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流行词语的视觉语言转化

2021-11-05刘思艺

百花 2021年7期
关键词:插画设计

刘思艺

摘 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发生了巨大的革新。伴随科技带来的经济模式的巨大变革,思维模式的发展更加不可控。针对网络流行语这种特殊文化现象在视觉设计中的表现,分析其现实意义,探讨多样的视觉表现语言,并结合插画设计进行具体的应用表达,其目的是通过网络流行语的视觉语言转化,增加大众对其进一步的解读与理解,并引起观者对当前网络文化环境的思考。通过自身对诺曼情感化三个层面的理解使其与插画设计相结合,增加部分交互语言形式,进一步拓展抽象主题的视觉语言转化形式。

关键词:网络流行词语;设计转化;插画设计

一、网络流行文化下的从众心理体现

在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每一种信息的背后都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念,是非对错在多方利益的引导下难以分辨,信息的全貌也往往没有被展现。这时,从众心理和行为应运而生,例如: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平台,人们在浏览过程中对信息的获取多数来源于微博官方账号的信息发布,而对这些信息的判断与识别则更多跟从于部分“大V”的观点。在这种逐渐滋生的从众心理的影响下,网络易于传播的特点也影响了许多新型传播形式的出现,对于公众而言,获取信息与认知信息的渠道则更为简单化,所以公众在认知信息的程度上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二、网络流行词语的含义与内容

(一)网络流行词语的含义及内容

网络流行词语是指在网络文化迅速发展的数字化大背景下,在特定网络文化氛围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含义的网络词汇,其多是由日常传统的词语进行形变、音变、意变所得。网络流行词语总是伴随着一段时间内的流行文化背景,借助快速传播的网络媒介,达到在短时间内为大多数人熟知的效果。具有时效性强、流通广泛、接受面广、使用频率高的特点。

盘点2019年网络流行词语,有以短视频段子或口头禅被人们熟知的,例如臭弟弟、奥利给、可、害等;有流行节目或流行歌曲广为人知后出现的,例如C位、带节奏、锁cp、转发这条锦鲤、凉凉等;更有当红焦点人物衍生出来的,例如村花、OMG、买它等。另外,以“柠檬精”“酸菜鱼”“绿茶”“双标狗”“上分狗”“鸽子精”为代表的词语,体现了人们对身外事所描述出的中性词汇向着对自身及他人行为总结出的贬义词汇的转变,并在运用过程中,以拟人的手法进行娱乐化表达。

(二)网络流行词语形象设计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当前网络流行词语的释义及其背后的行为逻辑的分析,充分了解并深挖其背后的特定人群的心理状态及共通的情绪,营造特定场景,设计特定形象,通过更为直观的视觉语言对观者进行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引导人们对当前网络环境背后所掩盖的社会文化现象及公众共有的心理状态进行反思。例如,2015年11月17日,《牛津词典》首次将当年年度词语颁布给了一个表情符号——“Face with Tears of Joy”,即网络常用表情“笑cry”的小黄脸,这个表情是栗田穣崇根据网络上一种“哭笑不得”的文化潮流创作出来的,这个表情受到广大网民欢迎的大部分原因则是其在本质上反映了当前网络文化背后广大年轻网民自嘲的精神与心理状态。这个案例的成功恰恰是对人们心理状态共性的捕捉并对其进行解构与图像语言表达后对其语言表意缺陷的弥补,故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颇受人们欢迎。由于其结合当前社会流行文化及社会流行事件,在网友的思维中更容易留下深刻的记忆点。

三、网络词语抽象形象在插画设计中的

具体体现

(一)网络流行词语在插画设计中的形象转化

David Read Johnson曾经说:“要传达思想及观念,语言是最好的手段,而要传达情感,绘画则是最好的方法。”图像作为最直观的视觉载体,在信息传达的过程中往往最为直接且联想空间更广。网络流行词语往往是以简单的短词句表达其背后的故事及抽象概念。艺术自身就是一种图形创作。并不是所有的决定因素或特征都已经实现,其中一些是潜在的。在对网络流行词语进行插画创作的过程中,对参与者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自我”,它强调一种切身体验的代入感。在创作与欣赏的过程中,都需要创作者与参与者同其自身理解与经验相结合,而在插画创作的过程中,每个形态都在表达想法,每个线条都在反映心态,任何视觉要素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网络流行词语插画设计的视觉认知分析

