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高质量园林景观营建的探索与实践

2021-11-09

绿色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玉簪荚果郁金香

王 瑛

(北京市大东流苗圃,北京 102211)

1 引言

近年,首都园林绿化景观质量实现了质的提升。20世纪建国初期首都绿化树种单一、景观缺少层次、冬季常绿植物少;20世纪80、90年代树种日渐丰富、常绿针叶树种植比例提高,冬季少绿的状况得到改善,但仍存在景观层次不明、色彩单一的情况;进入21世纪,为了满足首都居民对高质量园林景观的需求,在景观营建的过程中,除了广泛种植山桃、山杏、玉兰、榆叶梅、连翘、西府海棠等乡土春花树种外,还引进部分北美海棠、樱花、紫薇等观花树种以丰富不同季节的景观色彩;除开花树种外,近年在景观营建过程中还增加了人工培育的金叶白蜡、金枝国槐、紫叶李、稠李等彩叶树种的种植比例,以进一步丰富夏季园林景观的色彩;同时,还配置了一定比例的秋色叶树种,如黄栌、元宝枫、银杏等,让首都的秋色层层叠叠、美不胜收。现在的北京基本实现了春季花红柳绿、秋季色彩斑斓,但仍存在夏季缺花少色、冬季缺绿期长的情况。因此,首都高质量园林景观营建的探索与实践,应重点围绕增添夏季色彩和延长冬季景观绿期上下功夫。要建造高质量的园林景观,则需要做到科学的园林规划设计与合理的植物配置,力求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1]。在植物配置上则要注意色彩的变化和对比,如在高大树木下方可选择耐荫性强、花色明亮、花期较长的玉簪等地被植物[2]。现有文献中关于农作物“立体栽培”增产创收方面的较多,且均是在同一水平面上将高度不同、生长期不同的作物进行搭配[3],没有查阅到垂直面立体种植的相关文献,在园林景观配置中也未查阅到此类文献。笔者在充分了解郁金香、荚果蕨、矾根、玉簪等在北京可露地越冬的冷凉花卉品种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垂直面立体种植”的方式营建林下高质量园林景观,在林下景观增彩延绿方面取得了一些效果,在此总结出来,供同行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自然条件

试验地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大东流苗圃,地理坐标为北纬40°10′,东经116°13′,海拔高度35.8 m。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5 ℃,极端最低气温-22.8 ℃;7月份最热, 月平均气温27 ℃,极端最高气温达40.5 ℃;年平均气温11.6 ℃。由于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5%,年平均降水量630 mm,年平均湿度29%。年日照时数2600~2800 h。土壤类型为褐土,质地为粘壤土,pH值7.5~8.2,偏碱性,土层深厚,肥力中等。

2.2 试验材料

郁金香、荚果蕨、矾根、玉簪,对照材料为早熟禾、匍匐萎菱菜。

2.3 试验方法

将郁金香与荚果蕨、矾根、玉簪搭配,进行“垂直面立体种植”,观测其营建的景观绿期和景观色彩。通常郁金香在北京地区的种植深度为10~15 cm,本试验将其种植在深度约20 cm的土层中。次年5月中下旬,在其进入休眠期后,及时清理地上枯黄的枝叶,对地表约15 cm深度的土层进行浅翻平整,在其上种植荚果蕨、矾根、玉簪等的容器苗,通常宜选择口径为8~12 cm、深度为7~11 cm容器栽培的植株。

2.4 主要判定指标

返青/萌芽日期(以早熟禾、匍匐萎菱菜等地被中有约50%的植株叶片开始呈现绿色,出现明显生长情况或成片种植的郁金香、玉簪等植株中有约50%的植株新叶破土而出,呈现一定的景观效果)、葱郁成景日期(景观中的植物约80%的植株叶片完全展开,呈现其应有的颜色)、休眠日期(景观中约50%的植株地上部分枯黄进入休眠状态)、单一品种绿期(自返青/萌芽日期开始至休眠日期间的天数)、组合景观绿期(郁金香萌芽日期至组合品种休眠日期间的天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单一品种绿期

