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2021-11-08曹金海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20期
关键词:优良率股骨头置换术

曹金海

(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5)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会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疼痛等症状,是一种由于股骨头供血出现障碍而导致的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还会导致患者残疾[1]。临床上通常使用手术进行治疗,但是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同,安全性也不同。本次研究针对我院74 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开展,分别给予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开展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分别为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此期间选择74 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治疗,并将其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和传统组。研究组有37 例患者,20 例男性,17 例女性,年龄在30~80 岁之间,平均(40.74±6.77)岁;传统组有37 例患者,21 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在31~81 岁之间,平均(40.22±6.45)岁。经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之间具有均衡性,P>0.05,可以比较。纳入标准:①经诊断,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②在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监督下,患者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相关同意协议;③生命体征稳定,在研究期间病历资料完整的患者;④未出现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情况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②不愿意参与研究或未签署同意协议的患者;③存在语言或认知障碍的患者;④生命体征不稳定,在研究期间死亡或转院的患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股骨正位、侧位以及髋关节的X 线等检查,以掌握患者股骨头坏死的具体情况。传统组接受传统的置换术,术中患者需要保持侧卧位,尽可能多地暴露患处,通过摆锯切除股骨颈的残端,再取出股骨头,之后通过髓腔锉将骨髓腔扩大后,取出股骨头,进行记录,选择合适的人工股骨置换后,观察是否有活动性出血,留置引流管,依次闭合创口,给予其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缝合伤口,术毕。

研究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选择气管插管全麻,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至到期取健侧卧位,通过大转子后缘外侧做手术入路,大约10cm 左右,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使股骨颈充分暴露,根据实际情况将坏死的股骨头去除后,同时切断股骨颈,在将骨髓腔扩大后安装适当的股骨头假体。待关节复位后,缝合创口,给予其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缝合伤口,术毕。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选择的量表是Harris 评分,总分为100 分,90 分以上为优,80 分以上为良,70分以上中,69 以下为差。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内容主要有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③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类型主要包括关节脱位、关节周围水肿、神经血管损伤、关节僵硬。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采用的统计学软件是SPSS,版本为26.0,各项手术指标均用(±s表示,行t检验;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均用[n(%)]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 时,研究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各项手术指标之间进行比较,研究组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

2.2 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

研究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出与传统组相比,显著较低,P<0.05。

表1 手术指标(±s)

表1 手术指标(±s)

组别研究组传统组P例数37 37住院时间18.28±5.42 28.94±6.77<0.05手术用时91.71±18.39 126.58±21.74<0.05术中失血量119.49±38.62 262.45±49.33<0.05切口长度8.05±2.03 13.97±3.41<0.05

表2 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

表3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骨关节疾病,发病率较高,且治疗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人体股骨头发生结构的改变,进而出现股骨头塌陷、骨小梁变形等不良病理,患者的关节活动严重受限,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会使患者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不良影响[2-3]。如果患者的病情持续恶化,则患者有可能会丧失活动能力[4]。

临床上主要对股骨头坏死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这是该疾病首选的治疗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清除病灶,还能够促进患者肢体供能的恢复,与传统的置换术相比,不仅操作简单,手术耗费时间短,对患者的伤害也较小,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5]。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后

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切口长度相比于传统组,均明显

较低,P<0.05;前者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相比于传统组,而言明显较高,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者,P<0.05。研究结果提示全全髋关节置管术能够有效优化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还能够有效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这是因为术中用股骨假体进行置换,与人体生理结构相似,更有利于维持关节的稳定,避免了关节脱位的情况;手术操作简便,手术切口小,不会对机体造成加大创伤,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加之假体不会摩擦患者的软骨,因此能够有助于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恢复,尽快恢复了股骨头的血供,从而加快了伤口的愈合速度,及时修复和受损部位,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6-7]。

综上所述,给予股骨头坏死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手术用时短,优化了各项手术指标,降低了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建议在临床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优良率股骨头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应用MRI、CT诊断的价值差异研究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小心醉“死”你的股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