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区块链+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021-10-29丁宁贲志红

理论观察 2021年6期
关键词:金融专业区块链双创

丁宁 贲志红

关键词:双创;区块链;金融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F83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6 — 0162 — 03

引言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关键词在中华民族掀起了一股新浪潮。正如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到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到,在就业方面要给予高校毕业生辅导,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支持和鼓励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强调坚持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创新具有核心地位,致力于实现科技兴国、科技强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让技能型人才在就业岗位、创业岗位发光发热,并且从政策保障层面为广大就业者、创业者提供支持和保障。

金融行业的发展处于不断变革中,金融与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如今金融活动已经远远突破了资金融通的传统定义,区块链技术作为金融科技的底层技术架构,与金融行业的融合越来越紧密。2019年10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进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摇篮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紧密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区块链+”的时代背景,金融类企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激增,专业建设需要围绕行业发展需求展开实践教学改革,打造金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生态。

一、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职业技能训练老化与金融业发展趋势不匹配

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摇篮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当前存在着职业技能训练老化与金融业发展趋势不匹配的问题。目前大多金融高职院校以点钞、击打传票、辨识假币等专业能力训练为主,这些能力是为学生走向银行工作岗位服务的。随着金融与科技的紧密融合,很多传统的技能正在迅速被金融科技所替代。如今金融活动已经远远突破了资金融通的传统定义,区块链技术作为金融科技的底层技术架构,具有透明化、可追溯、难篡改的特征,在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打击非法集资等领域均有无限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区块链人才供需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各行各业对区块链人才需求的扩大,但是这类创新型人才缺口问题却逐渐凸显,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中国金融科技调查报告》显示,金融类企业需要大量掌握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型人才,以及理论过硬、实践能力强、创新创造意识强的复合型人才,但中国有77%的受访金融企业认为在招聘或留人方面存在困难。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实践结合不紧

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来看,大多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培养还面临“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实践结合不紧”的问题,双创教育游离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外,只是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门通识课,更多地是灌输创新创业意识,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作为支撑,没有构筑科学完整的“双创”课程体系,许多创业实践仅仅是流于形式的“计划书”,导致学生难以把专业技能融入到创新创业实践中,不能真正满足学生们的创业实践需求。目前,部分高校已开始着手对学生进行区块链专项技能培养,2020年国内首个“区块链工程”正式作为本科开设的课程进入大学课堂。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摇篮的高职院校,应尽快布局专业课程+区块链技术,紧跟时代趋势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掌握“金融+科技+创新”的能力,通过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学生基于专业知识的创新创造意识,为金融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

(三)“双师”类教师占比较少

在师资队伍方面,专业知识扎实、企业或创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是输出创新型高技术型人才的有力保障。然而,大多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以缺乏实践经历的应届毕业生为主,且创新创业教师团队由专职辅导员组成,所以在教学中“双创”教育授课形式是讲座式,缺乏对行业、市场调研,有创业想法、创新意识的学生缺乏针对性指导,纸上谈兵的说教令学生渐渐失去了创业兴趣和热情。

二、构建专创融合的区块链+金融实践教学模式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区块链+”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在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来进行教学改革,以创新创业为出发点,融入科技技术有助于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高职金融教学体系巧妙融合,用创新思维看待行业变革才能赋能专业更好地发展。

(一)加强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构建融入“区块链+金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把创业教育嵌入到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实践平台中。积极落实国家发展政策,把握“区块链”技术人才的培养先机,凸显金融与科技相融合的特色,打造懂技术的复合型金融人才,提升高职金融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学生基于专业知识形成创新思维、树立创新意识,对于提升高职金融教育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集理论、实战、运用、体验四维一体的金融专业实训教学模式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将区块链技术渗透到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服务场景,打造仿真业务操作场景。在专业理论学习方面,增加区块链编程技术的学习环节,区块链技术作为金融科技的底层技术架构,掌握理论知识是技术实操的前提和基础,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拓展學生就业范围,打造懂技术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在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方面需要进行优化完善,重视学生学习质量的过程性评价,建立多元化评价体制,严格把控学生的学习过程质量。

