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致用”理念观照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1-11-08吴永平邹清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29期

吴永平 邹清

摘要:“学用分离”是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痼疾所在。“致用”理念追求聚焦语用、学以致用、经世致用,是语文教学祛弊纠偏的良药。“致用”理念观照下的语文教学,倡导“用、学、教、评”一体化:以用导学,优化学习目标;学用一体,优化学习策略;以用评教,优化观课评教方式,努力构建有意义的语文学习。

关键词:“致用”;以用导学;学用一体;以用评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0B-0024-06

一、“学用分离”: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痼疾所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正因为语文课程有其特殊的重要性,所以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安排课时最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耗时最多。然而,很多小学生经历六年语文学习,阅读水平和习作水平仍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学用分离”是其痼疾所在。所谓“学用分离”,就是指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语文能力的形成、运用相分离。具体体现在:

(一)课内与课外分离,阅读策略缺席

学会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如何帮助学生学会阅读?这就首先需要教给学生“如何阅读的知识”,也就是阅读策略;然后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尝试自主阅读,逐渐形成阅读能力。

然而,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自主阅读严重分离。传统阅读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的语言感悟式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阅读仅凭借抽象的语感,而无具象的方法。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教”的缺失,导致学生“学会阅读”目标达成的缺位[1]。大多数阅读教学,只是把文本本身作为教学内容,却没有把阅读策略作为教学内容。由于缺乏教师对阅读策略如何运用的指导,学生的阅读大多处于一种自由而随意的状态,不同个体之间差异明显,学生的阅读质量整体不高。

(二)阅读与习作分离,迁移运用缺席

学习写作,是语文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我们知道,教材选文大多文质兼美,因而它们既是学习阅读的重要载体,也是学习写作的重要范例。阅读教学,不仅应该关注“写什么”的问题,更应该关注“怎么写”和“为什么写”的问题。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把选文的写作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逐渐形成习作表达的能力,是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

然而,在许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阅读和习作泾渭分明。阅读教学就是教学生理解文本,习作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写作文。由于这些教师没有把两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资源,语文教学的效益注定得不到提升。

(三)知识与能力分离,言语实践缺席

言语实践包括听、说、读、写、思等各个方面。凡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和表达的实践活动都是言语实践。言语实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

一个人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同理,一个人只有在言语实践中才能形成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许多教师侧重于讲解语文知识,占据了大量语文学习的时间,学生参与言语实践的时间非常少,语文能力当然就形成得比较慢。言语实践的缺席,直接导致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分离,导致语文素养很难有效形成。

(四)课堂与生活分离,生活应用缺席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本就是为生活服务,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交流,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然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却越来越被考试束缚了手脚。许多学校的语文教学与考试无缝对接,考什么就教什么,难以考查的内容就不教。这就导致教材中许多与生活紧密关联的内容,因为难以考查,就被语文教师遗弃。他们忘却了语文教学最初的目的——生活中所有的言语实践都是培育语文素养的通道,语文素养必须在大量的言语实践中形成,并最终为生活服务。

面对这样的语文教学现状,我们不禁追问:如何改变语文教学“学用分离”“高耗低效”的现状?如何进一步优化我们的语文教学?回顾语文教学发展演变的历史,我们发现,“致用”理念正是可以祛弊纠偏的良药。

二、“经世致用”:“致用”理念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价值追求

“致用”理念源于儒家传统思想。古代儒学讲求以经学服务于现实社会和政治,称“经世致用”或“通经致用”,它是儒士“治国平天下”政治抱负实现的思想体现[2]。史学研究也以“致用”为基本理念,以史为鉴、惩恶劝善。因此,“致用”理念对于治学而言,具有鲜明的传统性、普适性、实践性。

“致用”一词原意是“付诸实用”,即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致用”是指将静态的语文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与此同时,和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相呼应,语文教学中的“致用”还表现为思想与实践、精神与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体现“知行合一”“文道相融”“言语智慧与精神世界同生共长”等诸多特点。具体而言,“致用”理念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价值追求:

(一)聚焦语用——建构更有效的语文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随着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进一步厘清,广大语文教师越来越关注语文课程的“致用”本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教育局、江苏省宜兴市“史玉君名师工作室”先后提出了以“致用”理念观照语文教学的主张,认为语文课程应以言语学习为根,言语实践为径,着力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3]。

基于课标理念的引领,“致用”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聚焦语用”,即“致力于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1)致用为核。“致用”,就是致力于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2)言语为径。言语实践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发展儿童言语智慧的基本策略,也是提升兒童思维品质、丰盈儿童精神世界的重要载体。(3)儿童为本。语文学习应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学习的规律,以儿童的发展为语文学习之本,努力追求言语智慧、思维品质、精神世界的同生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