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产党员要以民为本

2021-11-09潘在清

当代作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共产党员传承以人为本

潘在清

内容提要:本文就“以民为本”的含义,共产党是应当坚持“以民为本”还是“以人为本”?在当今怎样做到“以民为本”?这三个问题,谈个人的理解。

关键词:共产党员  以民为本  以人为本  科学  传承  发展

一、“以民为本”的含义

“以民为本”是儒家首先提出的治国理政的理念,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尚书·五子之歌)中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里的“民”就是庶人,百姓,民众;这里的“邦”就是国。“民为邦本”,就是说民是国之本,国以民为本。“本固邦宁”,就是说,百姓,民众能安居乐业,国家就太平,安宁。

儒家之所以提出要“以民为本”,是因为他们认识到民众的地位和作用而提出的。他们认识到民心是政权的基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主宰历史地位的真理。孔子他提出了著名的“载舟覆舟”的论断:“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荀子·哀公》)这样的认识,这在春秋时期,是难能可贵的。

所谓“以民为本”,在今天来说,就是承认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利益是国家的根本利益,要尊重人民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要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共产党是应当坚持“以民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现有人认为“以民为本”的提法是不科学的,是不应传承的。科学的提法应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只有一字之差,即前者是“人”后者是“民”。那么,两者有什么异同?那个提法科学?那个提法不科学?

我们先不说那个提法科学,那个提法不科学,先说两者的异同。

什么是“以人为本”中的“人”?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一文中指出: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一般的人,而是正在从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劳动者、建设者和参与者,主要指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也包括其他社会新阶层的人员,即广大的人民群众。”简单地说来,“以人为本”的“人”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那么“以民为本”的“民”是什么人呢?“以民为本”的“民”即人民,简单地说就是除了敌人之外的广大的人民群众。

既然“以人为本”的“人”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以民为本”的“民”也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那么,两种提法还有区别吗?

严格地说两种提法是有区别的。因为人民与“人”在数量上是不等同的,人民<“人”。“人”包括公民和外国人,而公民又包括人民和人民的敌人。因此,从概念上说,“以人为本”的“人”与“以民为本”的“民”又是有区别的。

那种提法科学呢?我不认为“以人为本”的提法是完全错误的,但也不认为是非常科学的。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比如,不能为了加速GDP的增长,而大力破坏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房地产开发建设中,不能在没有做好被拆迁人的安置工作的前提下,就采用断水断电或暴力手段强行拆迁。不过,这并不是说,只有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防止上述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难道“以民为本”,就不能防止上述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吗?也就是说,在可以使用“以人为本”的地方,也可以使用“以民为本”的提法。  此外,在解析“以人为本”的含义时,又把“以人为本”中的“人”与“以民为本”中的“民”混为一谈。

综上所述,我不认为“以人为本”的提法是完全错误的,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以人为本”的提法是可以的,但也不认为在任何场合下都是非常科学的。

我认为“以民为本”的提法比“以人为本”的提法更科学,更符合我国国情和我党的宗旨。

首先,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我们必须强调“以民为本”。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而不是“人”,真正的英雄是人民群众,而不是“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搞革命搞建设都必须依靠的是人民群众,而不是“人”。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强调“以民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

其次,国家的主体是人民而不是“人”。在我们国家中,除了极少数的敌人之外,其余的人都是人民。人民才是我国的主体,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强调“以民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

再次,国家的主人是人民而不是“人”。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属于“人”。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强调“以民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

还有,“以民为本”的理念与我党的宗旨相一致。人民的利益至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奋斗目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因此,我们必须牢记“以民为本”这一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我党的宗旨,不负重托。

最后,我们共产党人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传承与发展。本文的开头就说过,“以民为本”的治国理政理念,形成于春秋时期,是儒家的治国理政理念,是中华的优秀文化传统。强调“以民为本”的理念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以民为本”的提法比“以人为本”的提法更科学,更符合我国国情,并与我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一致。因此,我们应当强调“以民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 。有时需要使用“以人为本”这一概念时,也不得否定“以民为本”的治国理政的理念。

三、在当今怎样做到“以民为本”?

怎样做到“以民为本”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传承和发展“以民为本”的治国理政的理念的问题。根据儒家民本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我国现在的国情,我认为传承和发展好“以民为本”的治国理政的理念,必须做到如下四句话八个字:

一是“爱民”。所谓“爱民”,就是关爱人民。儒家的“以民为本”的治国理政的理念,是孔子创立的“仁”学的表现。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论语·颜渊)“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可见,“仁”就是爱,爱人、爱民。爱民是传承和发展好“以民为本”的治国理政的理念的前提条件,是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前提条件,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前提条件。因此,要传承和发展好“以民为本”的治国理政的理念,实践党的宗旨,就必须有爱民之心。否则, “以民为本”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是“知民”。所谓知民,就是知道人民群众的情况和需求。不知道人民群众的情况和需求,就无法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无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必须“知民”。我们做到了吗?比如,老年人最需要解决是什么问题?知道了吗?不知道怎办?为了“知民”,必须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调查研究。还要学会上网,经常上网。因为,现在已是网络时代,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诉求,往往出现在网上。如果没有上网就难于做到“知民”。

三是“利民”。“利民”,就是做有利于人民的事情,而不做不利于人民的事情。“利民”也是儒家的治国理政的理念。孔子就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意思就是说:要从百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得到利益,要选择对百姓有利的事情去做。我们要传承和发展好“以民为本”的治国理政的理念,一定要牢固地树立起“利民”的思想。为了“利民”,立法和行政机关,在制定法律、法规、规章、政策时,必须从有利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反对从部门利益和某个利益群体的利益出发。行政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想办法便利人民,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不得侵犯人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对执法违法的人员,必须追究法律责任。司法机关要继续进行改革,做到每个案件的审理结果,都让人民感到公正。

四是“克己”。“克己”的含义是什么?孔子在回答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时说过要“克己复礼”。意思就是说要克制自己的非礼的私欲,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礼”,在孔子那里,是指建立在对人及人类社会关系的理性认识之上,制约人的一切社会行为的总则。符合礼的要求,在现在来说,就是符合现行的规章制度的要求。人总是受利益支配的,不同的是人们对利益的认识不同,追求利益的态度和手段也不同。有的人为了利而舍其义;有的人为了义而舍其利。我不否认个人可以有个人的利益,但是,必须处理好与国家的、人民大众的、他人的利益关系。不能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损害国家的、人民大众的、他人的利益,即不能为了利而舍其义。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黄金梦而贪污受贿,成为贪官污吏;也不要为了多赚钱而制假售假,成为奸商;更不能像某些教授,为了私利而接受外国组织的资助,甘当汉奸、賣国贼。总之,必须“克己”,只有“克己”,才实践“以民为本”的治国理政的理念。

综上所述,“以民为本”的提法比“以人为本”的提法更科学,更符合我国国情,并与我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一致。因此我们共产党员必须坚持“以民为本”,做到:“爱民”、“知民”、“利民”、“克己”这八个字。如果不能“以民为本”,漠视群众疾苦、与民争利、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假公济私、损害群众利益,那就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猜你喜欢

共产党员传承以人为本
作答
——献给优秀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上
共产党员,上
“因为我是共产党员”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