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到新时代的价值理念

2021-11-10葛相明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
关键词:价值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实事求是

摘要: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实事求是应时代之需,不仅作为思想路线,更要成为我们党深入骨髓的价值理念。尤其实事求是中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的价值立场和价值理念。

关键词:实事求是;价值理念;以人民为中心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国化运用的成果,首次由毛泽东主席提出,并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进行阐述。“实事”指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求”指去研究,“是”指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1]。这四个字充分概括出认识论,第一次实践产生第一次认识,再将第一次认识应用于第二次实践,实践与认识多次转换,使认识深化,产生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理论。在此之前,毛泽东主席的《实践论》详细阐述了认识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认识论以中国思维方式,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案例来进行论述,并揭露了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从《实践论》到《改造我们的学习》,四年的时间使毛泽东主席关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在理论上达到了质的飞越,将知与行,认识论的辩证法浓缩成四个字做为党的思想路线,指导党的工作,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成社会主义国家并进行初步探索。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其中实事求是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体现,而且是我们党一直继承和发扬的精神,逐渐发展为新时代的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中明确指出,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2]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提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3]此次会议上,使我们全党的思想高度统一,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全党和国家的全部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围绕“社会主义是什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理论继承发扬了毛泽东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准确掌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住我国基本国情,准确抓住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开启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在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第二次中国化的邓小平理论,充分说明这一理论贯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并对其继承与发展,解决了发展新历时阶段的主要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社会主义是什么,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这一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指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时代,这充分说明实事求是不仅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体现和精髓,同时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体现和精髓。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刻把握住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抓住“两个没有变,一个变”,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发展的最大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是,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变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进而回答了进入新时代的主要问题,“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征程。进入新时代,实事求是仍然是我们党坚持的思想路线,同时它也应时代之需,成为深入我们每一个人心里和骨髓里的价值观,即无论在各方面的工作学习还是个人作风上,我们都要实事求是,尤其是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上实事求是。

二、实事求是是新时代的价值理念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其价值立场和价值观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也是我们党自成立以来所秉承的价值观和理念。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更要时刻谨记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理念,充分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党的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实事求是最终就是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与为人民服务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抓住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无论大工程还是小工作,我们要对工程和工作前期准备、工作实施、后期分析总结每一阶段都要做到实事求是。我们要注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内在联系,这样才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真正将工作做到从人民的角度出发,符合人民的期盼,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只有坚持为人民服务,从人民的角度和根本利益出发,抓住人民所需,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突出公平正义,才能对事物作出合理的判断,只有作出合理的判断才可以做到实事求是。

马克思以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实现共产主义为终身事业,他的研究,他组织与领导的第一国际,都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类的全面解放而奋斗。毛泽东主席的一生,都是在为我们中国人民能过上好日子而奋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主席探索实施的土地革命,主张建立的统一战线,提出人民民主专政,都是以当时的人民为中心。他提出的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建国以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都是以人民为出发点,无论是抗美援朝战争,还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都是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幸福快乐的好日子而奋斗。毛泽东主席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4]这一确定的黨的群众路线,指导党实事求是的为人民。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后,党带领全国人民向小康路前进,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更高要求我们的发展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明确以人民为中心,要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发展目标。进入新时代,我们离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目标更加进了一步,我们离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进了一步。中国梦是我们14亿多中国人的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人民是实现梦想的主体,是中国梦梦想的创造者、实践者和享有者。回顾历史,中华民族是敢于追梦的民族,古代中国人民正是因为胸怀梦想,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而且诞生出一批又一批心怀天下苍生的英雄与名人志士。近代中国,英国的大炮轰开了腐败清王朝的大门,使我们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当中,最苦的还是老百姓,同时遭受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解救我们国家面临亡国亡种的危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什么他们都失败了,最大原因是他们没有抓住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彻底革命之心,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没有改变思考方式,没有发动起广大的老百姓,进而没有做到实事求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在新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的,建立之后以毛泽东主席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团结和依靠广大的农民,坚持团结愿意为将旧中国救出于火海中的各阶级人士,建立统一战线,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在新中国的建设当中,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当中,我们在追梦,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人民至上。进入新时代,我们开启圆梦之路,我们全党不仅要铆足劲头,继续向前,全体中国人,全体有梦想的中国人,都在追逐自己梦的过程中,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追梦过程中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梦想才可能实现;坚持中国梦的实现,体现的是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一切切的政策方针路线的制定、颁布和实施都是以人民为中心,实事求是干事业,为实现人民幸福的生活而奋斗。

进入新时代,我们都在称中国梦是伟大的,为什么伟大。除了是我们全体中国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家国梦奋斗而伟大,中国梦是与世界各国人民相通的梦。这非常符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点。我们前面也说了马克思终身为全人类解放,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我们可以知道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就是要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解救出来,使他们翻身做主人,进入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进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科学理论的产生是马克思通过对欧洲部分地区的实际考察,对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运动的关注和分析而产生的。第一国际成立之后,马克思带领第一国际支持和帮助各国工人运动,支持被压迫民族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至始至终都在为全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奋斗,这也是他青年时期立下的志愿,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点。不拘于一国,不拘于一个民族,列宁领导苏联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帮助各国被压迫民族进行民族解放斗争,帮助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实现翻身做主人的梦想,当然这里也包括中国。我们新中国建立之后,努力发展自己,在和平相处五项基本外交原则的基础上,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世界上需要帮助的国家。尤其是通过改革开放,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我们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发挥出我们的优势和力量帮助世界上需要帮助的国家。进入新时代,我们的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说明了我们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和共赢的梦。这充分说明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逐梦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在实事求是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中国梦的实现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说明实事求是不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思想路线,它是深入每一个人新中的价值理念。

结语

新时代的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秉承的精神和原则,更是融入到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骨子里的价值理念。坚持实事求是不仅能提高中国共产党实现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且可以加深人民至上的理念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同时可以培养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取向和提升人民群众个人素养,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进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向我们未来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在205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而奋勇前进。

坚持实事求是才能明辨是非,坚持实事求是才能乘风破浪,坚持实事求是才能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堅持实事求是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第899页.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第63页.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4页.

作者简介

葛相明(1991年出生),女,籍贯:吉林省敦化市,学历: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敦煌学专业,工作单位:锦州市委党校,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政治学。

猜你喜欢

价值理念以人民为中心实事求是
坚持实事求是与党性原则的统一
实事求是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围绕企业经营抓党建,以党建带电力企业经营的机制策略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出版业发展理念与目标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医学期刊编辑应合理关注论文的伦理审核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基于“管理创造价值”理念下的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