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优化策略研究

2021-11-10李文杰邹建漳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

李文杰 邹建漳

摘要:文章简述地方的防震减灾宣传,以福建省在重点时段的举措为例,概述宣传的注重点。并分析优化地方性的宣传工作方法,分别从任务分工、监测预报等角度展开。以供参考。

关键词: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监测预报

引言:

地震属于一种地壳活动,一旦发生,极有可能出现人员伤亡以及各类次生灾害。而且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讲,还不能对此自然现象,真正准确预测。所以说,为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开展防震减灾的宣传工作,是极有必要的。

一、地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情况

(一)科普宣贯纳入法治轨道

在2013年,福建省便开始实行相关条例,针对地震预警,设置基础性的规定,并在预警信息的使用上,也给出统一要求,比如,媒体需要配合当地的地震部门,发布推广预警信息;高速铁路及地铁、核设施等以及其他可能引发重大次生灾害的项目,需要落实地震紧急机制及技术系统按照预警信息,落实防范举措。而在2015年,福建省制定《福建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其是国内首部关于地震预警的单行法,其明确规定,省政府安排地震预警的发布,要求重点监测管控的学校,配置收发预警信息与应急处置的机制。相关部门则需全面落实科普宣传工作,不断提升民众在预警信息上的应用及自我保护避险水平。各级政府及办事处,都需落实协调工作。在2017年,福建省对于预警信息的发布,也给出相应明确的实施办法,包括呈现形式、发布程序、内容、方式等,均设定明确标准,而且在更新与错报撤销上,也有明确的要求,使得整个发布信息的过程更加规范,从过程中保障民众接收信息的准确性,确保预警信息具有实效性。通过形成法治体系,提高福建省相关工作,落实的规范性,切实体现出地震预警的价值,最大可能地控制地震造成的损失[1]。

(二)强化重点时段宣传

相关部门实施防震减灾的宣传,根本意图是培养群众的减灾意识,强化个人的避险能力,以降低地震对民众的伤害,减少最终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近些年,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加强在重点时段的宣传工作,如“5·12”、“7·28”等,力求全面强化人们的防震减灾意识,持续提升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取得良好的教育宣传效果。

一是制定宣传方案

在此类宣传工作中,制定方案及严密组织是一切活动开展的关键。为在重要时段中,落实相关的教育宣传,相关部门、单位在安排具体活动事项中,根据有关民众科学素质的行动纲要,以及防震减灾及科普教育要点,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对宣传活动,采取精心的组织部署。各级地震部门,会基于当地现实情况,进一步细化活动计划,把重点时段的宣传安排,归纳到本地的整体教育方案中,并和民政、科协、教育、新闻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扩大宣传工作的开展广度。

二是回应群众关切

地方的防震减灾,要注重想民之所向,明确当地民众切实关切的内容。对于关系到人们切身利益的话题,需深度落实地震预警的专题推广,落实普及程度的调查。并对乡村地区的抗震设施,宣传住房改造的内容,确保宣传行为具备实效性及传播力。在推进宣传工作期间,福建省推出诸多科普类的宣传短片,当地科技出版社,发行“地震预警”的挂图,省内上千个社区中,都张贴出有关科普图画。而且地铁交通中,定时播放科普短片视频。针对乡村地区,关于设防与住房改造方面的问题,同样推出抗震设防的图书材料及各类宣传教育用品。此外,主管部门为掌握本地民众在防震减灾知识上的掌握情况,进行全面的普及调查,还主动询问居民对宣传工作的个人看法。

三是营造浓厚氛围

在“5·12”时段内,福建省的主管部门會与消防、民政、教育等多个部门,组织大规模的公益活动,并由紧急救援队组织防灾演练,向民众展示用于救援的工具器材,以求能持续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增强宣传成效。另外,还与新闻办联合,召开主题发布会。而会上发布介绍的信息主要是本省在监测预警方面的各类设施建设;“透明地壳”的计划执行状况;紧急避难所与其他多种科普宣传的内容。同时,福建省还打造“平安中国”的系列宣导计划,播放防灾科普文化影视季的影视作品,安排数字影院深入社区及学校等,播放科普类的动画影片。并由多个部门机构联合举办,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知识竞赛,以壮大宣传声势,提高宣传效果。

