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敬老孝亲”之花盛开

2021-11-03魏霞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1年10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

魏霞

[摘 要] “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文明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随着城市建设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加速提升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面对“留守儿童”群体增加的现状,探讨与实施“反哺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 留守儿童;反哺教育;敬老孝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加速提升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这些特殊群体也随之越来越庞大,基于此,实施“反哺教育”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一、基于校本化的留守儿童现状

2008年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有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1.4亿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而随着城市建设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这一数字还在增长中。作为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外来务工子女逐年增多的同时,留守儿童也不在少数。每一学期我们都对学生进行排查,了解目前学校共有1200多名学生,父母都在外务工的学生共有52人。这些留守学生中不少是父母离异,孩子由一方抚养,另一方很少过问,有的甚至是不管不顾。除了这些“留守儿童”外,据统计,学校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属于“隐形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亲平时都在外工作,只有周末才回家,或是有些家长白天在外工作,而由于回家太晚,孩子已经休息,与孩子的交集很少,对孩子的教养也就很少。基于多种原因,相对于非留守儿童,他们的问题会相对较为突出:有的孩子因为长期无人在学习方面予以帮助,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成绩不理想;有的孩子因为祖父母的极度溺爱,自理能力、独立能力很差,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化严重;有的因为父母的关爱长期缺失,心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与人交往有些困惑;有的甚至行为习惯不良,自我约束能力欠佳,常有违纪现象。当然,他们中也有品学兼优的佼佼者,有独立的个性,有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善于与人交往,尊敬师长,成绩优秀。

二、提高对农村留守儿童“反哺教育”的重视度

基于对留守儿童“校本化”的现状分析研究,我们致力于进行“基于敬老情感的农村留守儿童‘反哺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尝试改善留守儿童生存环境,让敬老文化在留守儿童的内心生根发芽,让留守儿童切切实实地走进“敬老孝亲”的行动中,促进“代际”和谐,引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让“敬老孝亲”之花盛开。

每学期我们都会对所有学生进行认真深入地调查,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为留守儿童建立个人档案和家校联系卡,同时与“168爱生行动”相结合,确立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的“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定期家访,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在生活和学习中予以指导。家校合力,构建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爱的网络,让他们在爱的滋养中健康成长。通过这样细致入微的教育方式,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摒弃不良习惯,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并引领他们成为敬老孝亲的小先锋。

三、基于敬老情感的农村留守儿童“反哺教育”实践

(一)在学科课程中弘扬“反哺教育”

青少年是培养和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亲长期的“缺岗”,祖父母辈的家长又很多都是隔代亲的溺爱型,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学校教育也就显得尤其重要。为了做好留守儿童的“反哺教育”,学校定期进行专题教育活动,弘扬“敬老孝亲”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渗透反哺思想。

1.法治小课堂端正人生观。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实施,学校组织留守儿童进行《有“典”不一样》《有“典”幸运》等的民法典宣讲,老师用生动有趣的“历史人物小剧场”、浅显易懂的条例讲解、切合生活实际的知识竞赛,让学生认识了这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真正感受到有“典”不一样,树立遵纪守法意识,争做知法守法、会用法律保护自我的小公民。学校带领学生观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防毒禁毒微电影,组织收看《青春正步走》系列法治宣传片,引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更让他们知晓生命成长中会经历风雨,会遭受坎坷,会面临挑战,要懂得辨识真善美,通过多种主题的法治小课堂来端正学生的人生观。

2.心理微讲座建设好心态。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之间缺乏情感的沟通与交流,更需要得到心灵的慰藉。学校定期给学生做心理健康微讲座,帮助学生建设良好心态,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出现困扰和成长中的心理危机时,进行有效地调适,努力让他们的内心充满阳光与欢笑。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遇到困难敢于挑战,不惧怕失败,让学生学会在挫折中转变心态,积极应对,从而突破自我,提高耐挫折能力。老师为他们上有趣的心理活动课,用典型的生活案例分析学生面对失败时的心理,以切合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体会突破自我的具体方法。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明白突破自我需要相信自己,付出努力,面对遇到的挫折要勇敢面对,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应对挫折,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从而摸索出获取成功的秘诀。

3.学科教学知感恩明责任。在实施留守儿童“反哺教育”时,学科教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引导教师充分开发教材中所包含的丰富的反哺教育资源,以适合学生的方式开展反哺教育。例如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短诗三首》(《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繁星一五九》)《我们家的男子汉》《母鸡》《挑山工》等多篇课文,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等内容都是极好的反哺教育内容。教师通过真切的事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采访、表演,邀请家长走进课堂,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懂得要心怀感恩,更要知道担起责任,培养他们回报家庭、敬老孝亲的思想意识。学生学会感恩是反哺教育的起点,懂得承担责任是反哺教育的重点,激发学生进行反哺实践是关键点。

(二)在实践课程中落实“反哺行动”

“反哺教育”指向的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反哺思想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为此,学校经常开展“反哺教育”主题活动:(1)签订“家务承诺书”。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做家务的意义,知晓长辈的辛苦,掌握一些做日常家务的技能,能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要让孩子懂得自己对家庭也应该有所贡献,也应该尽到力所能及的责任。(2)“敬老孝亲我来讲”。“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由来已久,“敬老孝亲”的故事最是感人肺腑,发人深省。通过“敬老孝亲我来讲”的活动,让学生以前人为榜样,以身边的模范为榜样,鞭策自己的言行举止,让自己也成为敬老孝亲的主角。(3)“传统节日表决心”。“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洗一次碗”“捶一次背”“洗一次脚”“做一顿饭”“聊一次天”,让身边最亲近的人感受自己的感恩与回报。(4)“家务擂台练兵场”。生活的技能光靠纸上谈兵是行不通的,光说不练假把式。组织学生进行剥鸡蛋、叠衣服、系红领巾、整理书包、剥毛豆、剥玉米、制作水果拼盘、烹饪佳肴等形式多样的家务擂台赛,让学生通过身体力行,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学着做”“集体的事情抢着做”。

(三)在社区生活课程中延展“反哺社会”

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敬老孝亲情感,还要让他们学会对他人、社会负责任,学会感恩,让家庭和社会变得更诚信,更和谐。学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推进新劳动教育,帮助学生进一步体察劳动的艰辛,领悟劳动伟大,理解劳动价值,倡导学生学习与年龄相符的劳动技能,体会劳动的滋味,发现劳动之美,并带领学生寻访“最美劳动者”“不忘初心守藝人”,并送上亲手酿制的甜蜜和祝福。学生在实践中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在给别人带去幸福时自己更快乐。

“敬老孝亲”既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那么,学校要将“反哺教育”落到实处,让敬老孝亲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吕英.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视角解读[J].校园心理,2011(9):225-226.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