由表1可知,经过一个景观周期的观测,各品种绿期差异较大,由长到短依次为早熟禾266 d、矾根254 d、匍匐萎菱菜246 d、荚果蕨207 d、玉簪194 d、郁金香55 d。各品种在试验地的返青/萌发日期也各不相同,其中郁金香最早,与匍匐萎菱菜、早熟禾、荚果蕨、矾根、玉簪等相比,绿期依次提前13 d、17 d、21 d、29 d、34 d。可见如果栽培得当,将郁金香与其他几个品种进行合理搭配种植,可以有效延长景观的绿期。早熟禾、匍匐萎菱菜是传统园林景观营建中较为常见的近地层植物品种,早熟禾因绿期长、平整性佳,在营建大面积园林景观的过程中,多作为近地表绿化植物使用,其缺点是需水量大、频繁修剪投入的人力多、夏季病害较多;匍匐萎菱菜因具有返青早、耐寒、耐旱、花量大、花期长、结实、平整、维护简单等优势,在景观中的应用日渐增多。两者营建的景观色彩以黄绿为主色,色彩相对单一。因此,在景观营建中引入色彩更为丰富的郁金香、玉簪、矾根、蕨类等低温冷凉花卉,对园林绿化景观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表1 郁金香等6种地栽草本植物绿期一览

3.2 组合景观绿期

由表2可知,将郁金香与荚果蕨、矾根、玉簪搭配种植,其组合景观的绿期依次为228 d、283 d、228 d。虽然荚果蕨、玉簪与郁金香组合种植后的景观绿期比匍匐萎菱菜、早熟禾单一种植的天数短,但其在早春景观的增彩延绿上表现出众;矾根,则是一个叶色极为丰富的彩叶观赏植物,其多变的叶形和叶色可以持续整个观赏季,部分品种在春季还能长出稠密的花序,随风摇曳,尽显野趣。实践中将早熟禾与郁金香也进行过搭配种植,由于早熟禾根系发达致密,且生长期需水量大,对郁金香种球的胁迫性大,易造成郁金香种球在休眠过程中腐烂死亡,次年萌发数量极少,且多不开花。

表2 三种组合景观绿期一览

4 讨论与结论

4.1 林下传统景观营建模式

传统模式常采用乔灌草搭配的方式,以实现园林景观在空间上的层次感,让人们的视觉更充盈。如选择悬铃木、水杉、毛白杨等高大树种做上层景观植物,为鸟儿营建安全的活动空间;在中层选用灯台树、榆叶梅等小乔或高大灌木;在下层选择锦带花、水荀子、猥实等低矮灌木;近地层多选择早熟禾、匍匐萎菱菜、玉簪等多年生宿根地被植物中的单一品种种植。因此,传统景观中林下近地层景观的色彩相对单一,层次也不够丰富,如图1~3所示。

图1 早熟禾

图2 匍匐萎菱菜

图3 玉簪

4.2 林下高质量园林景观营建模式

在树种选择上,更关注景观色彩的搭配和绿期的构建。如在选择中层树种时,一是,增加彩叶树种种植比例,如金枝国槐、紫叶李、金叶栾、紫叶碧桃等,为夏季景观增色;二是,选择一些夏季开花的木本植物,如流苏树、椴树、栾树等,为夏季景观添香。在选择近地层植物时,一是,选择休眠迟、叶型叶色彩丰富的矾根、耐寒蕨类,尽量延长景观在冬季的绿期;二是,选择春季萌芽早、色彩艳丽、花形多变的郁金香,在丰富季相色彩的同时,尽量将景观的绿期提前。实践将萌芽早的郁金香与荚果蕨等萌发迟的地被植物进行“垂直面立体种植”,营建出一个层次分明、互相映衬、色彩丰富、绿期超长的林下近地层景观,如图4~12所示。

图4 3月7日

图5 3月19日

图6 4月11日

图7 3月19日

图8 4月5日

图9 5月10日

图10 3月30日

图11 4月16日

图12 5月12日

图4~12中,A:早熟禾; C:玉簪;D:郁金香;E:荚果蕨;F:矾根(由里向外品种名称依次为橘子酱、柠檬橘子酱、米兰、花毯、黄金斑马)。

4.3 林下高质量园林景观营建模式的创新点

(1)筛选出可在试验地露地越冬的荚果蕨、矾根、玉簪等多年生宿根地被植物,将其与郁金香进行“垂直面立体种植”,将景观绿期提前至3月上旬,比早熟禾、匍匐萎菱菜等传统地被植物的绿期分别提前17 d、13 d,比荚果蕨、矾根、玉簪分别提前21 d、29 d、34 d。

