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画中“五墨六彩”技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2021-11-04周梦姝

西部皮革 2021年18期
关键词:国画水墨服装设计

周梦姝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0)

1 “五墨六彩”的艺术呈现

中国画是以丹青(赋彩)与水墨两大体系构筑起来的。有“五墨、六彩”之说,绘事还是以墨彩为宗。水墨画的色彩层次:五墨: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中国画技法名:“六彩”,是指墨的六彩,即黑、白、浓、淡、干、湿。

中国画的色彩观是“天人合一”的色彩观:随类赋彩色彩相和,以情赋色,以意造色,重视和谐与自由。“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自然万物包罗其中,它不仅可以昭示色彩中的黑和白,更可概括万物之色,色彩的美感往往需要通过对比而产生,古代青山白黛,都能以墨绘出,重要的是它的色彩中有对比,有深浅变化,有层次递进。因为色彩之美很大程度通过对比呈现,明与暗、冷与暖、轻与重、前与后、鲜明与淡雅,而水墨之色的对比就在同一种色相的淡雅中酝酿出了冷与暖、轻与薄的对比,它会有主色的运用把握,也会有辅色的相辅相承,所以会呈现在一个很整体统一的环境中,看上去充满和谐、灵动之美。总体而言,中国画的色彩受水墨的影响,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是趋于淡雅之下的一种色彩观,而这种色彩观表现在服装上,就是一种高洁而纤尘不染的清高姿态,即使融入了更多色彩的共同描绘,最后呈现出来的也是一种“绚丽之极,归于平淡”的恬静淡雅,你不会把目光投射在更缤纷的色彩上,你甚至会觉得这些色彩都成了墨色,各自包容彼此,最后一泻千里,挥洒惊人的震撼。

2 “五墨六彩”的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展示

2.1 与无彩色系服装的融通

相对于服装色彩的丰富绚丽,中国画的色彩可能要显得相对单调一点,但却别有一番艺术情趣。简单来说,中国画中的水墨色彩,从呈现的表达形式上看,对应色彩中的无彩色系,而无彩色系黑、白、灰恰巧与服装设计中的经典色调黑、白、灰相呼应,黑、白、灰虽然没有有彩色系般绚丽多彩,但是其不同明度组合出来的丰富层次却是很多斑斓色彩的情怀归处。就像水墨画纯粹用水和墨的调和来营造氛围,墨与水的融合,使墨被赋予了六彩,黑、白、浓、淡、干、湿,就凭这六种色彩,墨可以演绎出非常美妙的层次变化,它可以画花,可以画鸟,可以画水,其实墨色是变化无穷的,在墨色的灵动交替中,观者可以清楚感知创作者所呈现的艺术形象,那种层次性的变化是非常微妙的,也是非常具有艺术韵味的,它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可以在同一种色相氛围中体现服装的体积感、造型感、层次感,是非常美好的一次转换,这是多种色彩同时运用无法达到的一种空灵境界。黑、白、灰的使用是服装设计中相对比较安全的,它不会轻易破坏服装的连续性与款式美,免去了破坏性冲突在服装设计中带来的危险。与水墨画中“计白当黑”的朴素形象不谋而合。

2.2 与服装层次的碰撞

“五墨六彩”除了在服装黑白色彩运用中的表现,其艺术呈现还有更广阔的意用空间。国画艺术的“五墨六彩”吸收了线条艺术的虚空变化,它是多变的、流淌的,服装设计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吸收了其百变精髓。古有服装是歌舞之说,确是这样,因为它处处充满了韵律,单从色彩本身的色相、明度、纯度三个方面的性质,就能时刻看到其不规则的跳动音符和变化无常的形影交错,这份斑斓的交错里,有“五墨六彩”最神奇的演绎:多情的、惆怅的、善变的、柔软的……都能被折射成最美丽的花纹图案,有层次地镌刻在服装之上,演绎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和一支支曼妙的舞蹈。“五墨六彩”的运用范畴太多,形式也非常多样化,但最终,它都能帮你指引一种美的形式演绎,运用在不同的形式造型里,不同感官的色彩里,带来充满层次的、唯美的感官震撼。

2.3 与服装意境的交融

“五墨六彩”是与国画艺术的造型艺术、线条艺术、留白艺术、色彩艺术、空间艺术一体的,它的铺就处处能体现服装设计结合国画艺术在造型、线条、留白、色彩、空间上的运用。

中国画的水墨艺术非常多变,它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也不可思议地美化着服装,美化着饰品,美化着生活,“五墨六彩”在服饰设计中的绵延性与独特美无处不在。水墨画是气和韵的艺术,服装设计亦被称为“行走的艺术”,既要实用性,也要艺术性,同样离不开气韵并举的生动。通过色彩、线条、轮廓等多元素的结合,营造出层次丰厚的气韵,从而生出“象”,结合水墨之势,“象”与“意”的顾盼,表现了创作者力求创造出一种强烈的个性意识与画家创造的艺术灵境相契合,有感受、有情感共鸣的作品,带给观众无尽的想象。

2.3.1 低调服装,惊艳了岁月

中国画的水墨元素在服装设计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水墨具有很强的的可塑性和多元的表现风格。

中国的女演员们更是把传统的水墨“穿”到了国际服装表演舞台上。李冰冰在2009 年釜山国际电影节上也是以中国水墨长裙亮相,以“衣”为载体,以“水墨”为灵魂,打造出“中国名片”,水墨荷花图非常不可思议地美化了服装的意境,李冰冰还阐述了服装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中国文化白色画卷中行云流水的泼墨山水是中国人博爱的情怀体现(见图1)。

