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提高教育质量来促进教育公平

2021-11-07顾明远

新教师 2021年9期
关键词:成才纲要公平

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本来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但是,由于我们现在的教育质量总体还不高,优质教育稀缺,教育发展不均衡,只有部分儿童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所以就出现了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因此,要促进教育公平就要普遍提高教育质量,使人人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要从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入手,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要树立五大观念,即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培养观念。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人成才的观念。树立了人人成才的观念,才谈得上全面发展、终身学习。我国当前教育的一大弊端就是不承认人人成才,从小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似乎一部分能成才,一部分不能成才。相信人人都能成才是教育工作者的第一信念,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思想基础。

提高教育质量,就有一个质量观的问题。什么才是教育的高质量?是不是升学率越高,教育质量就越高?是不是用考试的成绩来衡量教育质量?《规划纲要》中提到,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我们的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是什么?《规划纲要》指出,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用素质教育的标准来衡量、评价教育质量。

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推进素质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又与教育均衡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教育发展不均衡,为了追求优质教育资源,出现了激烈的考试竞争,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这就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不公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不公与教育质量不高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循环结扣。

要解决这个结扣,就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大力改造薄弱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一个错误的观念:似乎現在的名牌学校就是优质教育,不需要改革创新,薄弱学校只要向他们看齐也就可以变成优质教育。事实上,名牌学校和薄弱学校都有改革创新的必要。《规划纲要》中提到“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这些现象在名牌学校和薄弱学校都存在,都需要改革。通过改革创新名牌学校可以真正培养出全面而个性发展的创新人才;通过改革创新薄弱学校可以在质量上实现新的飞跃,不再走旧式名校的老路。

因此,推进素质教育,普遍提高教育质量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

(摘自《绿叶集——顾明远教育随笔(三)》,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猜你喜欢

成才纲要公平
公平对抗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怎样才公平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笨柴兄弟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公平比较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