(2)采用“垂直面立体种植”模式营建的景观层次和色彩更为丰富,景观状态更为自然,为小动物提供了安全的栖息之地,通过近3年的探索实践,试验地的鸟类和小动物的种类及数量明显增多。

(3)杂草少。郁金香萌发早,在景观地面形成郁闭的小环境,对杂草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避免了春季除草的环节,节约用工成本。

4.4 林下高质量园林景观营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1)郁金香,耐寒、耐旱,对北京早春干旱的气候有极好的适应性,其品种丰富、色彩花型富于变化,是优秀的园艺景观营建材料。相关研究表明,适当遮阴能提高郁金香的开花率并延长花期;相比与全光栽培,55%~60%的光照强度更适合郁金香生长开花,也更利于郁金香植株生长和后期种球增大[4]。该研究表明,将郁金香与中上层树木合理配置,会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并有助于其籽球的健康生长,为“垂直面立体种植”模式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经过多年实践栽培,郁金香不同品种之间在长势上有一定差异,因此,采用郁金香与其他可露地越冬的地被植物组合营建立体景观时,应选择生长旺盛、退化不明显的郁金香品种,如真爱、世界真爱、紫衣王子、粉小姐、狂人诗、卡罗拉、纯金等。

(2)矾根的叶色极为丰富,是其主要的观赏部位;其花钟状、小、多,聚合为穗状花序,长约20~50 cm,随风摇曳,极具自然野趣;在景观的营建过程中可以极大的丰富林下景观色彩和提升景观灵动性,其花期4~10月,花期长,栽培容易[5]。通过多年露地种植实践,发现矾根耐寒、不耐水湿,部分品种在试验地可顺利越冬。试验地栽培的“郁金香+矾根”景观,已经过“两冬三夏”的考验,尤其在 2021年1月7出现多年不遇的-20.5 ℃极端最低温的情况下,在试验地林下景观营建中使用的橘子酱、柠檬橘子酱、米兰、花毯、黄金斑马等品种,在2021年4月底前均已正常萌发展叶,说明其对试验地的气候条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矾根,喜阳、耐寒、耐阴,忌水淹,因此,在矾根的使用上,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平地种植时可局部做微地形处理。

(3)玉簪属于典型的喜荫植物,可在林下、建筑物旁等阴凉环境中栽培[6,7],因叶形叶色丰富、花期持久、生性强健,可露地栽培等特点[8],在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园林中应用广泛[9],在北京的园林景观营建中应用也非常广泛。在景观营建过程中应注意根据不同品种的株高、叶形、叶色,将其合理搭配种植,以营建季相分明、色彩丰富的林下景观。

(4)荚果蕨的株型美观,叶色随季节而变,由早春的翠绿转为墨绿,再逐渐变成黄棕色,观赏价值极高,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川陕及西藏等地[10],也是近年引进筛选的可以在北京露地越冬的功能性地被植物。其全株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血等功效[11];荚果蕨还富含多糖、黄酮等多种营养物质,是营养价值极高的绿色出口山野菜[12];因其嫩叶具有淡淡的黄瓜清香,又被称作“黄瓜香”,与鸡蛋炒食是餐桌上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因此,荚果蕨是不可多得的“药食景”同源植物。今后将在彩叶耐寒蕨的应用中多做探索实践,为进一步丰富林下景观植物及景观色彩做出努力。

猜你喜欢

玉簪荚果郁金香
玉簪的园林园艺应用概述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基于EDEM的发散带式花生荚果分级机的仿真与试验
玉簪:角落里的“花仙子”
不同浓度多?甲合剂处理对花生经济性状的影响
我国鲜食花生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跟踪导练(一)(3)
花生荚果烘干设备研究现状及展望
郁金香与珍珠
郁金香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