图1 “五墨六彩”在服装中的运用

随着近两年“国潮”回归,很多设计师品牌重拾水墨元素,在服装上创设出很多别具一格的中国“源”素,来实现水墨画的大气雅致之美,在面料方面用简单朴实的棉麻等材质获得自然原始的苍穹之美。很多品牌设计作品中,都或多或少体现出国画艺术中“五墨六彩”的内涵文化,延绵到空间的悠远、线条的朴素、色彩的变化、造型的布局、意境的空灵等方面。

2.3.2 服饰延伸,魅力起舞

饰品能美化服装,更能张扬魅惑。中国风的头巾、围巾经常被水墨晕染,展现古韵女子的优雅韵味,现代饰品设计中,也开始大量运用国画艺术中“五墨六彩”来美化设计,古韵的手镯是“画”与“化”的结合,飘逸的头巾是“六彩”的铺层,更有巧妙的留白,饰品中的设计更注重色彩结合造型的艺术呈现,诸如兰花形状的珠花、待放系列的胸花都是被国画艺术感染的一份渗透性的创造。

“五墨六彩”,更多强调水和墨的艺术,体现的是一种自然之美和大象无形之意,现在在很多包袋的设计上,面料的运用和图案的表现都能看见“五墨六彩”的身影,如中国风的包袋设计就多采用棉麻材质的面料,因为这种材质更趋近大自然的温润,色彩的塑造中自然流露国画艺术强调“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的文化理念,其图案设计多以花卉为主,其中又以荷花居多,因为荷花图案本身在国画中就是墨与线的完美组合。大片的荷叶用厚重的墨色挥就,其中不乏墨彩的变化,高洁的荷花又用细腻的线条写意,其中又赋予色彩的渲染,其意境的美妙不言而喻。当然,很多包的设计在布局上也颇具匠心,巧妙的留白也使包的设计多了一份随意空间。

3 “五墨六彩”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3.1 制作工艺的创新

现今科技发达,水墨画的应用不仅仅通过传统的手绘手法实现,还可以通过各种工艺手段来达成,例如用数码印花、织绣、扎染、面料再造等手法完成,许多机器和新技术的开发已经实现了水墨画在服装上的快速呈现和视觉美感的多重认同,日本立体纺织品印染技术、激光绣花、3D 印染技术、蚕丝织物防印印花技术等,这些现代科技的应用使服装面料呈现更多的朦胧意象之美,既有水墨交融的沉淀感,又充满灵动流畅的时尚个性,让国画艺术在服装上的呈现更多元化,图案更清晰、更有趣、更富有张力,并且很成功地结合服装面料本身的材质,续写新的画面感受,其肌理、纹饰、色彩都能很成功地表现出来。在原有美感的基础上,更有因机器本身科学技术带来的现代感,而且能大批量生产,这给服装设计带来了新的福音,许多服装设计师结合印染技术,设计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给大家带来不少视觉饕餮。而服装设计本身的一些材质、元素也因为科技和国画艺术的融入而得到了许多创新。

3.2 服装面料设计对“五墨六彩”的借鉴创新

在服装设计中,正确运用服装材质是服装设计成功的诀窍,面料是服装的生命载体,面料的不同选择可以使服装呈现出不同的感觉:摇曳的、硬挺的、柔软的、垂顺的、丝滑的……就像国画艺术线条所呈现的轻、重、缓、急。服装面料的许多设计中,也充分吸取了国画艺术的特点。宣纸的渗性,毛笔的尖锥,使得笔锋无穷变化,产生奇妙的效果,同时形成了各种效法和描法、画法和笔法。在服装设计中的服装工艺处理方面亦可借鉴中国画的线描手法和渲染技法等特点,如:采用传统的刺绣、手绘、蜡染、扎染等手法,在本色面料上进行贴、缝、绣,增加相同或不同的材料,扩大服装的内容,达到一种自然天成的奇特效果。还有一些其他匠心独运的面料工艺手法,如对面料进行抽纱处理,使其表面呈不完整、无规律的通透不一的特点,密实的结构与疏松的交错,肌肤的若隐若现,醉人心扉,形成虚实对比,不可思议地美化墨彩的虚实关系,形成朦胧意象的美[1]。

4 结语

多元化的设计是现代社会给予的包容。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国画艺术作为民族最古老的一种画种,博大精深,而“五墨六彩”作为其中的一种艺术形式,蕴含的美学造诣和气韵内涵是取之不尽的。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服装的设计上,由设计的实用性逐渐走向了设计的艺术性,进而走向了两者的结合。在这个与艺术结合的过程中,民族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应用是服装设计制胜的关键,随着生活感性的回归,服装设计的深入化,国画艺术在服装设计上的创新运用会越来越多。可能会对服装设计产生一股自然风的运用,从追求健康环保的绿色主题来讲,天然纤维和天然纤维混纺制品,将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这很符合面料艺术化、自然化的需求。而国画艺术就可以在这股强势的自然风中,很好地展现它独有的风格造诣。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服装中的投入也会加重,服装的生产和设计将更多元化和创造更多惊喜。

猜你喜欢

国画水墨服装设计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水墨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国画欣赏
泼尽水墨是生平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服装设计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