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闭合入路保留鼻部与传统开放入路鼻整形手术的整形效果对比

2021-11-08徐怀河程俊婷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20期
关键词:小柱整形手术鼻翼

徐怀河,张 哲,程俊婷

(上海时光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上海 232100)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由于心理需求的变化,促使现代整容手术患者日趋增加[1]。近几年来,临床在深入研究鼻解剖的同时促使鼻整形技术不断成熟,在确保手术效果的同时将鼻部重要解剖学结构保留逐步成为了鼻整形外科医生亟待解决的中重要问题。术后鼻子是否自然,且不牺牲鼻部功能是是现代判定鼻整形成功的重要标准[2]。随着外科手术治疗微创化,实施鼻整形治疗的患者对于术后鼻部外观美观度的需求也在提升,保留鼻部重要解剖学结构的鼻整形手术将成为临床外科鼻整形手术的必然趋势[3]。本次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实施鼻整形手术的11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经闭合入路保留鼻部与传统开放入路鼻整形手术的整形效果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实施鼻整形手术的11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并以单双数形式进行分组,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观察组:男性4例,女性51 例,年龄23~54 岁,平均年龄(31.43±4.34)岁。对照组:男性5 例,女性50 例,年龄25~55 岁,平均年龄(31.65±4.51)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首次入院,均为初次接受鼻整形术者;②无手术禁忌症者;③精神、认知正常,能够有效配合治疗;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传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疾病者;②血流动力学不稳者;③合并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入路鼻整形手术治疗,于患者右侧如现下襞部位作一条长度为2cm 的切口,取长度约4cm 第六肋软骨,将其制备成三片面积大小为3cm*1.2cm 的条状软骨片及1.5cm*3cm 腹直肌筋膜备用;而后从鼻小柱作一条倒V 型切口,并向两侧不断延伸,直至鼻翼穹隆部位及外侧角,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进一步分离鼻翼软骨,从内侧脚分离至外侧脚为止;锐性分离鼻中隔膜,将膈软骨尾端充分暴露,从鼻中隔软骨上半部分将双侧黏膜软骨膜分离,并于鼻中隔软骨左右两侧将两条肋软骨缝合、固定,实施鼻中隔延伸移植。在鼻小柱腔内植入长矩形肋软骨,并将作为鼻小柱支撑,缝合并进一步固定上、双侧延伸移植物,移植物下端需要与鼻棘之间保留0.3~0.4 软组织垫。缝合两侧鼻翼软骨穹窿处,使之以双拱形支架的形式植入鼻尖。将倒梯形肋软骨片缝合至肋软骨支架前端,并形成类似于盾牌状的移植物;将直肌筋膜以折叠或是平铺的形式缝合至鼻尖表达点之间,以此来进行帽状移植物。在置入鼻尖支架后,应用骨膜条分离鼻骨表面及上外侧软骨,依据各个患者鼻尖、鼻背具体状况雕刻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于鼻背上放置妥当后将切口缝合。术闭后连接引流管及负压装置,予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则实施经闭合入路保留鼻部治疗,术前将两块面积为3cm*1.2cm 新型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准备妥当留作备用,取长度约2cm*2.5cm 的耳软骨及3.5cm*3cm 耳后筋膜备用;应用11 号刀于患者鼻翼软骨下缘作双侧鼻前庭黏膜切口,并不断向下延伸,直至小柱两侧皮肤与黏膜交界处为止,应用去皮剪刀顺沿着鼻翼软骨表面实施分离,完全分离鼻翼软骨内侧脚外侧脚;应用新型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延长并抬高鼻中隔软骨,并于鼻尖置入耳软骨、筋膜组织(置入方法与对照组无异);在置入鼻尖支架后,顺沿着软骨表面向上分离,分离至鼻骨上端至鼻根,依据各个患者鼻尖、鼻背具体状况,于骨膜下间隙将备用的经雕刻、处理完成后的聚四氟乙烯假体塑形放置妥当,并于假体旁约0.3~0.4cm 部位将固定假体复位缝合,中央韧带断端缝合至鼻尖支架后上部,将切口缝合后。术闭连接引流管及负压装置,予以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手术治疗时间,同时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应用美容效果NSS 评分对两组整形效果进行评估,其中NSS 总分值为10 分,分值越高提示美容效果越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22.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P<0.05 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更少,手术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55 55 tP术中出血量(mL)8.12±2.43 19.87±2.79 23.552 0.000术后引流量(mL)5.54±1.61 12.92±2.45 18.669 0.000手术治疗时间(min)130.21±15.23 186.12±17.01 18.160 0.000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各时间阶段NSS 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NSS 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各时间阶段NSS 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各时间阶段NS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55 55 tP术后3 个月5.45±1.12 3.01±1.22 10.926 0.000术后6 个月6.87±1.24 4.91±1.15 8.595 0.000术后12 个月8.78±0.98 5.01±1.21 17.956 0.000

