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2021-11-09王岳燕

成功密码 2021年2期
关键词:挖井笔者文本

王岳燕

阅读是一项个性化的活动,集审美、理解、文化、文学体验于一身。小学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征决定了阅读教学不能以语言知识积累、字词辨析与理解等为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培育人文素养。为此,笔者认为若想切实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以生为本、创设情境、发展思维、技术支撑,以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的课堂素材、灵活的阅读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育阅读习惯,深化阅读体验,在诗意课堂、灵动阅读中品悟语文的魅力。

一、以生为本,调动学生阅读自主性

长期以来,小学阅读教学沿用如下教学方式:教师向学生介绍文本的创作背景、作者信息,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分析文本语言,揭示文本的内涵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文本信息的被动接收地位,只能随着教师的思路了解文本,難以调动自身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等对文本产生个性化理解,久而久之便会削弱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需将阅读的主动权归还学生,通过启发、点拨、问题引导等方式调动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使其深入文本、感悟文本,理解人物的内心动态与所处的社会时代,真正领域文本的内涵与精神。

以《吃水不忘挖井人》课文阅读教学为例,在讲解本篇课文的生字、生词后,笔者请学生们围绕“为何挖井?”“谁是挖井人?”“为何不忘挖井人?”等问题对课文进行“原生态”阅读,即在不揭示创作背景、介绍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将课文内容与自身经历做对比,找出明显的冲突之处,进而引发学生的疑惑。成长在生活富足、饮水资源充沛的年代里,学生难以理解“挖井”的用意及水井对人们的重要性,也无法感受到沙洲坝人民吃水的艰难以及毛主席对村民的恩情。当学生阅读后,笔者引入沙洲坝的历史信息,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土地干燥开裂、人们发白的嘴唇,要求学生联想自己在口渴时的感受。在拓展性信息的支撑下,学生理解了课文的主旨、内容,并自主调整内心的观点与想法,被毛主席为民着想的精神、沙洲坝人民立石碑感恩的故事所触动。

二、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学生的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认知的过程,需要学生浓厚的兴趣、良好的情感做支撑。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将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贴近学生生活与日常行为习惯、符合学生认知及兴趣的场景引入阅读课堂上,可使学生在场景中找到真实生活的缩影,从中汲取灵感、获得极佳的审美与情感体验,学生才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自主阅读、形成个性观点,并在入情入境中品悟文本的深刻内涵。

以《秋天的雨》阅读为例,本篇课文语言精美、情感真挚,流淌着自然的气息与语文的诗意。为使学生在品悟语言细节中产生对自然、对秋天的热爱之情,笔者与学生分享了自己秋游的经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创设秋游情境。学生一边聆听一边在头脑中构想自己秋游时的画面,秋风微凉但十分讨喜,落叶缤纷如蝴蝶般美丽……当学生构想画面后,笔者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秋天、秋雨的理解。此时学生跃跃欲试,纷纷将自己头脑中的画面分享给同伴、教师。接下来,笔者请学生阅读课文,对比自己的描绘与课文语言有何不同,课文语言精妙在哪里。学生认识到自身词语、修辞手法的匮乏,对阅读内容及写作技巧产生了求知欲与好奇心,并在优美语言浸润下获得了别样的审美体验。

三、发展思维,促成学生的阅读策略

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学生阅读方法不当,便难以品悟流淌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思绪。为此,教师应从发展学生思维的角度入手,促成学生个性化、适宜恰当的阅读策略。

以《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阅读教学为例,三篇课文皆为神话题材,通过塑造英雄形象宣传民族思想与精神。虽然三篇课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各有不同,但均蕴含着以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事迹等体现精神面貌的写作技法。为使学生从课文语言的角度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与精神,笔者以三篇课文组成群文,开展“神话”主题阅读活动,每讲解一篇课文便引导学生绘制以“英雄人物形象”为中心的思维导图,圈画出文中体现英雄形象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本单元教学结束后,学生对比思维导图分析中西方神话、英雄人物的异同之处,以培育学生文化意识。与此同时,将本单元选读课文“女娲补天”作为学生自主阅读的素材,借助上述三篇课文的阅读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女娲补天思维导图,以此实现阅读知识的学以致用、触类旁通。

四、技术支撑,活化阅读课堂的氛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将原本抽象、静态的语言信息转化为直观、动态的图像、视频、音频等,能够活化阅读课堂氛围,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如在讲授《盘古开天地》课文时,笔者引入带有刀砍、斧劈、爆炸等声音的视频,学生在配音中分段朗读课文。在震撼的听觉效果下,学生被盘古不眠不休将混沌一分为二的精神所触动,朗读时情感饱满且真挚,朗读后对盘古形象的理解也更为立体、丰满。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关键在于将阅读的自主权交给学生,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审美、情感与思维体验,注重学法讲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可以自由想象、自主表达观点与情感、自发品悟语言细节及课文内涵的阅读空间,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育终身阅读习惯,促成良好的阅读意识与策略。

猜你喜欢

挖井笔者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吃水不忘挖井人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性能相差达32%
自私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