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赋能乡村振兴,“小乡村”办起“大学院”

2021-10-31陈怡敏廖雅君

老区建设 2021年17期
关键词:培训班基地学院

陈怡敏 廖雅君

近年来,芦溪县紫溪村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通过选优配强领头雁、发展致富带头人、用好群众工作法等,村集体经济呈现跨越式增长,实现了从省级“十三五”贫困村到远近闻名的脱贫攻坚样板村、乡村治理示范村、乡村振兴先行村的美丽嬗变,紫溪村党总支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为推广“紫溪经验”,赋能乡村振兴,江西省首家乡村振兴学院在该村应运而生。

建好知识“加油站”, 激发振兴“新动能”

乡村振兴学院的成立,是芦溪县实施“強村带弱村”发展模式的重要抓手,将紫溪的“发展实例”变成鲜活“教学案例”,让“紫溪经验”推广为带动全县乡村振兴的可行方案。学院按照“校区在乡野、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吃住在农家”的办学思路,面向“三农”干部队伍、农村实用人才开展“产、学、研”系列教学,打造了三堂专题课、三堂现场教学、三堂体验教学的“3×3”教学内容,形成以紫溪嬗变为引、乡村振兴为魂、社会治理为延伸,佐以互动教学、体验教学的课程体系。

学院秉承“实干、实用、实效”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党性教育+X”的教学模式,将党性教育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建设了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实践指导、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开放性、综合性学习教育平台。通过“菜单式”“模块化”选课,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实现学员的党性修养和能力素质同步提升。目前,学院推出了《坚持群众路线、推动乡村振兴》《“四项机制”激活社会治理一池春水》等课程,拍摄了《百姓致富摆渡人》《范小敏的扶贫梦》等微党课,编写了《嬗变紫溪——党建+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等书籍,开设了打糍粑、手磨豆浆、农事采摘、农活体验等特色课程。

搭建人才“训练营”,培育振兴“生力军”

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学院致力于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学院与甘祖昌干部学院、山口岩秋收起义纪念馆、竹垣现代农业示范园、农科院所等形成“教学微盟”,为“三农”干部、乡土人才、职业农民提供党性教育、电商管理、农村实用技术等专题培训。承办了湖南省致富带头人培训班、江西省农科院工程所党员培训班、全市互派挂职干部培训班、全市乡镇街道新任正职培训班、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全市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县妇女干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260批次。尤其是紫溪的案例教学课,让学员在听紫溪故事的过程中找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着力点。

此外,学院与江西省农科院合作,利用紫溪村脐橙基地、猕猴桃基地、花卉基地等20多个现场教学基地,通过专家“手把手”教学,培育了一批果木种植能手;与江西商贸旅游职业学院合作开展农业设备作业、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培训,为乡村振兴储备了一批实用人才。

算好长远“生态账”,跑出振兴“加速度”

学院把教育培训和乡村旅游相结合,将课堂搬到田间、搬进产业,将当地“网红打卡地”融入课程安排,流转土地3000余亩,重点打造了四季花海、花镜基地、研学拓展基地、农耕互动园基地,吸引大批学员、游客前来体验,带动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紫溪村发展壮大、做优做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当地群众依靠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旅游服务产业,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目前全村共有10余家农家乐、150余间由民房改造的民宿,直接带动了群众增收,让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参与乡村振兴的劲头更足了。

紫溪村采用“学院+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在基地周边建立了农产品交易中心,对接县消费扶贫生活馆、社会扶贫网芦溪馆,开设了短视频平台带货项目,实现优质农产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形成“吃、住、学、游、购”一条龙服务。2020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2万元。

作者简介:陈怡敏、廖雅君,芦溪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朱晨光

猜你喜欢

培训班基地学院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培训班组图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画画培训班
西行学院
荒岛培训班
关于召开“第一届中国农药行业HSE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