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探析(1)

2021-11-10何高杰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
关键词:策略建议工程质量施工管理

何高杰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建筑施工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经历了初期建筑工程项目蔓延式增长的阶段,市场和施工企业对于建筑工程的关注重点逐渐由追求数量向追求工程质量转变,伴随而来的是对建筑项目过程中施工管理模式、相关制度机制、管理理念等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本文拟从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之于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意义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社会效益重视不足、内部制度不健全、缺乏风险预警机制、团队专业水平较低,尝试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建筑行业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程质量;策略建议

引言

对于工程项目的建设,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便是建筑施工工程质量是否达标,能否满足需求[1]。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虽然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可借鉴的经验,但是由于建筑行业专业知识的研究相对较少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仍存在安全意识淡薄、管理理念与模式相对落后、规范施工管理的相应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同时也不能够做到真正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例如,2021年7月20日郑州暴雨导致多栋楼房坍塌,一方面是极端天气的原因,另一方面也与工程项目的质量有密切关系。

一、优化建筑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中的意义

(一)进一步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扩大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的质量需要科学化、系统化的施工管理来进行保证。优化建筑项目中的施工管理,对于提高施工效率、提高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加强对施工现场的作业管理,并通过设立部门和健全制度等途径有利于理清作业流程、有效监管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进行材料优劣质检,从而降低不必要的时间和物质成本的消耗,促进施工效率的提高;其次,部门协作的强化有助于建立起施工管理各个环节质检的有机联系,减少由于职责不清和互相推诿导致工期延误、协作混乱以及追责不明等潜在风险,推动施工管理模式的转型和现代化。

(二)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促进建筑施工管理现代化

施工管理的优化标志着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朝着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意味着更大社会效益的产生和积累。施工管理模式的转变,首先是施工单位对安全意识的重视,其实是安全生产导向下具体管理制度的变更和管理手段的变化,这有助于在意识上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其次,施工管理的优化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关系到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拓展,同时也要求工作人员作业专业知识的具备与学习,从而达到全方位保障工程质量的目的。

二、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失衡

传统的施工管理理念与模式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甚至不乏一味寻求经济利益而出现选用劣质材料与低廉临时劳动力、钻法律漏洞等突出问题[2],虽然能够按照合同与承诺如期交付工程项目,但是项目的真实质量并未达到约定的标准,经济效益的取得是以社会效益的牺牲为代价的。例如建筑施工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建筑材料的采购,由于缺乏明确严格的材料采购制度规范,忽视施工成本的投入,小到材料采购负责人员,达到整个施工团队,很有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降低生产成本,而对工程项目的质量不负责,导致后期各种“烂尾纠纷”。

(二)内部管理制度未能建立及严格落实

施工管理的优化一要靠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而要靠“雷霆手段”确保严格落实,这一环节对于建设施工阶段尤其重要。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内部管理制度,现场的管理与作业施工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约束性,管理要依赖于管理层的过往经验和主观判断,这加深了管理过程中的“认为不确定性”;而从事现场施工作业的人员则容易因为缺乏统一、相应的作业标准和安全规范机制,出现盲目赶工、相互协调不当以及随意性较大等问题,无论是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还是工程质量的保证都没有积极作用。

(三)建筑工程相关风险预警机制缺失

在新时期,市场风险急剧加大,特别是在建筑领域中,无论小型或者大型建筑工程,都涉及庞大资金[3]。风险评估作为管理部门的一项必要工作和必经环节,应该贯穿项目招标至项目完工交付的全过程,需要建立一定的预警和作业机制,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工程侧面进行动态识别,精准施策。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企业由于经济实力或施工期限等主客观因素,缺乏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导致前期招标工作中对于市场风险尤其是资金风险、施工规划中的风险识别不到位,在施工建设中遇到突发的意外情况不能及时甄别诱因,也难以作出及时的反应,从而导致重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三、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策略探析

(一)注重安全意识的宣传,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安全生产的意义不言而喻,国家在近年来对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传统施工管理中更多侧重施工技术与作业的监管,而疏于对安全生产意识的宣传和理念的落实。为进一步保障项目工程质量,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施工企业必须首先在管理层和一线基层加强对安全意识的宣传,通过安全生产手册的印发、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每日安全例会等多种途径形成安全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安全生产理念遍及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

(二)完善建筑施工管理内部制度,加强监管力度

建筑工程企业要打造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并通过独立职能部门的设立和项目制的模式进行交叉联动,提高管理综合效益。横向层面,对于施工管理中材料采购、劳动力雇佣、施工作业以及质保事宜等方面应进行具体详细的制度设计;纵向上,做好从项目规划阶段到项目实施、项目管理、项目交付等不同阶段的周期性制度设计,并通过科学的安排与部署实现整体施工管理制度的建立。另外,也要设立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并做好只能落实到子项目、责任落实到个人的工作,通过后续验收机制的应用和适当的返工作业标准与奖惩机制[4],达到质量管理与监督管理的双管齐下。

(三)建立健全单位风险预警机制,增强风险防范与化解能力

现代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技术环境等的复杂性加大了建筑项目建设的风险,需要施工企业具备更高的风险防范意识与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首先应从管理层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增强入手[5],一方面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丰富其在市场调研、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定期培训和学习与考核增进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有效识别与屏蔽项目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学习借鉴国内外建筑行业风险评估与防范的成功经验,学习其内部管理制度尤其是风险预警方面的工作部署,结合自身情况和项目实际制定特色性的风险预警机制。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经济也经历着更大风险,所以,建筑工程在进行建设时,要进一步增强施工质量,让建筑企业保持良好竞争力[6]。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当前的发展阶段的特点,要精准对标突出问题,在重视增强施工安全意识、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方面、完善施工管理相应制度尤其是加强监管力度方面、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以增强风险甄别和防范能力三大板块下足功夫,有效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推动建筑施工项目质量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及榮,杨池友.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13):81-83.

[2]杜文奇.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管理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6):218-219+222.

[3]黄芳芳.试析如何优化工程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房地产世界,2021(02):89-91.

[4]赵瑞艳.浅析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居舍,2021(02):150-151+172.

[5]黄忠.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江西建材,2020(10):130+132.

[6]董春青.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建材与装饰,2020(19):161-162.

猜你喜欢

策略建议工程质量施工管理
住建部:建设单位是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 应依法对工程质量担全责
广西:2018年致力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满意度
大学生群体网络消费市场探究及零售商进入策略
欧美出版社开放存取期刊论文处理费研究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