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方极简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2021-11-04朱颖

西部皮革 2021年18期
关键词:服装面料服装设计主义

朱颖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1 东方极简主义风格

1.1 极简主义东方化的文化渊源

极简主义(minimal),又被称为极少主义和最低限艺术。极简主义这种观念最初源自受达达主义影响兴起的抽象表达主义,又深受六十年代包豪斯设计艺术(将理性的功能应用到日常生活的设计中)的影响,其含义是强调艺术家把材料的干预降到最低,以清洗材料的处理方式和美学态度。最早的极简主义出现在空间设计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简主义逐渐运用于建筑、室内、家具、服装设计等领域[1]。

极简主义之所以可以与东方文化兼容,与社会地域文化、流行观念、消费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东方古典文化与极简主义倡导的观念有重合的部分,同时也促进着东方群众接受新的风尚。东方文明历史悠久,多民族文化种类多,到了现代依旧保留着丰富深厚的文化遗产。其中,禅宗文化中追求的“无欲则刚”“四大皆空”与极简主义的“低物欲”和“减法思想”不谋而合。将广泛的涉猎点精简成少量的重点,将精力缩小到可视范围内,从而享受更多空间和身心愉悦。虽然两者思想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但禅宗文化是追求返璞归真的唯心主义,如果存有欲望,那么一切心灵上的负面情绪都必然会出现;而极简主义则是通过人的自主选择、考量的理性主义。

传承千年的儒学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东方国家,四书之一《中庸》中提到“少则多、多则惑”,对事物的本质和自然属性的探索的看法与若干年后的西方极简主义中“少即是多”的思想异曲同工[2]。中国传统文化中流传千年依旧脍炙人口的诗词,或者是日本文化中更为精简的俳句都仅仅只有几句词语,就能在人的主观作用下产生情感的共鸣,简约的语言比具体复杂的语言传达的内容更为广泛。在服装艺术设计中,极简文化的普及与东方民族的审美特征相匹配成为必然。极简主义专注于打造平静、素雅的氛围感,与无规则的反复堆积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极简”超前的理念与东方传统文化的内核非常接近。

1.2 社会综合因素的折射和投影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科研、经济、教育水平提高促使着发展中的社会向着精英社会逐渐迈进。经济社会的运转、商品的批量生产和促销手段,导致了人对消费的狂热需求,造成了废物堆积和审美疲劳。极简主义是对物欲膨胀的社会的一种反思,反映的是一种摆脱物质欲望的强烈的需求。

一方面,极简主义风格近些年来频繁出现在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服装反映了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在科技产品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下,简约文化引起了普遍共鸣。

另一方面,新的时尚信息快速地传遍全球,新的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人们花费在同一件事情的时间缩短,人们渴望更有效率的、更能适应更多场合的服装。极简主义风格服装以考究的剪裁和高质量的材料,是适合当代人出席任何场所的穿着,可与其他风格轻易地搭配,体现了极简主义普遍适用社会各个阶层穿着的需要[3]。

2 东方极简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2.1 中外服装品牌对比异同

极简主义风潮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在1973 年,被称为“Queen of Clean(极简女王)”的Jil Sander(吉尔·桑达)成立的个人品牌第一季服装秀开始了对极简主义服装的探索,无论是服装和配饰都是干净的轮廓、纯粹低饱和的色彩。她擅长将剪裁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注重服装面料的质感,用服装的线条和来修饰人体。在Jil Sander 离职之后,她也不止沉浸在冷淡的设计之中,在夫妻档创意总监Lucie Meier(Dior 前首席设计师)和Luke Meier(曾在Supreme 工作了8 年)加入之后,呈现了更多时髦的设计,在前任设计师打造的极简美学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创造和改良,例如贴合女性身体轮廓的修身服装和街头风,比如使用了叠穿、Over size和流苏,还有皮革紧身胸衣,添加了叠加的色彩和印花元素。而Jil Sander 女士在与其他品牌的实践中依旧保持着个人的明显的风格,例如对黑白色的执着和对服装剪裁的内敛和克己。Jil Sander 作为极简主义服装的开山鼻祖,已经成为一种标签和态度。

在国内,对于把握东方风格与现代服装理念接轨的服装品牌还不够成熟,是由市场接纳度还不足够决定的。如果说Jil Sander 以严谨的态度打造了德式极简主义风格,而国内的一些品牌打造了中式的极简主义风格。楚和听香(如图1 所示)在中国传统服饰的基础上采用了从秦代流行的上衣下裳的款式,改造了衣饰线条;在材料上,采用了产于湖南的“苎麻”和蚕丝,天然的肌理与纹路有着素雅灵动、简约飘逸的效果;在色彩上采用了中性的色彩,不堆叠符号。楚和听香在简约的服装造型上,还擅长将水墨、传统纹样融入现代设计中,重构了东方禅意之美。

