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市场文创视角下汴绣文创产品研发的创新设计研究

2021-11-04宋磊王蕊李子晗

西部皮革 2021年18期
关键词:绣品刺绣文创

宋磊,王蕊,李子晗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91)

1 汴绣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1 汴绣的发展历程

汴绣,起源于宋代的开封,在当时手工业作为北宋的经济产业支柱发展繁荣,汴绣作为手工业的一个优秀代表也发展迅速。开封作为北宋的国都,被称作“汴梁”或“汴京”,因此这种刺绣便被称为“汴绣”。汴绣历史悠久,以绣工精致、针法细密,图案严谨、格调高雅、色彩秀丽著称,并与苏绣,湘绣、粵绣、蜀绣一起合称为“中国五大名绣”。

北宋初年,宋军开始发动出击,消灭了较多割据一方的势力。战时在平定后蜀时,俘虏了锦工200 人,于是朝廷就于京师东京(今开封)设立了绫锦院,由这些锦工来进行生产。后来,朝廷又不断选聘全国的优秀的刺绣工匠,这些优秀匠人大部分都来自中国古代的丝织业发达地区。由于他们的努力,为东京的丝织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绫锦院也得以迅速发展。随着绫锦院规模和人数日益的扩大和增长,到太宗末年时,已经发展成了手工业作坊。皇室对刺绣的喜爱也极大促进了民间刺绣工艺的发展。

北宋崇宁四年(1105 年),为了适应刺绣发展的需要和满足皇室达贵对绣品的需求,朝廷在开封成立了一所专门教授刺绣的学校——文绣院。文绣院成立之后,聚集了全国各地优秀的绣工匠人,从而极大促进了当时中国刺绣工艺的交流融合,使得宋代刺绣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局面,汴绣的水平和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宋徽宗时期,大力发展刺绣工艺,文绣院开设了绣画专科,主要分为山水、楼阁、人物、花鸟等几大绣画,并且奖励具备优秀刺绣技术的工匠,并设有考试选拔的绣品生产培训和管理制度。宋室南迁之后,大批优秀的汴绣工匠也逐渐往南迁移,随着北宋政权的灭亡,加上常年的战争和兵荒马乱,汴绣开始衰败。

新中国成立初期,沉寂了八百多年的汴绣开始在民间流传,但仅以日用品和欣赏品的绣品为主。为了继承宋代汴绣的传统工艺,政府大力支持,当地手工艺人齐心协力,汴绣又重新开始发展壮大。汴绣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创新了针法、题材和构图等等,获得了新的发展。

1.2 汴绣的市场现状

开封市内的各大景区和人流量大的商业街周围通常分布着各种汴绣产品经营店,如大相国寺以及书店街、清明上河园附近分布较为密集。其销售对象以游客为主,交易成功率会随着景点人流量而变化。处于景区附近的汴绣经营户的规模一般较小,经营的商品不局限于汴绣绣品,售卖商品种类十分丰富,并且质量层次不齐。汴绣做工精细、色彩秀丽、观赏价值高,成为代表开封最具艺术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但纯手工的精制绣品销路却不佳,这是因为游客大多都是以猎奇的心态或是以价廉优先的原则进行购买。由于部分原料都是从外地采购,导致纯手工汴绣成本较高,于是部分商家另辟蹊径,只为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还有一些商家将大批量生产的机绣绣品冒充手绣绣品售卖,或从苏州农村购买大量廉价的绣品。手绣绣品是机绣绣品所无法超越的。虽然机绣绣品在表面看起来和手绣绣品的差别不大,但劣质绣品通常存在色彩过渡不自然、人物神情呆滞等问题,而这样以机绣代替手绣、以他绣冒充汴绣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汴绣的艺术特色及品牌认知,阻碍了汴绣的可持续发展[1]。

2 现有市场下的传统汴绣

2.1 文创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在不断扩大,而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带来的满足,从而极大地刺激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开始个性化特征,从而涌现出大量的为满足用户需求的文创活动集中区,如修建博物馆文创艺术馆等等。文创产业开始重视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通过不断创新好的体验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用户,从用户需求和市场需求出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和发展,发掘一些具有本土化特征的传统工艺,成为现今文化产品发展的新趋势。

当下文创产品市场中以故宫文创为代表,在目前文创市场非常受欢迎。例如一款为某快销品牌店联名设计的故宫香氛灯,作为中国故宫文化的产品,使宫廷的威严成为塑造整个产品气质的核心。袅袅升起的香薰烟气,配合着布满养心殿窗花纹理的巨大“屏风”如孔雀开屏一般向四周发散出强烈的信号,似乎在缓缓地诉说着千年前这扇门后发生的皇宫历史。越来越多的故宫文创周边,如小挂件、餐具、手机壳、办公用品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掀起文创产品的热潮。在我国文创衍生品进入了新的市场环境,将传统地域文化特色与时尚潮流文化元素相结合衍生出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同时还具有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

