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老化卧室智能家居产品设计研究

2021-11-04周元培张嘉怡罗婷郭飞越

西部皮革 2021年18期
关键词:衣柜家居智能家居

周元培,张嘉怡,罗婷,郭飞越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往的卧室家居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老人,怎样给老年人更加舒适以及智能的生活服务成了大家思考的问题。实际上,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设计去解决,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为了满足老年人对智能化家居产品的需求,首先需了解老人随着年龄变化,生理和心理发生的变化,以此作为依据设计互联网模式下适老化智能家居产品。

1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分析

1.1 生理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是无可避免会发生的,衰老随之伴随的是身体的每况愈下,例如:感知机能的退化、神经机能的衰退、行动能力的直线下降。

视觉、嗅觉、听觉退化是感知功能退化的主要表现,耳鸣和其他眼部疾病以及对气味、光感的敏锐度,对颜色和形状的辨识度都会有所下降。由于身体骨骼灵活度的降低,甚至出现驼背、身体幅度缩减这些自然的老化,力量的减弱、骨钙的缺失,导致做弯腰、抬腿等稍大幅度的动作都会有困难。

大脑神经的衰退导致老人的记忆力下降,常常会丢三落四或者忘记做某些事情,认知能力变差、反应变慢,做事也会变得迟钝。

1.2 心理变化

1.2.1 孤独感

当老年人步入退休生活以后,突然从忙绿的工作生活进入到闲适的养老生活,生活方式上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同时也减少了社交活动,生活变得乏闷无趣;而与此同时大部分子女都忙于工作或在外奔波,老人大部分时间都居于家中,容易缺少子女的关怀、与子女的沟通;加之心灵的空虚和寂寞以及对子女的思念,容易产生孤独感、失落感,觉得自己是社会、子女的负担[1]。

1.2.2 抑郁情绪

老年人常常想起以往的人和事物,特别是已逝去的人,由此联想到衰老和死亡,而发出感叹,情感也变得十分脆弱,退休生活以及居住环境的单调性,无法给老人新鲜感,也会让老人产生压抑感,觉得生活十分乏味,这些都会让老人产生抑郁的心理。

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是相互影响的,身体机能的下降会导致生活的不便,从而引起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而这就需要给老人以归属感,通过智能家居增添老人生活的乐趣,促进他们与家的交互,降低老年人居家的孤独感以及扫除其独自生活的障碍,给予他们爱和关怀,满足这一情感上的需求,由此提高养老生活的质量和对生活的热情,形成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2 适老性家居产品设计原则

2.1 安全原则

老年人的身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得变得无力、不灵活,容易出现摔倒、扶不稳、站不住等现象,同时老年人记忆力也会随之下降,经常会出现忘记关电源、燃气等情况,这些是会导致危险发生的事情,所以应当把老年人的居住空间的安全放在首位。适老性家居的安全原则,首先是要保证其防摔、防滑、防磕碰以及具有提示等等的基本功能,对室内布局及家具进行改良,使其保证老年人的居住安全。

2.2 通用性原则

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适老性家居设计,应当在满足老年人群的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兼顾其他人群的需要,最大限度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便利。目前,智能化技术已开始渐渐地进入适老性家居中,老年人接受这些新产品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时间等,易产生排斥心理。所以,设计时需多站在老年人群的视角加以考量,避免操作复杂,遵循通用性的适老性原则,既要容易使用、维护,又要省力、便利[2]。

2.3 舒适原则

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就应保证老年人在居住环境中能感受舒适。舒适包括视觉舒适以及使用舒适,视觉舒适要求老年人居住空间中的装修、家居、电器其色彩、风格和摆放等合老年人的审美需求以及心理需求,使老年人能有愉悦的心情生活其中。老年人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其居住环境要符合人机工程学且人性化,才能够让老年人拥有舒适的主观体验。

3 适老性家居产品设计要点

3.1 智能化设计

适老性设计即是要坚持“以老年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对于设计师来说,要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考虑当前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心理特征和行动的特点。在互联网模式下的居家养老,应该通过智能家居给老人增添生活的乐趣,促进他们与家进行交互,使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乐[3]。

3.2 人因工程学方面

数据显示,从30 岁到90 岁,男生身高平均降低2.25%,女性降低2.5%,缩减最大时可达6%,所以,要根据老年人的特殊人体尺寸去设计家具的高度。老年人的卧室家居有椅子、桌子、衣柜、床等等,这些都是老年人使用频率较高的产品,都应考虑老人的身体状况。

3.2.1 桌椅适老性设计要点

考虑老年人在使用时候的需要,高椅背部提供颈椎、腰部、背部这三个部位支撑,舒适的程度最高。桌子的设计中,应该相对高一些,尤其是站着去放东西不用弯腰最佳,还要做到处理圆角,单人座椅和桌子应选择轻便材料,这样老人就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挪动,更方便[1]。

