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饰中女性肩部造型的变化及在服饰中的应用

2021-11-04魏文晶

西部皮革 2021年18期
关键词:肩部时装服饰

魏文晶

(哈尔滨华德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引言

当今世界,由于人们的穿着形式逐渐趋于大同,时装潮流也跟着人类社会日常生活方法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并随着多元复古风的回潮,将潮流的重心由腰臀移动了肩膀。宽肩设计造型已经变成时装周上最为吸引注意力的潮流标记。2016 年的T 台秀场也把重心置于了肩膀设计之上,设计者们通过各类迥异的潮流风格,并通过“混融”的方法引导了新一代的宽肩造型设计走上了更加多样、国际性的发展路线。宽肩造型的回潮印证着妇女社会生存地位、社会经济影响力,以及在人文领域影响力的上升,时装的流行趋势,与经济社会的文化结构和形态密切相关。本文的主要研究意义,就是通过对于新时代下的服装潮流要素“肩部廓形”及其演变的深入研究,总结出服装的潮流脉络和发展趋势,以便较为精确地预见未来时装的潮流态势,从而更好地给时装市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1 服饰中肩部造型的变化

1.1 文艺复兴时期肩部造型变化

在欧洲,文艺复兴使得人们对“思想的解放”与对“自由的追求”成为了世界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向,而服装设计本身也深受这股新思想风潮的影响与促进,许多前所未见的新设计元素也开始反映到服装上,而服装的肩部造型也成为了服饰设计演变的主要标志。

在欧洲,服饰外形在视觉效果上比较宽阔,而肩部的立体形状则更为突出。通过借助在肩部的填充物,让袖子呈现圆柱体或尖晶锥的形状。肩部有人工衬垫、肩垫、褶间形状、各种金属装饰等等,这些元素均让肩部成为焦点。

1.2 近代服饰中女性肩部造型的变化

1.2.1 一战后(20 世纪30 年代至40 年代前半期)

20 世纪30 年代至40 年代前半期,以注重剪裁、彰显女人自信魅力的宽肩轮廓为主,宽肩设计真正进入人们的视野是在二十世纪初的时装舞台。有“时装界超现实主义设计师”之称的Elsa Schiaparelli 于30 年代中后期的创新产品设计起步的。Schiaparelli 把服装设计的重心由腰及臀部转移到了肩膀,主张以古典式垫肩加强肩部力量和拉长肩线,从袖窿部抽皱或捏褶纹,并复原了胸部曲线,使腰围回归自然状态,再加以垫肩而构成了大胆的方肩形状,在视觉效果上收小了女人的腰腹部和臀部。

战乱也使得功能化与制服化的时装逐渐走向市场,而军装风貌的服饰则于40 年代初期产生。衣服的设计上注重垂直的、多机质的、活动的细部构造,因此男式垫肩的运用也相当广泛,而衣服的剪裁也趋向较中性的款式,而宽肩外套则成为了女人职业化的体现。

1.2.2 二战后(20 世纪40 年代末到50 年代末)

到了40 年代中后期,设计者们也已开始重视成衣的女性化设计,并逐渐从战时的简朴转变成重视剪裁,表现成熟女人的典雅魅力。1947 年,Christian Dior 在巴黎发布“花冠”系列时宣布了“像战役中女军服那样的耸肩男性造型的女装时代的终结”。“花冠”系列时装拥有着优美而特有的形状线条,衣服外观轮廓修长而纤细,以大胆而富有自信的肩线条突出了圆润与柔美,并恰当地将饱满的乳房和细腰宽臀凸显出来,构筑成了女人最完美的曲线形状。

1.2.3 年轻的一代(20 世纪60 年代到90 年代)

到了20 世纪80、90 时代,现代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不断深入,妇女服饰肩部形状构成上亦相应经历着新的进展和变革,正像人类所认为的那样“一九八零时代是确立妇女社会角色的时代”[1]。就是有这么个时代,女人们在追忆过去的时候渴求着新元素的加入。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身着宽肩大衣现身于被无数男人所占据的政坛上的那一刻,垫肩就不再是修饰臂形的设计手段。强势的肩膀设计激发着人类的权利意识,从而产生了一个倒三角形的、强势的、男女性互相混合的人物形象。

80 年代毋庸置疑是阔肩时代,设计者们试图以凌厉的阔肩形状与男装化的结构曲线雕刻职业女人干练与精明的剪影。意大利知名的时尚设计者Giorgio Armani 是推动服装走向中性风尚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他善于把男装设计精髓用到女士服饰上。他们的创作经常把传统男士的夹克、衬衫、马甲、长裙乃至领带等重新组合,以提升和扩大肩膀的“圆肩形状”、用简练干净的曲线勾勒出身体轮廓,并运用更加细腻轻盈的布料营造新时期女性强势而又富有优雅气质的特点。

1.3 新世纪的肩部造型设计

1.3.1 “强硬造型”

