdf.

② 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N].人民日报,2019-03-05(001).

③ 张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01).

④ 权培培,段禹,崔延强.文科之“新”与文科之“道”——关于新文科建设的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7(1):28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