3.2.2 衣柜适老性设计要点

如图1 衣柜布局图所示,老人卧室衣柜的尺寸在设计中要考虑到使用的方便性,衣柜高度在650mm 以下,一般设计为放小件的物品。如图2 衣柜灯饰图,柜子里装全自动感应灯带,因为老年人视力不好,这样更方便老年人找东西[1]。

图1 衣柜布局图

图2 衣柜灯饰图

国家规定床的宽度尺寸范围为720mm-1200mm,单人床宽度范围为1350mm-1800mm,而双层床宽度范围为720mm-1000mm。针对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来看,上下床会有困难,床铺的高度设计不适宜太高或者太低,床的高度控制在340mm 以内。设计为具有可调节功能的床,有助起器,从细节设计着手,辅助老人起身[1]。

3.2.3 通用设计

人间工学会提案对通用设计的定义是,拥有多种多样的信息用户,为其提供具有公平性的产品、环境、服务等设计。所以通用设计可以总结为要遵循这几个原则:公平性、自由性、单纯性、明确性、安全性、持续性、空间性。智能化家居图,当我们在设计互联网模式下的智能家居的时候,应当考虑大范围的使用人群和使用环境[4]。

3.2.4 互联网智能设计

图3 智能光影提醒仪

图4 智能床垫

互联网智能化模式能给老人带来很多便利,老年人腿手不利,智能管家可帮老人实行。智能化控制空气温湿度,维持健康,减少老人的疾病复发的可能。老年人健忘症发作,安全和防灾警报预先提醒,帮忙解决居家问题。透过红外线无限侦测技术,将侦测感应器装于门窗上,若发现有外力闯入出现异常讯号,中控中心就会派出人员确认,屋主在外也能即时获得讯息。卧室里装上智能照护服务,独居老人有问题出现也能通过感应互联网传送到儿女手机[5]。

4 实际应用案例

4.1 智能光影提醒仪

整个产品造型简约、大方。主体为圆柱形,上面隔开的部分为散热口;最下面的部分为射影头,开启和关闭方式简易,而且不占空间。整体的配色为灰白色。

使用时,将其安装在天花板上,提醒仪开启时,射影头会缓缓弹出一头,并且能够360 度平行旋转。该产品就是利用现代智能技术、交互功能,做成一个投影提醒仪。子女可通过手机App,远程操控写下老人将要做的事情或者老人自己提前将要做的事情提前录入,那么之后提醒仪将在固定的时间内,通过投射出来文字、影像以及语音播报的方式,提醒老人。

它最大的特点是与灯光进行了联动。夜晚,当提醒仪自动开启投射时,灯光也会随着自动关闭,这样就不必再起身关灯。而当它关闭时,灯光也会自动开启。

4.2 智能床垫

使用红木与软包的结合,造型大方、朴素;颜色偏深沉,符合老年人的审美。将床垫放在床上就能开始使用,安装方便又节省空间;使用电动遥控或者手机App,即可对床垫进行控制。

该产品就是利用现代智能技术、交互功能,将床功能化,满足您在床上的不同需求。有助起、起背、按摩、阅读、观影、打鼾干预模式,多重功能,满足老人的日常需求。夜晚,还可以自动检测您的睡眠质量,并将检测报告发送至手机。

该产品在外形上,根据老年人的喜好进行了更改。而且节省了空间,将床功能化以解决老年人的不便、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4.3 智能衣柜

整个产品方圆结合,主体为长方体,左右两侧为储物柜,中间为展示柜。衣柜上层有电动衣架,下层带保险箱,有辅助灯光照明。

通过对老年人生理与心理需求的研究对衣柜的空间布局进行设计。辅助灯光照明方便老年人寻找衣柜中的物品。按使用习惯和使用时间进行布局,下层设有保险柜中间柜格,上层为电动晾衣杆。

图5 所示根据对老年人生活习惯的研究重新设计布局衣柜,一次性解决了照明、保密,以及因身体老化带来不便的问题。图6 所示为智能衣柜、智能床垫与智能光影提醒仪结合在一起的室内场景设计图。

图5 智能衣柜

图6 室内场景设计图

5 结语

在居家养老的环境下,为了给老年人用户群体构建一个安全、舒适并让儿女放心的居家环境,展开了对适老性家居产品的相关研究和设计。适老性家居产品,应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设计具有安全性、通用性、舒适性的产品,结合在互联网模式下的智能化设计、人机工程学、通用设计等理论,使用合理的产品尺寸,注重产品造型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结合设计,融入智能。为老年人创造具备安全性、智能性、便利性的家居环境,提升居家养老环境质量。本文还展开了相关实际应用智能家居产品设计,通过监测技术让儿女对老人实时进行关怀、监督,有效解决老人养老住所的安全问题,为老人提供了便利。

猜你喜欢

衣柜家居智能家居
衣柜的真相
打造日常家居“氛围感”
基于PLC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
台北家居
基于Zigbee的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这个行李箱里面,藏了一个衣柜!
街头风格“入侵”衣柜
关于智能家居真正需求的探讨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
智能家居更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