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中国画观

2021-11-09程大利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气韵山川笔墨

程大利

山水画是中国文化人的独特创造,是笔墨文化的典型形式,也是笔墨文化成熟的标志。笔墨不仅是用笔墨的技巧,更不仅仅是材料工具,而是一种体现着境界的思想,是浓缩着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特语言,是非常民族化的艺术智慧。如此看来,山水画就绝对不是风景画了。仅仅用毛笔把山川搬到纸上是远远不够的,而点画之间必须遵循笔墨艺术的规律写出心得——心象(不同于形象),凸显“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独”字,做到这一切还不行,笔画间要体现出历代总结出的用笔规范——以书入画,笔笔是笔,笔笔见笔。这样一来,中国山水画确实非常独特了。

如果说,作为客观存在的美的本质是真与善的统一,那么,作为主观意识下的审美感受便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审美感受与审美理想各有侧重地体现着这个统一。这一点也和一个民族的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心理状态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孕育出了中国的古典哲学,成为笔墨文化的背景。中国古典哲学始终主张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山水中怡情并得到至高的乐趣,怎么能去破坏它呢?中国人也从来不画盘子里的死鱼,滴着血的猎物,也极少画瓶中的花果。这种对大自然山水花鸟的情有独钟自然根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的主张,儒、释、道的指归都是和谐。

山水草木,花鸟虫鱼,大凡自然中的一切,自身都蕴涵着无尽的审美趣味,所以它们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便与人构成了一种内在的和谐关系,成为人可与之默契、沟通、交流的对象,也即“会心”。人在与自然的朝夕厮守中,可以体味到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那种清寂、虚静、深邃、旷远,那种无限自由的感觉和无以穷尽的意趣,有一种对人心灵的某种暗示和象征,也是人对自身内心与世界的发现和觉悟,在中国画论里被称作“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给人带来功利要求,功利的背后则是烦恼。山水画的发端离不开人对超越功利、超越现实的向往,这种心灵的形成与六朝对人格精神独立的追求有关,是对“礼”的一种反拨。作为六朝画论代表人物的宗炳是名僧慧远的弟子,世号“宗居士”,既著有《画山水序》,又著有《明佛论》。他明显地把佛家思想带到山水画论中,他在《画山水序》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并指出山水画的创作目的就是“畅神”,“畅神”说的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正是畅神说的出现使中国山水画正式脱离了风景画,也不再是人物画的陪衬,成为了一种抒写自我神思,写内在心绪的艺术形式,侧重于主体表现(而不是再现),侧重于心象而不是形象。与王维和谢灵运的山水詩一样,处处不见我,处处都是我,景即是我,我即是景,人已融入自然之中。在充满无限生机、情趣、韵味的山水中显见空灵、散淡、静穆、朗彻的胸怀襟抱,是充满诗韵的境界。

在这种美学思想的指导下的绘画,已不是对物象纯客观的描摹,而是把客观的对象纳入胸怀形成“心象”,也即心源之象,心源之象来自对造化的理解,也来自画家的艺术修养,这种理解与学识修养与人格状态有关。唐人张彦远说:“古之画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气,以形似之外求其画,以难可与俗人道也。今之画,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也”。这里的“以气韵求其画”,就形成了对中国画的最高追求。求气韵、重写神、讲笔墨三个因素构成了中国画的全部审美内容。优秀的山水画必须要具备这三点。

气韵,是南齐谢赫提出的“六法”的第一条。“气韵生动”是个完整的概念。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认为:“文以气为立,气之清浊有体,不可以强而致。”颜之推《颜氏家训·文字》认为:“文字当以理致为心胸,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钟嵘《诗品》评刘桢诗“真骨凌霜,高风跨俗”;评谢庄诗“气候清雅”;评王羲之书法为“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大概可以看出作品也和人本身一样,可以拿作者本人的精神状态(气、韵、神等)和生理结构形态(骨、筋、肉等)来对作品进行比拟,将作品拟人化、人格化。谢赫也如此,将他所品评的每个画家的作品加以拟人化、人格化,用“气韵”是否“生动”作为文野高下的标准。应当注意,这里不用形象是否生动,而用“气韵”一词,折旧是要求画家要用自己的思想和眼光去刻画出独立性格、个性的活生生的对象。宋以后,对山水画完全以气韵要求,逸格的第一要求即是有气韵。“气韵生动”成为中国古典审美的最高标准。气韵在六朝用以论人,实际上,在中国画领域,仍可理解为对画家自身的要求,画家本身无气韵,气息平庸、韵格不高,如何能有气韵生动的作品呢?

写神,在山水画里十分关键。形是手段,神是目的。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认为“山水质而有灵趣”,画家面对大自然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万趣融其神思”,王微则认为“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他们十分强调神思。论“神”最深刻的是石涛,他写道:“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谓“神遇”,是主客观的高统一,是形象经过这种对神的深入理解表达在宣纸缣素之上。这是对中国画传神论的绝妙注解。如何在宣纸上缣素上表达出最佳效果呢?这就必须进入笔墨的范畴。

笔墨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宋以前,笔墨主要作为状物的手段。大量文人介入,强调书画同源,中国画在宋元时代形成的“文人化”之后,一路发展成为文人画,对书法趣味和诗意境界的追求使中国画与西洋画彻底地分道扬镳。书法所强调的均衡和工稳,适用于中国绘画的开合与布局,至于行笔,运笔内含张力的大小,一直是书与画共同的标准,用笔宜重不宜轻、宜沉不宜浮、宜拙不宜巧、宜厚不宜薄,古人论笔线美感的文字,书画从来一律。在中国书画史上,善书者往往能画,赵孟、倪云林、沈周、文征明、董其昌、石涛、金农等,都是书画并重的大家。绘画格调的高低与书法修养有直接的关系。黄宾虹有极高的书法金石修养,这对他的山水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自题山水》中黄宾虹说:“画法用笔线条之美,纯从金石、书法、铜器、碑碣、造像而来,刚柔得中,笔法起承转合,在乎有劲。”他从笔法把画家分为庸史、名家和大家。他还把笔法总结成“五笔”,即平、圆、留、重、变五法。平如“锥画沙”,圆如“折钗股”,留如“屋漏痕”,重如“高山坠石”,变即方法创新,富于变化”作到“五笔”,自然风骨不俗、独成高标。中国画的线条体现出筋、骨、肉,要在“五笔”的基础上有内涵,还有方圆、疏密、刚柔、轻重的变化,这就要进行终身的训练,石涛说的“一画”,就是如此的要求。西洋画要求用笔准确流畅就够了,而中国画的“线”则是“天地之大法也”。(略有删减)

猜你喜欢

气韵山川笔墨
即景
咏 苔
山川湖海糖丘予你
浅谈“气韵”在传统美学转型中的含义
动豆
气韵生动的传承与发展
论中国书法之气韵
笔墨厨神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