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探究

2021-11-09肖玉淋

成功密码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老鼠素养音乐

肖玉淋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爱音乐,从而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开展中,小学音乐教学需要重视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整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活动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一、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当前主要存在的教学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学方法与策略问题。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上,学生与教师更偏重于“讲解”等模式的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说唱”等形式的学习模式存在一定的忽视,导致学生的实际学习中,注重知识学习,忽视音乐素养培养,造成学生的能力与知识学习存在差距。第二,学生的接受问题。在音乐教学上,虽然有部分学生接受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上,学生仍然更偏重于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在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逐步朝着音乐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接受环节上,需要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第三,运用问题。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上,部分学生对新教学方法明显更重视,可以在教学策略下开展活动,提高语言的表达流利性,同时也能够提高自身学习音乐的能力,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对课堂的教学参与度不足,导致实际的教学方法与策略难以提升学生音乐运用能力。

二、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整合的要点

1.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小学音乐教学有效路径的开展上,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网络平台的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实现音乐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在混合式课程设计上,能够实现电子教案与课件的混合式教学。通过将网络平台的资源与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线下教学进行课程学习,通过课程讨论互动,以及作业区考核区等多层面课程资源开发,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高质量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前提保障。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借助当前的网络平台高质量开展,借助网络平台具备的教师资源和教学方法与策略,通过有效地整合与选择,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展开混合式教学,以此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1)重视兴趣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有效路径的开展上,提升音乐素养,需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与动机能够融入音乐素养的培养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在音乐教学中,灵活使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可以实现兴趣的培养,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音乐课堂学习氛围。通过重视学生兴趣教学,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有助于音乐教学效果的改善。通过及时反馈,合理运用鼓励来帮助学生获取学习的信心与决心,从而为教学方法与创新的合理选择与整合提供保障。

例如在学习《小花猫和小老鼠》这首音乐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猫捉老鼠”的趣味游戏,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开展游戏时,笔者选择了两名学生,让他们分别扮演“小花猫”和“小老鼠”的角色,然后引导学生唱出与自己角色相关的歌词内容,同时做出肢体动作,如扮演“小老鼠”的学生需要一边唱 “一只小老鼠,瞪着小眼珠,呲着两颗小牙,长着八字胡”,一边做出瞪眼和龇牙的动作。当扮演“小花猫”的同学唱完“吓得老鼠赶快往回跑”时,就可以开始“捉拿”扮演“小老鼠”的同学,如果“小老鼠”及时跑回了座位,则“小老鼠”赢得游戏,反之,则“小花猫”赢得游戏。通过这样的游戏内容,笔者将音乐知识和趣味游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音乐知识教学和学生个性发展的结合。

(2)优化课堂教学活动

在小学音乐教学有效路径的开展上,提升音乐素养,需要优化课堂教学活动。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悟,营造快乐真实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表达,克服不善表达的情况。

(3)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在小学音乐教学有效路径的开展上,提升音乐素养,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小学音乐教学上,教师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创造平等的师生关系,降低学生的情感焦虑,鼓励自我表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必须学会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不能做被动的接受者,而应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和效果的评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控制学习过程,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責,同时也提高自身的主体意识。

(4)优化审美感知能力

人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都会以旁听的方式将音乐从耳膜渗透到心灵,因此在课堂上旁听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现在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提出的倾听要求是:理解音乐传达的信息和感情,分析作品的美,与创作者形成感情共鸣,加强审美感。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倾听和鉴赏。在鉴赏过程中,通过分配任务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效率。以听音乐为核心的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欣赏音乐,而且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寻找答案。

(5)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材的歌唱、演奏、欣赏等常规教学中都有“编创与活动”这一板块,它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音乐素质教育,大力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创造音乐。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音乐教育观念。例如:在管弦乐《龟兔赛跑》赏析课中,可以采用以上的教学法,激发学生想象力,对乌龟和小白兔的音乐描写,主要以单簧管和大管阐述,分别表现兔子和乌龟的形象,学生通过辨别乐曲中出现的乐器音色,想象故事情节,让孩子选择喜欢的角色演一演、编一编,自然而然地融入音乐里,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让他们爱动、爱玩、爱想象的天性得以发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勇气都将获得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上,需要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通过合理运用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实现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同样,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途径上,重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通过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实现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的有效调动,通过音乐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开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小老鼠素养音乐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追逐小老鼠
是谁把小老鼠压上去了
小老鼠去看海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