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力电器资本结构存在问题及其优化

2021-11-01付洪垒佟雨静

商场现代化 2021年17期
关键词:资本成本资本结构

付洪垒 佟雨静

摘 要: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及比例关系。在企业中,资本结构的合理与否与企业的兴衰有密切关系。文章以格力电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格力电器的财务报表,得出其资本结构存在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率过高等问题,提出应采取优化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谨慎投资、量力而行等措施,改善格力电器的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资本成本;资本结构;问题及优化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这使得空调、电视等家电在生活中日益流行。然而,有的企业见此趋势就盲目扩大其生产业务和范围,使得其进入大量资金从而改变其资本结构。在当前市场条件下,许多家电行业没有意识到资本结构的重要意义,仍然保持着高负债现象,这种现象困扰着整个行业。2016 年,国家出台新政策,要求各企业适当降低其资产负债率,在这种背景下,电器行业的资本结构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有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经下降了。但是整个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却高达90%。降低资产负债率显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以此为背景研究了格力电器资本结构。通过研究资本结构可以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不同的资本结构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后果,企业利用债务资本进行举债经营具有双重意义,可以发挥财务杠杆效应,也可能带来财务风险。因此,合适的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而言至关重要,资本结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资本结构可以为企业带来收益,而不恰当的资本结构可能会让企业陷入债务危机。因此,本文通过研究格力电器的资产负债结构,进而得出其资本结构。研究其资本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优化建议。

二、企业现状分析

1.公司简介

珠海格力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电器”)成立于 1991 年。董明珠担任董事长一职。董明珠连续两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参政议政,在社会保障、妇女权益等领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格力电器是一家销售家电的企业,主要经营空调、手机等产品,其业务遍及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15 年位居中国家电行业纳税第一。其核心价值观是质量第一,顾客满意。同时格力走自主培养人才的道路,已拥有 12 个研究院,一万多名技术开发人员,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格力电器基本情况

(1) 格力电器的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是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判断负债规模的主要指标,也是调节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财务杠杆。近几年来,格力电器的资产负债率都比较稳定,但是和行业内其他公司相比也是偏高。格力电器资产负债率偏高,使得格力电器每年都要为这些负债支付较高的利息费用。因此降低资产负债率,减少短期借款都是格力电器应该做的。

(2) 格力电器负债结构

如表2所示,格力电器的负债主要由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构成。近几年来流动负债占比一直很高,高达99%以上。短期借款所占比例却是逐年减少的。格力电器近几年基本没有长期借款,可见其经营状况是良好的。根据财务数据统计,其2018年资产规模在电器上市公司排名第二,约300亿元总资产。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流动负债在逐年上升,但数额不大。短期负债相比于长期负债的主要优点是利息低,但却也往往会出现财务风险。可能会资金链断裂,进而产生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格力电器的债务结构中表现出了流动负债的偏高,而以长期借款为主体的长期负债占比较低,这可能会使企业的负债结构出现问题。

(3) 格力电器股权结构

截至2020年末,据格力电器去年四季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陆股通)持有格力电器16.93%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5%;京海互联网发展公司,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格力电器8.2%、3.22%的股权,分别为第三、第四大股东。由此可以看出,格力电器的股权分布还是比较均匀的,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但是格力电器自身所拥有的股权过少,格力电器目前融资方式有些单一。

三、格力电器存在的问题

1.资产负债率过高

如表4所示,虽然格力电器的资产负债率并没有高于行业平均值(90%),但是相比于其他同行,格力电器的资产负债率却是排名第一的,近几年来格力电器的资产负债率都达到了 60%左右,而同行的其他公司都基本稳定在 50%左右。过高的资产负债率说明企业的债务负担过重,虽然有些负债也可以为企业带来好处,但是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势必会带来利息费用的上升,财务成本的大量增加不但会造成财务风险上升,而且也会增加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风险。对于债权人而言,企业偿债能力的高低或许决定了他们能否按时收回资金。而对于股东来说,背负较高利息的成本会减少他们的收入。而流动资金不足时,日常经营就会面临各种风险,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等情况。而格力电器近几年来,资产负债率都过高,这会影响偿债能力,面临偿债风险,企业很有可能陷入困境。