3 讨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由于人们的审美的变化,促使整形外科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大多数人都可通过整容整形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

鼻端SMAS 组织是较为重要的鼻解剖学结构之一,鼻血管系统位于鼻端SMAS 组织或之上,鼻端SMAS 组织层的保护可以避免术后出现鼻水肿症状,从而预防皮肤坏死。人体面动脉分支主要包括内眦动脉和上唇动脉,两动脉分支的主要作用是为鼻尖供血,内眦动脉主要是通过鼻翼大软骨外侧脚头侧缘从鼻外侧动脉外侧分支,而上唇动脉则主要沿着小柱向外分支,这两支面动脉分支最终于鼻翼软骨头缘汇合,从而形成鼻翼弓。现目前,开放式结构鼻整形术仍为我国鼻整形术的主流术式。该术式的弊端在于手术过程中需在小柱中下段三分之一处作一条横切口,这一切口在一定程度上会损伤小柱动脉血供。另外,术中对鼻组织结构进行广泛解剖还会导致其生理解剖被破坏,所以术中出血现象普遍存在,术后也会伴有程度不一的并发症。大多数鼻整形外科医生都会通过实施开放入路将皮肤、皮下组织与鼻翼软骨分离,而后在经由解剖、切除、缝合,抑或是通过移植肋软骨实施手术治疗。闭合入路则主要是利用较为封闭的方法保留鼻组织结构不受过大的损伤,鼻整形外科医生需要将鼻组织结构视作需尽可能少操作的整体[4]。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见,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更少,手术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提示经闭合入路保留鼻部相对于传统开放入路鼻整形手术而言,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另外,大多数实施开放式鼻腔修补术的患者因为鼻小柱血供不足的情况,常会并发延迟愈合、皮肤切口坏死等症状,闭合入路保留鼻部成形术则是将解剖学研究作为基础的新术式,与传统开放入路鼻整形手术相对比,创伤性更小,并且术中确保小柱动脉的完整性,鼻尖血液供应充足,同时也会避免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从研究结果中我们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提示闭合入路保留鼻部成形术安全性较高。除此之外,对照组术中主要应用传统肋软骨作为延长鼻中隔的软骨,观察组则延长鼻中隔软骨材料则是应用新型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将两组支架吸收情况相比较,新型材料洗手率明显低于肋软骨,新型材料后期效果明显会增强,美容效果更佳。研究中,观察组术后3 个月、6 个月、12 个月NSS 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就证实了这一观点。可见,经闭合入路保留鼻部成形术无论是有效性还是安全性均优于传统开放入路鼻整形手术。

综上所述,经闭合入路保留鼻部治疗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治疗时间,且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加之该术式鼻部外观无明显切口,NSS 评分也相对更高,值得大力推广并加以应用。

猜你喜欢

小柱整形手术鼻翼
鼻翼退缩的研究进展
志向
鼻整形手术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交出去
巴西政府掏钱“帮你美”
新乡:小城失败者
懵懂少年惹性病 较劲的父母毁了两个家
经济衰退带火外科整形业
兄弟情
皮下蒂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