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控制的必要性及关键控制措施

2021-11-09郑晓东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门窗 2021年8期
关键词:垫块保护层弯矩

郑晓东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1 前言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可以有效保护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特别是保护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耐火性。因此,施工企业应在施工阶段密切关注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并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确保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正常发挥作用。基于此,本文进行了以下分析和讨论,以总结出自己对钢筋混凝土屋面工程的理解和控制的工作方法,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作用。

2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定义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是指钢筋混凝土钢筋外缘与混凝土外缘之间的距离,其直接关系到钢筋混凝土层的质量和承载能力和特定键的强度。确定保护层面板的最小厚度,是使混凝土构件满足张拉钢筋的强度和受力有效锚固的重要要求。

3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如下:①物理保护。混凝土包围钢筋表面,有效保护钢筋不受外力和有害物质的影响。②化学防护。水泥入水,可以防止钢筋锈蚀,因此控制混凝土构件上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非常重要。

3.1 保护层厚度差偏差原因的分析

经过多年施工经验,结合目前在施项目的走访、调查、认真分析,总结了以下几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差的主要原因。

(1)钢筋的相互布置没有综合考虑。梁、墙、支座结构中钢筋和槽的尺寸不同,导致这些钢筋的排列和移动,造成保护层过大,构件截面过小的情况。(2)钢板负弯矩处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这个支撑方法在当今的建筑中被广泛使用,其中添加了长马凳以将钢筋矫形固定到位。但是,这个支撑方式的结构比较简单,在横向力的情况下,如果有一个侧向的外力出现,就会发生极端的倾斜趋势,从而导致负弯矩会肋筋下垂。(3)混凝土浇筑都是以完全泵送方式进行的,在实际施工中,其容易受到混凝土冲击和泵气管位移的影响,致使方向难以掌握,从而造成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产生偏差。(4)混凝土板太厚,钢筋桥面太厚,是因为楼板的高度没有精确控制。(5)地板支撑的保护层不够厚,是因为使用的支撑板的密度和强度不符合规范要求。(6)施工不当会导致金属板比钢筋和地管薄。由于梁节点直径与托梁钢杆直径过大,垂直钢杆与水平钢杆相交,导致钢杆套过厚。

4 各部位保护层厚度有效控制措施

4.1 板钢筋控制措施

(1)板底筋。安装在楼板下缘的螺栓厚度一般为20mm,强度符合适当的标准,以避免螺栓拧紧和钢筋与混凝土接头之间的钢筋移动。同时注意板底的罗纹垫与其他纹理垫不同,不能混用。安装垫片时必须将其牢固固定,以免被人或设备接触时移动。

(2)负弯矩钢筋。

①在本项目本身的施工过程中,除了处理负弯矩板加固的复杂性外,还采用并控制负板加固施工方法。当副车架立杆使用直径大于等于14mm的粗钢筋时,将负弯矩杆暂时悬挂在副车架立杆下方的板上,并垂直悬挂副车架的负弯矩杆。杆、分配杆和床身一体化,避免了在浇筑混凝土时杆在负力矩下过度弯曲、下垂和变形,并保证杆在负力矩下的正确定位。这样还形成了更硬的钢网以保护钢筋,保证施工成功率。

施工工艺:连接上、下支柱→组装钢筋台→组装反框架的竖杆(反框架的竖杆要直,首梁与墙边总长150mm~200mm(车架的两根竖杆之一为400mm~600mm)→固定马凳并运输副车架→检查有限负力矩的杆和带针脚的副车架杆→马检查到工作台的高度和距离→浇筑混凝土并整平→拆除板振器的第一次振动→拆除张紧器安装→根据粗钢棒的位置填槽→第二板振动→混凝土表面变得光滑且平整顺利。

②技术澄清、改进质量控制、确认施工人员安装的钢筋负筋,避免工人的随意移动致使钢筋变形发生位移倾斜。

③为不同类型的工作适当地协调交叉点。由于钢筋固定在天花板下,因此必须相应减少管道和模板的工人数量。

④运用混凝土时,必须设置专用路径,并在负弯矩点安装临时移动基础,做到强度最大,以防止上部钢筋被踩踏变形。

⑤混凝土浇筑前和浇筑过程中应有足够的施工人员进行监控,以便及时调整变形钢筋。

4.2 梁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1)梁的底部和侧面采用支撑来控制屋顶的厚度。梁的外形如图1所示,由1根短钢棒、2根短钢棒、3根短钢棒组成。短钢筋之间采用点焊。短钢棒1和短钢棒2的直径必须在12mm以上,短钢棒3的直径必须在10mm以上。支架下钢盖的厚度由短钢棒1和短钢棒2的直径决定。例如,如果底部支架盖的厚度为25mm,则可以使用直径为12mm短钢筋。支架之间的距离取决于物的大小,长度通常设置在80cm~100cm之间。如果横梁宽度超过400mm,在横梁中心加一根短钢筋2,调整距离为300mm左右。