图1 楚和听香·问茶

东西方的极简主义在服装设计上的体现,在服装的廓形的变换中,都采用了修饰人体造型的廓形、冷静理性的对服装衣片的分割和素雅的色彩,服装面料通常采用了高档富有质感的材质,凸显材质的肌理和本身的语言。在国内,现代服装的设计受到了西方极简主义的影响,通过采用古典服饰的形制和传统美术的色彩,极具东方特色,兼备简约素雅之风。

2.2 廓形与结构的运用

极简主义风格在服装廓形设计上呈现舒适、宽松、简约、不贴身的形式,整体的外轮廓通常是以H 形、帐篷形和桶形为主,减去了复杂累赘的装饰,只保留最主要的、简单的线条。当东方文化与极简主义碰撞,出现了以干净利落的剪裁为主,没有太多的装饰,极简立体的线条轮廓勾勒出高级时装的独特美学[4]。以中国的袍服为例,袍服是具有东方古典风情的服装款式,宽大的袖子和一整片剪裁成为具有东方特色的代表性服装,东方极简主义在最初的探索都是以从民族化服装进行转变,因此与西方的立体主义也有了差别。在服装造型上还会加入一定的流行小细节,例如多层次服装单品叠加的结构以及抽绳的收腰细节、褶皱等使极简主义简约而不简单。

2.3 色彩的运用

东方极简主义通常以黑、白、灰为主,随着流行趋势又加入低饱和度的马卡龙色系和中性的大地色系。在东方风格中,极简主义在色彩方面大胆尝试加入了高饱和色度的“民族色”,发挥特殊文化符号的点缀作用。东方极简主义严格遵循着色彩搭配规律,热衷于在同一灰度或者是同一纯度上进行选择。虽然颜色都以色块方式呈现,使用的颜色搭配也是采用保守的规律,但提高了服装的可搭配性和整体感,也能使廓形和面料的搭配更为整体直观。

2.4 面料材质的运用

服装面料是与人的穿着舒适度直接相关的媒介,面料本身是具有语言的。东方极简主义注重材料的质感和与人的舒适贴合程度。东方国家都是崇尚自然、信仰自然的,因此使用的材料产品大量运用丝、缎、麻、棉与毛料等天然材质。因为受到了高收入人群的喜欢,因此极简主义对服装面料的追求程度不言而喻,服装面料也更为考究。服装面料的设计效果通常分为丝绸质感、精致垂坠和致密挺括[5]。

3 东方极简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极简主义诞生于西方,是立体的、冷淡的。城市化程度加深、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极简主义风格以自身的优势,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积极的,在东方推行极简主义已成为必然。传统是发展的基石,当极简主义融入了东方风格,更能满足本地人的需求。在服装设计中,东方色彩与极简主义的碰撞更能推动东方文化宣传。

禅宗美学是我国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的精神内涵是崇尚自然、回归本心,这也是中国设计精神的情感归属[6]。东方极简主义结合了禅宗文化,与传统的袍服相似。其化繁为简、回归本源和心灵自由的意识形态与极简主义的核心思想是相同的。两者结合,扩展了东方极简主义的文化范畴,同时也有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服装语言。

东方美学是生命美学和生态美学的总和,东方美学思想的哲学思维基础是万物有灵观和万物同情观[7]。东方极简主义服装设计以人的穿着舒适、健康环保为主旋律,唤起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此外,东方极简主义思想又符合当下国内的慢时尚潮流的发展方向,高质量的设计延长了服装的生命周期,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结论

伴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变,服装行业发展快速,多元化文化对服装业不断进行着文化冲击,人们对服装的选择和要求进入了个性消费和文化消费的时代。东方极简主义是吸收了西方理性和冷静的设计成果,建立在东方地域化的基础上的设计新风格,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回归自然的诉求出发,简洁的设计和优质健康的材料满足都市人群的简约生活。从东方的历史文化来看,极简主义是始终符合人的发展心理的,因而具备着强大的发展潜力。

东方极简主义结合了西方的设计思路和传统服装的优点,不仅在款式、颜色、面料各个方面都做到简约,而且把握住服装的内涵以及富有东方色彩的文化底蕴。中国的服装行业在不断的探索中积累了很多成功的实例,已趋于成熟,东方极简主义将会影响国内服装设计品牌的发展方向,让人们对时尚潮流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有利于民族风格的传播,唤起人们禅意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追求,相信未来的东方极简主义也很难有过时的一天。

猜你喜欢

服装面料服装设计主义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紧身衣服装面料与版型设计的匹配应用方法初探
新写意主义
仿生元素在服装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智能LED在服装面料中的应用方法
近光灯主义
摩擦条件对服装面料沾污性能的影响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