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分析与实践

2021-11-04龙军

中国国情国力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宜居生态建设

龙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相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变化,突出了推进“三农”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其中,用“生态宜居”代替“村容整洁”,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和生态服务需要不断提升的趋势,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愿景。

一、发展瓶颈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如果农村的生态环境搞不好,建设美丽中国便无从谈起。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迅速推进,长期以来农村粗放的发展方式打破生态平衡,污染加剧,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村农业发展的这些“痛点”,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难点”,也是解决问题的“着力点”。

(一)规划设计不够科学

一些乡村按照城市标准规划设计尽管消耗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但没有注重与当地的地形地貌相结合,或者是结合得不够好,进而导致乡村建设的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完全按照城市建设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而没有结合当前乡村的实际现状进行思考,是其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二)乡土文化不够突出

文化特色不突出也是其中的不足之处。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中,一些乡村建设只重视对经济的开发以及改变原有的乡村面貌,而没有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地域特点进行,使乡村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真正的诠释。

(三)风格特色不够融合

风格特色不统一也是影响乡村规划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房屋建设周期长,多数村民又都是按照自主的想法来建设房屋,导致建筑风格大不相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整体规划设建设效果。

二、规划理念

随着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深入推进,发展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对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彰显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的和谐共处关系。

(一)考虑乡村环境的整体性

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注重功能配套和风格的整体性设计。即使包括置业、居家、公共设施等各部分之间的综合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方向、位置等特性发生变化,也确保整体风格依然能够体现。

(二)遵循乡村时空的延续性

依据乡村自身的具体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来设计乡村建筑的整体布局和风格,提高乡村规划设计的文化内涵,对有价值的古屋、古道、古树、古井等进行重点保护,突出农村田园风光,不推山,不填塘,帮助人们留住“乡愁”。

(三)结合乡村地理的差异性

农村地域广阔,村情千差万别,地理位置、经济基础、资源禀赋、民风民俗各不相同。在进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要从实际出发,因县、因乡、因村施策,科学规划,切忌“一刀切”“一窝蜂”。

(四)统筹乡风文明的法治性

乡风文明建设是一个综合的、全方位的、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汇聚政府、基层组织、社会组织、村民自身等多方的力量,充分调动职能单位、党政有关部门、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细化任务,压实责任,用好法治手段,提高综合效应。

三、发展方向

(一)以绿色发展为引领

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摒弃损害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模式,依托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探索“生态+”复合型经济发展模式。一是发展“生态+工业”,坚持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的前置把关,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二是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农产品质量保障与溯源体系,推广林下套种、放养等“以短养长”立体农业模式。三是发展“生态+旅游”,突破传统产业边界,促进农旅要素融合,鼓励发展林果采摘等农家乐项目,推进文旅村镇等项目建设,实现乡村发展“含绿量”和“含金量”同步提升。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能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级生态村,成为环境优美人人向往的宜居家园,其成功实践启示我们,发展与环境并非“两难全”,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作为一定时期内的客观存在,是完全可以通过谋划和努力使之协调统一、相得益彰的。

■千村万落| 姚磊/摄

(二)以循环经济为转型

守住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必须尊重规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乡村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比翼双飞”。然而,传统农业生产一直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模式,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不小。畜禽养殖废弃物未得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是农村重要污染源,治理难度大。如果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实现无害化、低排放、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生产与生态环保的良性互动,可谓一举两得。如依托油茶产业,可走一条“农业废弃物-茶树菇-有机肥-农业生产”的生态高效循环农业新路。

(三)以基础设施为平台

环境友好型的人居环境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优质生活环境,这也是做好做大农村生态治理这块“蛋糕”的标准和依托,而基础设施建设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应在整体规划思路、资金扶持力度以及硬件设施倾斜上下大力气,完善水、电、路、讯、房、文体广场、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实施农村房屋维修和人居环境改造工程,让人居环境更洁净、更宜居、更美好。这不仅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村容村貌的整洁,而且能够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获得对家乡的归属感。

(四)以乡村风貌为元素

编制村庄规划不能简单照搬城镇规划,更不能搞一个模子套到底,而是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坚持要素自由流动、资源合理配置、优势错位互补,立足乡村原有的资源和文化,打造各具特色的靓丽风景线,在文化记忆中留住村民,为乡村整体风貌、文明风尚提升提供支撑。

四、实证探析

近几年来,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坚持发展主张不动摇,坚守生态底线不突破,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上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助力乡村振兴,被列为贵州省10个之一、铜仁市唯一的乡村振兴示范县。

(一)做法

1.完善体制机制。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明确村寨分类布局。制定出台《玉屏侗族自治县乡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条例》,落实乡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设施维护监管的责任主体、规划控制、技术规范要求,规定自治县人民政府建立垃圾分类制度,设立分类标准,明确村(居)委会、责任人的相关职责。

2.垃圾联动处理。构建集清运、压缩、中转、处理功能于一体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送焚烧处理设施体系,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联动处理模式,实现收运系统乡(镇、街道)、村组全覆盖。