(2)如果梁下有两排或多排钢筋,则使用直径为25mm的短钢筋,间距为80mm~100mm。

(3)测量以检查梁顶部的钢筋覆盖率。如果臂架高度小于550mm,可使用臂架高度直接测试。如果横梁高度超过600mm,则需要支撑上部钢筋以保证横梁的厚度。支架由直径为20mm的钢筋制成,保护钢层的厚度由支架调节。梁的位置由梁的高度、钢筋的直径和桥面板的厚度决定。支架配备2~4档速度,因此具有更大的应用范围。每列的数量取决于梁横截面的大小,但每列的数量为两根或更多。检查支撑之间的距离在2m以内。短边的钢筋根据梁的高度与相应的齿轮啮合。靠近支架的支架点焊在梁柱上,不能拆卸。其他支撑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浇筑混凝土后梁顶不下落的要求,以便现场拆卸支撑件。

(4)在辐射场的主射线和次射线之间的过渡中,主射线一般大于次射线。次梁的上部钢筋放置在主梁的上部钢筋上。次梁的加强层厚度对应最大允许值。检查间隙,使得主梁钢桥面较好地满足要求。

(5)梁柱交叉处,搭接梁的钢筋厚度难以保证在规定范围内。如果多根梁的端部重叠,无法调整连接梁的高度,除了结构尺寸外,还可以在不影响强度的情况下,通过安装钢筋来调整钢筋的位置。连接梁的加强层厚度以公差确定。可以增加主梁的钢材覆盖率。如果盖板厚度超过40mm,就应该增加钢格。

4.3 剪力墙、柱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剪力墙、柱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关键在于墙体、柱钢筋位置的准确性,保证混凝土浇筑时钢筋不偏移。施工中往往下层墙体钢筋移位后未进行及时调整,导致钢筋保护层偏大;其次墙体保护层垫块安装少,竖向钢筋偏细,整体骨架没有固定牢固发生位移同样造成保护层偏差,因此控制墙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关键点在于如何保证墙体钢筋不位移。

4.3.1 水平梯子筋

水平梯子筋制作及安装:制作要求两侧第一道钢筋距端头40mm,中间间距均匀控制在200mm,主筋外侧间距为墙体厚度-两侧保护层厚度-2×(水平+竖向钢筋直径);安装要求每道墙体必须设置,位置应在高出地面50mm处,剪力墙及顶板混凝土浇筑前设置,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拆除倒运到上一层剪力墙钢筋上周转使用,设置梯子筋处可不设保护层垫块。

4.3.2 竖向梯子筋

竖向梯子筋制作及安装:制作时必须保证第一道钢筋距端头40mm、预留筋长度准确为1.35L,中间间距均匀控制在200mm;安装时第一道梯子筋距暗柱250mm,中间间距1.2m。同时在竖向梯子筋上设置三道顶模棍,顶模棍长度为墙厚-2mm,顶模棍端头用五齿锯切割刷防锈漆,防锈漆应由端头往内1cm;设置梯子筋处可不设垫块。

4.3.3 双F卡

为控制墙体钢筋截面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制作双F卡,卡子的两端采用五齿锯进行切割,并刷防锈漆,防锈漆应由端头往里刷1cm,安装位置在没有梯子筋的墙体钢筋处设置。

4.3.4 塑料保护层垫块

墙体侧面钢筋保护层采用塑料垫块,放置在墙体外侧的水平钢筋上,间距600mm,横竖斜向均在一条直线上。

图3 墙体塑料保护层垫块及实物图

通过对墙体结构构件安装以上措施钢筋及塑料保护层垫块,保证墙体、柱受力钢筋位置准确、保护层厚度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5 结束语

通过研究,本文建议对钢筋混凝土屋面、保护层的意义、概念、作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挠度的原因以及质量把控的有效控制等方面,进行技术性掌握。这样不仅加深相关工作人员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保证了钢筋保护层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经济利益,提高了施工技术水平,推动企业发展和保持生命力。

猜你喜欢

垫块保护层弯矩
一种用于电子混合气的管道连接结构
探讨某连续刚构桥梁合理成桥状态预应力配束技术
叠加法在绘制弯矩图中的应用
保护层原位充填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低渗高突煤层开采保护层的可行性研究
近距离煤层群半煤岩上保护层开采卸压增透效应研究
桥梁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管理方法分析
散货船的货舱分舱布置对总纵弯矩的影响研究
中职建筑力学中弯矩剪力图的简单画法
干式变变压器绝缘垫块放电故障原因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