2.流动负债偏高

从负债结构来看,格力电器和八方股份流动负债占比过高,均高于行业均值。尽管格力电器收入规模较大,带来的资金流比较好,能够抵抗短期贷款带来的资金流动风险,但是近年來格力电器的流动负债比例仍然持续上升,占比高达90%以上。在笔者看来这是极其不合理的。格力电器主要系通过担保及抵押贷款进行短期融资,但拆分负债结构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正泰电器将合理利用债务结构,与上游供应商协商交易,并改变现金流量。但是,从债务运营效率的角度来看,格力过去几年过度依赖短期贷款,没有合理地使用其他融资方式来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原因是格力电器为客户提供一定的资本周转时间,以稳定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与长期负债相比,短期负债具有最重要的优势。但通常伴随着财务风险的增加,公司发现自己处于资金链断裂且无法按时偿还债务的情况。此外,格力电器的债务结构显示出对流动负债的偏好,而长期债务主要由长期贷款组成。

3.股权结构过于分散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格力电器的股权结构过于分散,其本身所拥有的股权不到 20%,分散的股权会稀释所有者的控制权,由于持股股东人数较多,企业持股者可能会过度依靠其他人,就像“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个道理一样。企业股东可能都以为其他股东在努力,都想少付出多回报,长此以往对企业发展极其不利。

4.投资效益差

如表6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几年来格力电器的投资效益很差,几乎年年为负,说明格力电器对投资的决策把控不到位。可能是盲目投资造成的,其长期效益应是企业重点关注的。

四、格力电器资本结构的优化改善

1.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各个公司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资本结构在企业管理中也越来越重要。为了使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管理者必须树立资本结构管理的概念。现在的经济形势不同以往,只是埋头苦干是不足以让企业蓬勃发展的。资本结构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重点的作用。因此,各个行业要重视资本结构的分析及优化。公司在培训管理者的过程中,要深化资本结构理论以及资本结构管理的潜意识传达。

2.适当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偿债能力

企业适度负债,举债得当,在经营方面可以为企业减免税收,要寻求企业的最佳负债,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但是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会增加企业的偿债压力,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可能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不能正常偿还债务。

3.优化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

一家企业的资本成本主要来源于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近几年来格力电器并没有债权融资,只有股权融资,这显然不够合理。股东要的是超额回报,如果全是股权融资会导致格力电器资本成本过高。笔者认为格力电器的股权过于分散,格力电器只占有 18%左右的股权,剩余的股权全部分散在各个股东手里,这样不便于管理。

4.谨慎投资,量力而行

如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格力电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几乎年年为负,说明其投资效益并不好,这就提醒企业管理者不要只顾追求眼前利益,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投资,在投资决策前,需要大量审阅资料对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合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进行投资。

五、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格力电器资产负债率过高,目前的资产负债率仍高于和其市场地位差不多的其他行业。第二,通过本文对格力电器资本结构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格力电器当前流动负债占比过高,由于企业自有资金和现金变现能力不太稳定,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还债压力,进而加剧财务风险。第三,格力电器的投资效益比较差。所以格力应该重点关注企业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可以通过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来降低其资本成本。同时,在投资方面应该谨慎投资,量力而行。

参考文献:

[1]赖楠,刘一鸣.资本结构理论及研究综述[J].营销界,2019(42).

[2]徐春红.格力电器股利政策案例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9.

[3]李胜男.资本结构对公司效益的影响作用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9.

[4]魏晓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04).

[5]孙晓华,孟庆丰.资本结构优化定量决策方法综述[J].商业研究,2006(20):11-14.

[6]谢国华.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外资,2020(24):117-118.

[7]郝清霞.企业资本結构优化分析[J].会计师,2019(02):33-34.

猜你喜欢

资本成本资本结构
资本成本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金融行业上市公司资本成本及结构分析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研究
EVA业绩评价体系应用分析
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研究
EVA考核优化了资本结构吗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与资本成本
信贷政策、产权性质与资本结构关系
基于EVA的中石油企业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