本文选取“酸菜鱼”“柠檬精”“双标狗”“鸽子精”等被大众从自身情绪出发进行总结的网络流行词语,进行插画设计,通过设定特有的时间故事背景,结合网络流行词语的特殊含义进行形象设计,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手法对其进行绘制,并通过色彩、构图、线条等多方面要素对网络流行词语的插画设计进行视觉认知分析。

色彩往往通过对视觉的刺激,从而对心理产生影响。深色物体让人感觉很重,浅色物体会让人感觉很轻;冷色让人感到严肃与焦虑,暖色则会更加温暖和轻松。不同纯度与明度的色彩都会对视觉产生不同效果的刺激作用,纯度更高、对比更强烈的画面往往在第一视觉上更抓人眼球,但也会使画面显得更加焦虑紧张。在对网络流行词语的插画设计中,由于设定的特殊背景为网络时代下的未来世界,整体风格基调偏未来主义。以“酸菜鱼”的形象设计为例,在颜色的选取上,其背景的颜色选用了纯度较高、亮度较低的钴蓝色,辅之以暗紫色进行背景纹理的处理,使整体画面的基调偏未来感与科技感。也很好地将背景的色彩沉淀在画面最后面,更适合突出主体形象。

构图和情感在画面中的表达有着直接的关系,主观的情感状态是通过客观的可视化元素传递出来的。在创作中,以场景版“酸菜鱼”的画面构图为例,由于“酸菜鱼”背后体现的是当代年轻人缺乏自信、间接性颓废的心理状态,故而在画面构图中采用竖构图的形式,将场景拟定在“破旧”的未来网络化厨房中。由前至后,由倾斜式家具置于前方并逐渐将场景向后推进,使观者产生一种“走进”的代入感。随着视线转移至右侧光线的透窗而入,最终以主体形象“酸菜鱼”黯淡颓废的状态吸引视线并点明主题。而在其左上角餐具的凌乱细节更突显出整体环境的颓废之色。整个画面呈现三角形的构图,画面布局稳定且搭配色彩的使用突显层次感,使观者在欣赏过程中具有代入状态,从而体会到情感的共鸣与自我情感经验的出现。

四、结 语

伴隨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网络流行词语逐渐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其诙谐的语言形式,已经同口头通俗用语一样成为生活用语的一部分。它的来源是依托于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被高速传播的时事热点、公众人物、流行文化等。本文从网络流行词语的含义及内容出发,分析其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资料收集及调查研究提出针对其视觉转化的创作要素建议。由于当前使用网络交流的人群大多为年轻人群,伴随着巨大的社会生活压力,其心理状态也必然受到影响。插画艺术作为影响情绪的一种形式,更易将网络流行词语背后的网络文化传递开来。本文以“酸菜鱼”等网络流行词语为例,对其进行插画形式的视觉语言转化,分析其画面组成因素及构成形式,以此研究对此类网络流行词语进行更具吸引力的视觉转化的呈现方式。

参考文献

[1] 雷德侯著,党晟译.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三联书店,2012.

[2] 李倩.治愈系插画研究.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

[3] 艾伦·梅尔.插画视觉语言.浙江摄影出版社,2018.

[4] 赵玲,张静.微博用户的从众行为特性与影响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

[5] 许礼贤,刘永清,张昊.文字设计在中国.三度出版有限公司,2019.

[6] Darrel,Ress著,赵东蕾译.如何成为一名插画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

[7] 高桥善丸著.字体怡人.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8] 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9] 朴相姬,李智善.去伦敦上插画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3.

[10] 王慧萍.怪物考.湖北美术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插画设计
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
侗族传统文化符号在插画设计中的运用
插画设计中的材料在书籍装帧中的艺术表现
中国元素在现代插画中的应用研究
艺术设计学科插画设计教学研究
山西剪纸艺术的运用研究
基于“情绪记忆”的茶社插画和灯具设计研究
《剑侠情缘网络版叁》同人插画设计调研分析
动漫插画设计中水彩技法的应用
浅谈视觉习惯在插画设计应用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