四是依托平台赋能

根据宣传安排情况,福建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对于信息化平台的开发,从未停歇,并开设官微及微信公众号、服务热线等;依托于微信平台,提供公众服务,为群众提供有关地震方面的资料、科普、紧急避险等,建设国内首个以地震为主题的科普展馆。除此之外,利用好门户网站及官微等各类新媒体手段,保障科普知识的实时发布以及针对性推送,保障宣传工作开展的时效性以及辐射面。另外,依托于门户网站以及科普馆,设置教育专栏,并通过官微,和民众互动,进行科普教育与线上答疑,同时,凭借终端应用软件、微博及微信等社交平台,向民众推出相关的宣教产品,鼓励民众转载分享[2]。

二、优化防震减灾宣传的策略思考

(一)明确主要任务分工

一是全面落实党建,以给防震减灾的革新,聚集正能量。首先,基于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及方针政策,深度落实中央关于治国理政方面的主题内容宣传,并全面贯彻总书记在防震减灾上的论述与批示。还要鼓励引导党员群众,坚定“四个意识”,提升政治高度。其次,不断深入宣导全会精神及从严治党的成效、“两学一做”的成果,深度全面强调作风建设,实施执纪问责,对于地震主管部门的从严治党,努力实现纵向延伸。最后,积极开展主题类的活动,讲述先进人物及事迹,增强地震方面工作人员的实干意识。上述工作任务需要机关党委带头,其他部门单位积极配合开展。

二是宣传政策法规,以深化防震减灾的法治程度。由政策法规处来领,其他部门单位加以协助,实时宣传发布各项在防震减灾上的部署成果,并不断宣贯现行的法律法规,明确关键工作事项,如预警发布、设防标准等,帮助普通民众解读法规及规章等。全力推进法治宣传和理论宣教的深度融合,大规模进行主题式的宣传,以引导人们能够依法投身于防震减灾的工作中。

三是增强新闻宣导,以形成积极的社会舆论。对此,首先要由相关办公室组织,其他相关部门协同,落实新闻发布机制,注重新闻议题及时效性。其次,应急指挥和宣教中心配合,实施舆论引导,开启舆情监测和处置的行动方案,加大对舆情监视及研判的力度,并主动开展积极的宣导,提升在处理舆情、回应民众、解读方针等方面的能力,给推进防震减灾,奠定有力的支撑点。最后,全面管控信息发布,在多个部门单位的联动下,开发应急的宣传平台,做好基础性的准备,增强宣传策划的执行力。同时,打造多控制中心,全面落实网站等各类媒体渠道的责任,规范发布程序,谨慎审核发布信息。

四是做好重大内容的宣导与科普,比如上文提到的重点时段,需不断更新宣教产品及模式。同时,搭配平日的信息发布,以本省关于防震减灾的活动、改革举措、法规、信息速报等为主题,积极推进宣传工作。

五是扩大宣导与科普的渠道,提升宣传的基础水平。相关部门全面推进示范学校与教育基地的落成,从基础上加强宣导的力度。另外,注重顺应融媒体趋势,保障防震减灾服务的稳定输出。运用好重要平台,深化信息透明,通过线上咨询,提高和民众的互动性,地震部门需和媒体及民众,构建稳定的沟通体系,主动与大众媒体联系,提升科普内容的宣传力度,扩大传播的广度。

