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医院康复科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1-11-09张楠宋淑华

公关世界 2021年20期
关键词:康复科高校

张楠 宋淑华

摘要:高校校醫院作为距离大学生群体最近的医疗单位,面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高发趋势,传统科室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诊疗需求,康复科的建设对于减轻病患痛苦,加强功能康复,维护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高校校医院科室建设现状及存在困境进行分析,探讨建设对策,提出高校校医院建设康复科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 校医院 康复科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学生久坐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使该群体颈椎病等慢性劳损性疾病发病率呈高发趋势,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同的亚健康状态,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为改善学生体质健康,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体育强国相关文件发布,促进更多人投入到体育活动中,但学生体质健康有所改善的同时,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也在增大。据调查,某省校医院接诊人数中,运动损伤占比达40.6%。校医院作为距离校内患者最近的公立医疗机构,是最先手接触到患者的医疗中心。对运动损伤及时治疗和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可帮助患者减少运动锻炼中出现的运动性疾病和二次损伤,保障锻炼效果,提高运动成绩,促进体育活动的推广发展。同理,对慢性劳损性疾病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不适并对症状进行改善。所以,了解现阶段高校校医院康复科的现状与发展对于维护学生体质健康,推动体育强国计划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现状

《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规定,高校校医院主要任务是监测学校人群的健康状况;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负责学校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对影响学校人群健康的有害因素实施医务监督。2009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印发,校医院逐步承担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为学校师生以及周边社区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以及健康宣传教育等服务,级别大多属于一级医院。《医院等级管理标准》中并未强制要求一级医院设立康复科。由于校医院的特殊性质以及患者群体较为单一,多数校医院创建初期并未设立康复科。近年来,随着运动损伤患者比例增多,青少年慢性劳损性疾病发病率增加,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康复产业逐渐兴起,引起越来越多校医院对于康复科建立的思考与行动。

我国高校校医院大多属于社区医院一级,自1986年采用WHO社区康复思路,参照《在社区训练残疾人》的教材,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社区康复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东部发达地区社区医院大多配置有独立的康复科室和康复医学专业医师及治疗师。然而,大多校医院的康复科是附属于中医科下,称为中医理疗科或中医康复科,无单独的康复科室,由中医师在传统中医治疗手段的基础上辅以有限的物理疗法,仅停留在治病的层面,并未开展综合康复治疗。总结原因,校医院软硬件方面的不足制约了治疗效果其与发展空间。

2.困境

2.1硬件设施不足

校医院主要分为三种管理模式,学校直属单位独立设置,后勤处下属科室和社会医院进行托管,总体是隶属于学校的非营利性机构。其用房、设备等大多数投资均由学校承担,而校医院作为教辅单位,一直不是学校建设资金倾斜重点,导致医疗场地小,医疗设施、设备配置不足和更新缓慢,无法满足广大患者的诊疗需求,这是诸多大学校医院的通病。目前,康复科内的设备大多以中药熏蒸仪、TDP、按摩床等传统中医治疗器械以及颈腰椎牵引器,中频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等物理治疗设备为主。主要治疗方式为传统中医理疗,仅能满足常规中医治疗和理疗,在治疗过程中多依靠治疗师进行手法治疗,无法开展系统的康复训练治疗,导致治疗效率低下,增加治疗师劳动力。

2.2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随着学校生源扩招,产生的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长,然而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却使康复科工作停滞不前。校医院是隶属于学校管理的事业编制单位,随着学校进行水平形象提升,校医院招收编制内人员均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且由于校医院属于教辅单位,优先性低于各学院,编制名额分配靠后,造成人员需求大,却难以补充的困境。据调查,当康复治疗师月收入低于3000元时,其职业倦怠程度较高,对职业荣誉度和职业认同感较低。合同制聘用人员则因为工资绩效低,无涨幅,在工作中无法享受与编制员工的相近待遇,缺乏进修培训机会,造成主观能动性差,职业惰性大,人员流动性大的现状。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所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校医院应当按照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但缺乏卫生技术人员已经是高校校医院普遍存在的状况。大学承担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教学工作,还会伴随着各类活动的开展。校医院的工作不仅要服务于院内患者,还要参与校内各类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使人手短缺的局面更加窘迫,增加了科室工作量,影响患者的治疗进度与治疗效果。

2.3康复观念片面

校医院所面对的患者大多为青少年学生及中老年人,他们大多对疾病治愈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解剖结构的治愈,而忽略了功能上的恢复,这都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康复知识所造成的。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康复事业的发展,我国社区康复水平有着显著提升。但是对于普通患者而言,康复的概念及意义并未完全理解。面对运动损伤及疾病预后,往往仅停留在诊治阶段,不清楚后期康复对于机体恢复的重要性,片面的认为损伤之后只能静养,不可运动,忽略了长久卧床带来的多功能衰退;或是急于求成,对需要长期坚持及循序渐进的康复治疗过程产生抗拒心理。更有甚者认为康复就是推拿按摩,将治疗错解为保健服务,对医生及治疗师给出的康复方案不予认同,导致医患纠纷产生,最终耽误治疗。

3.对策分析

3.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及合理利用

由于校医院资源配置的特殊性,新建科室与治疗室难度较大,故此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在中医传统治疗基础上打造中医特色康复,继续加强针灸康复、手法治疗、中药熏蒸等原有治疗项目,充分利用空闲房间和学校体育场所,购买部分价格低廉,简单耐用的运动康复器材,开展运动康复,丰富康复方式方法。

猜你喜欢

康复科高校
临床教学路径在康复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康复科高危跌倒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优质护理应用于康复科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康复科低年资护士岗位胜任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分析康复科护理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康复科护理
康复科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理护理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