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后服务体系重构研究

2021-11-08郭子钰杨雅婻孟根巴根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29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

郭子钰 杨雅婻 孟根巴根

摘要:长期以来,以校外培训机构为主体的课后服务重经济理性而轻教育理性,重应试技巧而轻素养发展,重规模利润而轻育人质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利用各类社会资源,适当引入校外培训资源,构建以学校为主导的多主体协同课后服务体系。

关键词:课后服务体系;“双减”政策;校外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0B-0004-04

课后服务是指在学校学科课程教学结束之后,由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个部门提供的,不同于学校课堂教学,旨在保护和促进儿童成长的教育服务活动[1]。当前,以校外培训机构为主体的课后服务乱象丛生。2021年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部分委员时指出,“培训乱象,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并要求“这个问题还要继续解决”[2]。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政策对培训机构的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进行了严格限制,相对削弱了培训机构提供课后服务的能力。但家长和学生对于课后服务的需求依旧存在,因此,充分整合多方资源,重构完善的课后服务体系,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育人失范,课后服务市场乱象丛生

长期以来,校外培训机构是课后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学科培训成为课后服务的主要内容。但是在教育服务市场化的影响下,很多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学方式不当、育人取向不明,偏离了教育的初心和宗旨,较少顾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接受能力,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取向层面:重经济理性,轻教育理性

从经营者角度来看,我国校外培训发展始于学校教师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有偿教学。早期校外培训经营模式十分简单,一个教师、一间教室、一些学生就是一个辅导班。低门槛、高收入引来众多投机者,其中有些机构着力于提高利润率,扩大经营规模,快速占领市场,成为校外培训行业的巨头。过度市场化最终扭曲了校外培训本该具有的育人价值。就消费者而言,教育的筛选功能和对人力资本的增值作用催生校外培训。良好的教育经历能带来择业优势,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当学校教育不足以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时,部分学生就选择接受针对考试的校外辅导。

(二)教学层面:重应试技巧,轻素养发展

校外培训机构在教学层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机械记忆,题海战术。学生成绩的提高是校外培训机构吸纳生源最有效的广告,因此各类校外培训机构都以分数提高作为宣传重点,通过传授考试技巧、做题套路辅以题海战术来竭力吸纳更多生源。第二,教学方法过时,理念止步概念。当下教育机构的宣传可谓天花乱坠,但是教学缺乏高阶设计、科学实施和有效评价,不能有效关注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夸大宣传现象十分普遍:“深度学习”只是纸面上的理念,“AI定制教学”就是观看网课后进行相应练习,“双师督导”就是在授课教师结束讲授后由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从业者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等等。第三,德育缺位,忽视素养。校外培训机构多以提高学生成绩而不是育人为首要任务。通过走访发现,多数校外培训机构从经营者到授课教师,均未能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第四,教学内容超纲,增加学生负担。为进入优质学校,学生的竞争压力极大,掌握更难、更深的知识成为学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客户有需求,市场有回应,校外培训机构为增加生源,普遍将超纲知识纳入授课范围。

(三)经营层面:重规模利润,轻育人质量

我国中小学校外培训市场规模巨大,众多校外培训机构之间差异很大,但在经营层面却存在着以下共性问题:一是盲目扩大规模,利润至上。校外培训机构为追求最大利润,不断将吸纳的资金投入扩大经营之中。盲目扩张带来巨大隐患,在大举扩张的过程中极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导致破产跑路。二是夸大教学效果,虚假宣传。当下培训行业的宣传广告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夸大宣传,贩卖焦虑,为销售课程扭曲教育价值观,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背道而驰。三是师资水平参差,费用高昂。很多校外培训机构为博眼球聘请一些教学经验匮乏的高考“状元”、名校大学生,在未经过充分培训的情况下包装成各色名师,以收取高昂培训费用,数百乃至上千元一小时的课时费屡见不鲜。

二、监管强化,课外服务体系亟须重构

以校外培训机构为主体的课后服务乱象由来已久,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了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解决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难题,早在2018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就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旨在通过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帮助中小学生减负。同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从规范入手促进校外培训健康有序发展。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通过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3]。随后,教育部等部门相继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教育部办公厅等三部门关于将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的通知》《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階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的通知》《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关于做好现有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由备案改为审批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从办学类别、培训材料、办学性质、收费监管、从业管理、审批流程等方面全方位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由此,校外培训行业迎来有史以来最大力度的监管,以校外培训机构为主体的课后服务体系面临巨大挑战。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青岛政策通平台一期上线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