3.粪污多元治理。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完善村级污水处理池和村庄公共厕所,小厕所推动农村社会大进步。全县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雨污分离、固液分离、沼气池、储存池等设施设备,并引进了相关公司投资建设沼气发电及有机肥厂,形成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4.文化传承内涵。建成了凉庭寨桃源居、田坪乡愁馆、云起小镇等田园综合体,紧紧围绕建筑风格、民俗活动、油茶箫笛的独特元素,优化提升村寨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水平,原貌修缮国家传统村落及重点民族村寨房屋,集中村落建设具有侗族文化的亭台楼阁及长廊,在乡土特色和民族特点中涵养乡愁。按照“以点示范、带动扩面”的创建思路以及“居室美、院落美、厨厕美、环境美、家风美”的创建标准,开展“最美庭院”创建活动,以“小美”促“大美”,推动文明乡村建设不断深入并取得成效。

5.延伸公共服务。全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实现农村卫生室、公交或客运班车、文化广场村村全覆盖;“组组通”、连户路、太阳能路灯、垃圾收运处理组组全覆盖。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原则,不断提高管理和执法水平,聚焦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突出抓好投放地点、运输时间、处理方式等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管理,将立法成果转化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为规范。

(二)模式

1.特色农业带动型,指在乡村建设中,以村庄生产资源条件等内源动力系统为主,带动乡村的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不再是简单的自给自足生产型,在具备土地、水、气候等先天条件下,利用现代科技实行规模化生产,带动农村经济增收。朱家场镇围绕打造“精品水果产业观光带”的规划目标,以混寨村千亩精品水果基地为中心,规划建设5000余亩覆盖柴冲、洪家湾、兴隆、大兴4个村的朱家场镇精品水果产业带,并与贵州省农科院合作,开发黄桃、蟠桃、血桃、寿桃等30多个品种的“百桃园”基地,引进泰国青柚,栽种四季红枫等植物,全力高标准打造集资源圃、采摘园、观光园等为一体的千亩精品水果基地。在千亩水果基地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茶花泉景区、青山冲水库等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农业观光旅游、农事体验等项目,实现农旅一体化发展。

2.循环工业治理型,指在乡村建设中,以工业化、城镇化等外源动力系统为主,带动乡村的发展建设。乡村经济资源给人们带来劳动生产,要利用好有效资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循环工业模式,既摆脱经济增长对单一农业生产的依赖,又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实现节能减排、环境治理。一方面,实行企业内部循环,形成钡盐→硫化氢→回收硫磺→硫酸→电解二氧化锰或电解金属锰、二氧化碳→碳酸钡等一系列循环产业链。另一方面,实行组团层面循环,以科特林、红星、大龙电厂等企业为龙头广泛参与循环经济,年消耗当地粉煤灰、脱硫石膏、锰渣等工业废渣60万吨,还用水泥工业新型干法窑方法全封闭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烧不掉的垃圾作为水泥的原材料使用,垃圾的污水打入分解炉里高温处理掉,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3.康养民宿休闲型,指在乡村建设中,以村庄自然风光条件等内源动力系统为主,带动乡村的发展建设。合理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让每一寸土、每一棵树、每一条溪给予人们舒适自在的体验,全面推进第三产业发展。田坪镇盯准国民健康养生需求,建成占地130亩的侗乡风情园,修建2万平方米的连片传统侗族木质建筑群,让游客充分体验侗家风土人情。建成山体森林公园健身步道、湿地公园荷花池垂钓、松林栈道、风情园广场,成为游客健康运动养身的最佳去处。在此基础上,采取“公司+农户”模式,由运营公司负责购买棋牌、桌球、象棋、卡拉OK等设备和器材,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农户按运营公司的要求对闲置房屋按照民宿标准进行装修,加盟参与康养游客的接待工作,运营公司将康养游客分散到农户家中,由公司向农户支付生活及住宿费用。这一模式既让游客体验到了原汁原味的侗乡农家生活,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4.民族文化主导型,指在乡村建设中,以村庄历史人文条件等内源动力系统为主,带动乡村的发展建设。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历史悠久的风俗特色的传承,以及古老文化建筑和民间艺术的发扬为主,促使乡村建设走向文化传承。玉屏侗族自治县将侗族文化元素融入城乡建设,对县城临街楼体实施富有侗族特色的立面改造,修建极具民族代表性的风雨桥、民族标志亭、钟鼓楼和屏山公园,打造出汇聚侗乡韵味的民族风情园,将侗家农耕文化、油茶文化等元素融入“景园结合·农旅一体”叠加打造了茶花泉景(园)区。朝阳、安坪、大湾等6个村入选贵州省乡村旅游村,田坪村被列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对特色民族文化村寨进行保护性建设,目前,已创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个、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1个,“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大美乡村正逐步形成。

五、小结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需要厚植生态底色,突出发展特色,彰显乡村本色,应当结合村情地貌资源和乡土文化,优化乡村规划设计,因村施策,完善功能,实现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挖优势、接地气、多元化,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配套、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意空间融合升级,让生态与经济双轨发展,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广大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猜你喜欢

宜居生态建设
多部门:建设农村公共厕所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过度建设
霍州市冯南垣村 宜居家园展新颜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最宜居的多元文化之城——多伦多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