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烯酰吗啉·氟吡菌胺悬浮剂对 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效研究

2021-11-06崔守东李向阳姜士聚尉莹莹

世界农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霜霉病悬浮剂病斑

崔守东,李向阳,姜士聚,尉莹莹,赵 帅

(1.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316; 2.山东省农药检定所,山东济南250000)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火龙”等,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分布的黄瓜叶部病害[1,2]。黄瓜霜霉病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初发生时,叶背出现水浸状淡黄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并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型黄色斑,发生严重时小病斑汇成大病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的霉层,病叶由下向上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3]。黄瓜霜霉病在温带、热带及亚热带尤其年降雨量大于300 mm地区的露地及保护地黄瓜种植区普遍发生,早期发病防治不及时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产、绝收,是黄瓜高产、稳产的限制条件之一,严重威胁瓜类产业的发展[4,5]。

氟吡菌胺为德国拜耳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苯甲酰胺类杀菌剂,对卵菌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它能使卵菌细胞膜上的类血影蛋白发生由细胞膜到细胞质的离域作用,从而破坏细胞结构,表现杀菌活性[6]。烯酰吗啉(dimethomorph)1993年由壳牌公司首先推向市场,能够抑制卵菌细胞壁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和抗孢子形成活性[7-9]。氟吡菌胺和烯酰吗啉杀菌机理不同,将氟吡菌胺和烯酰吗啉混配加工成具有分散性好、对病原菌抑制活性高、对环境污染小、加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的悬浮剂,并明确其对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对于更好地防治黄瓜霜霉病,延缓病菌对这2种药剂抗性的产生,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生产上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剂种类较多,防治效果参差不齐。因此,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药剂,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通过2种对照药剂与供试药剂的对比试验,对40%烯酰吗啉·氟吡菌胺悬浮剂在黄瓜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评价,为生产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作物和防治对象

试验作物:黄瓜。

防治对象:霜霉病。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青岛即墨高新农业示范基地内正常管理的黄瓜种植棚,土壤为壤土,pH 7.5,有机质含量中等,肥力良好。

试验时间为2020年10月14-28日。

1.3 试验药剂

40%烯酰吗啉·氟吡菌胺悬浮剂(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40%烯酰吗啉悬浮剂(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10%氟吡菌胺悬浮剂(青岛中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4 试验设计和安排

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每个重复小区为20 m2,小区处理随机排列。使用利农16 L喷雾器喷雾施药,叶片正面与背面均匀施药。喷雾时先喷清水对照,每换一种药剂,都用清水反复清洗喷雾器,试验设计见表1。

表1 试验设计

于10月14日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开始施药,间隔7 d,第2次施药。

1.5 调查、记录和测量

1.5.1 调查方法

每小区随机调查10株黄瓜,自上而下调查全部叶片,以每片叶上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来分级。

分级方法: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以下;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以下;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50%以下;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1%以上。

1.5.2 调查时间和次数

共调查2次,分别于1次药后7 d、2次药后7 d调查。

1.5.3 药效计算方法

采用下列公式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并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统计,用Duncan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供试药剂40%烯酰吗啉·氟吡菌胺有效成分用量12、15、18 g/667 m2,第1次药后7 d防效分别为78.71%、83.47%和85.57%,第2次药后7 d防效分别为85.37%、89.27%和94.73%,供试药剂40%烯酰吗啉·氟吡菌胺悬浮剂不同处理间差异极显著;供试药剂有效成分用量12 g/667 m2第1次药后7 d和第2次药后7 d的防效优于对照药剂40%烯酰吗啉有效成分用量15 g/667 m2的防效,差异极显著;与对照药剂10%氟吡菌胺 4.5 g/667 m2相当。供试药剂有效成分用量15~ 18 g/667 m2第1次药后7 d和第2次药后7 d的防效均优于对照药剂40%烯酰吗啉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15 g/667 m2和10%氟吡菌胺4.5 g/667 m2的防效,差异极显著。

表2 40%烯酰吗啉·氟吡菌胺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结果

3 结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40%烯酰吗啉·氟吡菌胺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其各剂量处理2次药后7 d的防效均达到85%以上,烯酰吗啉与氟吡菌胺复配使用,对黄瓜霜霉病菌具有协同防治作用。混配药剂不仅可以提高对病害的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减轻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残留,增加产品的安全性,而且二者的合理混用还能增加作用位点,延缓病原菌对这2种药剂抗性的产生和发展,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因此,烯酰吗啉与氟吡菌胺的混配对黄瓜 霜霉病害的防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巨大的市场潜力。

猜你喜欢

霜霉病悬浮剂病斑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基于OTSU算法的苹果果实病斑图像分割方法
木霉菌T2562及4种化学药剂 防治川西高原莴笋霜霉病试验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套袋对柠檬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葡萄霜霉病抗性与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轻松治愈花斑癣
轻松治癒花斑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