2.2 汴绣发展迎来新面貌

随着大数据科技化不断地在文创产业中的应用,汴绣文化的传播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的范畴,也赋予了汴绣传统手工艺文化新的活力,突破传统文化展现形式,以多元化、多元素的新面貌,为文创发展构筑了新空间,催生出新的产品表现形式。随着汴绣文化需求的更加细致化、个性化,汴绣传统文化的发展逐步跃升为创新、规模、集约、科技的文创新经济产业,以个性文化为特色的文化载体将会逐步增多。未来,它们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具有更广泛的传播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3 汴绣文创产品研发的创新设计研究

3.1 打破传统思维,让汴绣文创更具实用性

虽然现在汴绣的技艺有很大的提高和创新,汴绣的发展不仅面临着产品形式单一、图案雷同、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同样还受到市场经济和高科技的挑战。局限于手工绣制远远满足不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并且汴绣脱离了原来的文化语境和使用场景使其与现代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吸引高校艺术设计人才,突破传统界限对汴绣产品进行创新设计,使汴绣缩短距离进入新的领域,不断往行业内部注入新鲜血液,让汴绣在坚持传统文化的本质上还保留自己的文化独特性,扬长避短,将汴绣重新赋予使用场景和文化意义,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样才能让汴绣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融入现代社会。

3.2 丰富载体形式,使汴绣融入生活

从汴绣的历史发展来看,汴绣最初的发展是作为传统手工艺品,成为当地农妇的基本经济来源,逐渐又作为商品在手工业经济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后来随之出现的民间绣坊大大提高了汴绣的使用范围,被引入皇室,得到统治阶级和达官贵族的喜爱。七朝古都开封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同样作为一个旅游亮点,汴绣的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打开了国内市场,并作为高端礼品等形式生产,如西方名画装饰画、古代著作等高端的手工艺品,但种类和题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汴绣需要打开更大的消费市场,顺应当地潮流发展,拓宽消费者人群。积极开发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所需品。例如当下风靡全国的十字绣,有卡包、钥匙链、靠枕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3.3 创新形式和内容,强调文化内涵,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对于发展汴绣在发展保护的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和初衷背道而驰,要运用符合汴绣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对汴绣进行创新设计。对视觉符号元素精确提炼,从而在观感上达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在汴绣的创新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以下基本设计原则展开。

首先,立意丰富。通过汴绣手工艺人运用大量经典的历史名画,在汴绣作品上融入新的针法和艺术想象,传达汴绣新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表达,充分地诠释独具特色的开封地域文化。但由于现代市场信息流通十分迅速,放眼整个刺绣市场绣品大同小异,题材图案几乎一样,大部分是古代传统书画题材,连针法也十分相近,不同绣种之间几乎没有差异性,更无特色可言。汴绣要通过把之前过于具象的图案造型进行简洁化、抽象化处理,达到与现代创新设计方法结合的目的。汴绣想要脱颖而出,提炼传统汴绣的独特元素进行继承和发展,就必须要从汴绣在选材、结构特点、形象、主题上的突出特点进行深入了解总结。新的立意与提炼的设计手法结合,定会碰撞出新的火花,使汴绣焕然一新[2]。

其次,载体多样。汴绣以更多方式的展现,与多种材料、多种载体的结合更能扩展出更大的市场,新的载体如丝巾、笔记本(如图1 所示)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更能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商品的多样性也给顾客提供了更大的选择购买空间,能够有效提升成交率。所以生活类文创产品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美观度,传达开封的人文特色与悠久历史,也要迎合当代人对实用性的追求,更是让产品背后的汴绣文化内涵融入生活中。

图1 汴绣文创产品

最后,以人为本。在对汴绣进行创新设计的同时要时刻牢记对汴绣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汴绣的初衷,不能让汴绣沦落为廉价的刺绣品,失去了自身的非遗文化价值。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可以让用户通过DIY,享受汴绣文化带来的喜悦和满足感,使其既能认知和了解汴绣的技法和针法,也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汴绣作品,提高人们对于开封汴绣的兴趣,充分利用开封旅游资源,让汴绣和旅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 结语

汴绣不仅是中华民族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作为一张代表开封传统非遗文化的名片。让汴绣融入百姓生活,通过汴绣文创产品去了解开封的地域文化。同时,还需要汴绣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不仅注重题材和工艺上的创新思考,还要注重汴绣文创产品的经营模式,扩展创新表现形式,从而让汴绣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以实际行动去了解热爱汴绣,使汴绣融入中原文化,融入大众生活,提高汴绣知名度,展现出汴绣独特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绣品刺绣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浅谈绣品中的戏曲文化
传承非遗汉绣绘出美好生活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Hong'an Embroidery: A Dance of Needles and Threads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清新唯美的刺绣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