六是报道政务信息,借此给领导决策及防震减灾等予以服务功能,提高宣传成效,关键要落实相关供稿与编辑、发布环节的工作,促使防震减灾的高效落实[3]。

(二)深入组织宣传教育

若要打造完善的宣传网络及公共服务机制,需全力培养科普工作团队,开发出贴近普通大众、对实践行为有指导意义、形式多样的宣传作品,以展现出大众传媒、科普基地等的教育价值,组织大量具有新意的宣传活动,提高广大民众在防震减灾上的综合素养。

为此,首先,设置长效机制,各级相关部门单位,需通过不同路径及模式,不断广泛落实宣传工作。而且根据受众对象的差异,编印内容有异的图书、宣传册等,并由多部门联合,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在特殊纪念日,采取集中式的宣导,将防震减灾常识,深入到机关单位、社区、农村、学校等,保障宣传教育的广度,以提升全社会在防灾减灾上的认识。其次,把防灾减灾的内容,融入学校的安全教育中。在每学期开学时,学校需落实集中宣传,用科普挂图装点教室,并向师生提供有关图书与音像内容。此外,学校还要组织避险演练与科普竞赛。最后,各级相关部门单位,需大量宣传及执行《防震减灾法》,结合任务分工,有效执行宣传作业。同时,加快开展地方性的政策修订,并强化执法力度,以逐渐深化民众的法治观念。

(三)提高监测预报水平

地震部门始终要将震情放在首位,对区域内的地震活动,采取跟踪式的监测,全力捕捉震前迹象,借助先进的技术方式,深化在预测预报上的实力底蕴,以为居民安全生活,提供保障。

其一,提升监测及预测的水平,全天候关注地震多发区与人员密集区等重点范围的震情,以求能对部分地震形式,实现准确预报与预测震后形势。为此,不断开发共享平台,利用好网络资源的效益。落实群测群防,按照当地的现实情况,站在全局的视角,对地下水、动物等的异常状态加以观察,为实现此种工作成效,需继续大力推动相关速报网、宣传网及观测网的建设,并注重培养助理工作者,以打造横纵连接的网络体系。

其二,完善灾情的报送机制,对震情管理、报送与发布路径程序等,进行统一规定,提升速报服务成效。在发现群众报告有误的情况,需进行追踪调查,并公开辟谣,保障舆情稳定。

其三,注重监测设施的开发建设,健全监测台网的部署,并注重对观测附近环境的维护,确保监测设施得以稳定运行。针对地震比较活跃的区域,适当提高监测的频率,落实移动式的监测,而大规模的建设项目上,也需修建专门的监测设施。

其四,强调关于防灾减震的科技创新,关注国内外相关技术创新开发情况。借助高校、科研所等,保持科技创新的基础动力[4]。同时,相关部门要主动汲取各類先进方法的养分,以扩大科技成果的运用,增强在监测预报工作中的能力,给防震减灾的宣传,提供有力依托。

结束语:

多年以来,国内各级地震部门均把防灾减震主题宣传,作为工作重点,并且为不断优化宣传成效,始终不曾停歇前行的脚步。本文讨论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宣传科普,提高信息传达效率,予以参考,相信能对深化民众减灾意识上的工作落实,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屈淼,杨光远,崔春斌,等.加强防震减灾宣传与地震应急能力建设[J].四川有色金属,2021,(02):58-61.

[2]王莹雪,姜洪涛.关于新媒体时代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思考[J].防灾减灾学报,2019,(S1):88-92.樊

[3]郭延杰,于章棣,刘继伟,等.探析地震台站如何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J].决策探索(中),2019,(06):20-21.

[4]依玲,闫远芳.震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实践与思考[J].山西地震,2021,(02):54-56.

作者简介:李文杰(1964年10月),男,汉族,福建漳平市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地震检测、防震减灾工作。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教育部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探析博物馆发挥宣传教育职能的路径方法
探析博物馆发挥宣传教育职能的路径方法
睢县卫计委构建“五位一体”宣传教育新模式
新时期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要有所创新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之探讨
略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以高校共青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中国梦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