新的中性潮流演绎了新的现代社会生活内涵,一些心理学家指出: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妇女将和男人共同参加现代社会生活竞争,在体能和智慧的竞争中,一袭男装使妇女看起来干练、精明。在刚刚过去的20 世纪,中性风情与女装的男性化趋势加剧。如今设计者在重新运用这一基本要素之际,也为最大限度突出妇女的特征与吸引力,将肩部曲线进行了温柔加工,以更加契合肩部构造的弧形取代了笔直生硬的曲线,使高高垫起来的肩部与肩线外沿构成了扩张的圆弧状轮廓,以创造令人舒适的中性风格服装的新风尚。法国设计师Anne Valerie Hash的创作,很好地抓住了女性味和男人化的尺度,让女性的强势以更优美的形态流露了起来。

1.3.2 后现代主义的趣味设计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从20 世纪60 时代开始逐步在欧美出现的,反驳现代性的设计思想与设计运动。后现代主义产品设计注重特立独行,偏向幽默与颠覆,创作中具有一些怪诞与戏谑,并具有一定情趣,是后现代主义服饰产品设计的主要特点。当运用夸张肩部造型时,设计者颠覆了讲究平衡配合的传统艺术精神,取而代之以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表达方法——修改、即兴并列、各种布料的拼接等,以舞台上剧场化的效应,产生了怪诞、戏谑的情趣,尽力增加垫肩的美感价值,使装饰独立于衣物之外。Fendi 在装饰垫肩的侧面配合上皮革,视觉效果上也使肩膀更为宽大,具有俏皮的动感。Givenchy 以黑白荷叶边的层层重叠装点着肩膀,像是有许多白鸽停在肩膀之上,扩充的肩膀造型设计趣味感十足(如图1)[2],属于夸张的肩部几何学构造。时装界顽童Jean Paul Gaultier2009 春夏服装设计由领口至肩部“V“字型轮廓无所不在,极具玩味的几何图形有较强的建筑美感,给现代潮流美学提供了新的视觉体验。

图1 肩部白色荷叶边折褶设计

2 肩部造型的变化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分析

2.1 夸张肩部造型的再次崛起

自2015 年以来,夸张的肩部造型再度迅速崛起。超大号的飞行员夹克,粗糙随性的剪裁、夸张复古的宽肩设计,成了时装周上被谈论最多的造型元素。如今,肩部设计又一次地成为众多设计师聚焦的热点。比较以前只求宽和厚、过多强硬的人工化外轮廓造型,现在的肩部设计既符合现代审美又具设计感,宽大的肩部注重立体造型设计,袖形富有建筑感,肩线位置被拿捏得十分精准。设计师们在夸张肩部造型时,最大化地将肩部线条进行柔和处理,以更贴合肩部的凹形曲线替代笔直生硬的线条,让高高垫起的肩部在肩线外沿形成 “夸张上翘”的圆弧形轮廓,既不显僵硬,又能拉长手臂的线条。

有时细节设计能决定一切,许多设计师独特的装饰细节设计,往往会使其设计的服装惊艳时装界。阿玛尼高定(Armani Prive)品牌的2010 春夏时装,在加了衬垫的、帅气的宝塔肩上,用类似丝带绣的精致图案加以装饰,雕塑感极强的设计手法非常别致。设计师在溢出的肩线上运用层层重叠的、略显随意的褶皱来塑造肩部造型,以柔美而又有结构感的褶裥来展示女性的曲线感,通过细节的省道变化处理,打造出2010 春夏纪梵希(Givenchy)式的高贵女神形象

2.2 肩部造型设计的运用及体现

设计师还想出更多有趣的创意,采用填充物加大肩部及肘部体积;制版多用分割、省道;利用多层垫肩破坏肩部的左右平衡。这些设计使得整件衣服的肩部造型更加丰富,而不只是单纯地加宽肩部,造型夸张但不脱离成衣。

现如今,时尚的更迭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一些品牌一年甚至会推出12-13 个系列。网络线上的销售渠道的便利以及价格的低廉正迅速地改变着服装市场的格局。但这真的是服装发展的趋势吗?笔者认为不是,人类的服饰文化起源于对个性的追求,社会的飞速发展让人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年轻人变得越来越相同,他们正在慢慢地失去个性。但是反观人类文明的进化史,文明的进步伊始往往从少数人的觉醒开始,所以现如今这种趋同性是与人类文明求异发展的模式相悖的,服装文化也不可能只注重盈利而忽视穿着体验。作为年轻人应展现出一种态度,一种年轻人应该有的不断求异不断进取的态度、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展示自我的态度。只有这种态度,才能带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

3 结语

实际上,人自身就是人类不断奋斗的最重要的创造物和成就,其记录便被称为历史。肩膀,作为所有衣服最原始的着力点,包容了服装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变化,但服装的作用,从垫肩被发明的那一刻起,便从其最初诞生时的对身体部位的遮挡,变为对人体的修饰。

如果垫肩最初的存在仅仅是用来改变衣服的形状,那么很明显,垫肩在后来的历史文化发展当中,也就具有了一种矫饰或者强调的含义。服饰的发展史总是在历史和自然之间游走,其肩部造型则始终处于突出和淡化的交替状态。只要服装设计师对服装的探索永不停歇,那么肩部造型就会作为服装重要的一部分继续散发活力。

猜你喜欢

肩部时装服饰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时装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放肆玩酷街头时装客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时装问答
时装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