(三)寓教于乐,仿真训练

通过抽象模拟“区块链技术”的实现原理、应用模式及运营机制,采取游戏化、仿真模拟的实现方式,对零基础的金融专业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练与实践,使学生快速理解区块链的基本概念。在传统保险业务中,保险公司主要依赖由客户经济和社会资本建立起来的信用评级体系,但这种信用评级体系不仅不透明,而且存在明显的中心化特征,因此存在较大的风控漏洞。探究引入区块链技术,如何实现保险数据的安全性、不可篡改性,从而降低保险公司经营风险。通过将企业的真实区块链业务应用转化为实训课程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区块链知识后快速掌握区块链技术对商业模式的改变和应用价值。在区块链+证券业务方面的实践教学旨在探索在证券登记、发行、交易、转让、交割清算等环节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潜力,打造仿真证券交易场景。探究传统银行业务处理中区块链应用的可能性:一是区块链分布式记账技术特征在能否提升银行结算环节的安全性、效率性,启发学生思考,开拓思维;二是在银行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领域,探索区块链如何发挥其“去中心化账本分享文件”的技术作用,探索区块链介入后供应链金融参与方——供货商、进货商、银行之间业务关系将发生的变化;三是探索在银行防范经营风险方面区块链技术的作用效果。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拓展学生就业范围,提升求职实力,不断满足金融科技时代的金融人才缺口,让学生快速和社会接轨,加深对技术的理解、对能力的锻炼、对思维的引导,使学生跟上科技创新的脚步和金融发展的步伐,在“区块链+时代”背景下提升我国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

三、加强高职院校“区块链+金融”校企深度合作、资源共享

区块链技术作为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市场对区块链+金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目前各职业院校培养区块链+金融人才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培养数量与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推进职业院校之间形成资源共享、沟通交流的联合办学模式,强化高职院校专业纵深、拓展专业内涵,引入新知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群拓展与各类型金融企业的深度合作,强化深度校企合作,创建优質的、持久的、多元的校外实践基地。

当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从目前行业岗位的要求出发,构建“学历证书”融合“多项专业技能证书”培养模式,学生的潜能需要我们帮助其去激发,在课证融通培养理念下,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增加课程体系中职业证书类课程,例如融入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等技能证书,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同时,职业院校可以与前沿科技企业平台合作,加强校外优质资源开发,充分发挥利用好社会中各项资源优势,搭建“1+X”证书培养平台,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参与到考证学习和实践中。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其创新潜力,提升职业院校对于区块链+金融方面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随着该“区块链+金融”实训基地的建设,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不断加强高职院校间的联系,而且也增加了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使资源共享理念更好地贯穿于各高职院校办学实践中。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双创教育,达到人才培养“专兼结合”的目的,满足金融科技时代市场人才需求。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双创”升级趋势背景下,具备专业知识扎实、企业或创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是输出创新型高技术型人才的有力保障。针对目前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打造以“双师型”“复合型”为特色的师资队伍是深入推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建议在原有校内专任教师基础上引入一些校外创新创业专家,形成校内与校外相融合、互为补充的团队模式。同时需要积极举办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活动,鼓励与支持教师进入企业吸收最新思想和技术,善于学习和运用信息化手段,从学生兴趣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学情展开授课,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既注重课堂教学实施又要发挥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的重要作用,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理论知识水平和教学手段多样化是课堂效果的重要保障,同时需要提升专业教师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意识。富有灵魂的创新创业理念绝不是书本中能够找到的,走出学校、走进企业是当代职业院校教师的必修课。针对在职教师定期组织深入创业园参观学习的活动,与优秀的创业者沟通交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资源,贯彻产教融合理念,丰富教师的实践体验,提升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能力。

五、结论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区块链+”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在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加强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融入“区块链+金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把创业教育嵌入到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实践平台中;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多样化的教师培训活动及时更新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深入创业园参观学习的活动、引入一些校外创新创业专家等举措为输出创新型高技术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要推进职业院校之间形成资源共享、沟通交流的联合办学模式,强化深度校企合作,创建优质的、持久的、多元的校外实践基地。只有用创新思维看待金融行业变革,及时落实金融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高职金融教学体系巧妙融合,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金融+科技+创新”的能力,才能打造金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生态。

〔参 考 文 献〕

〔1〕黎少仪.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金融专业教育的融合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01):81-82.

〔2〕蔡宗朝.专业教育、创业教育与创新性人才培养融合研究——以高职金融类专业为例〔J〕.南

方职业教育学刊,2018,8(04):7-13.

〔3〕余海萍.高职金融综合实验实训中心构建与实践——以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为例〔J〕.湖

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40(01):91-92.

〔4〕古翠凤,刘雅婷.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20,(01):73-78.

〔5〕柳凤娇.区块链技术环境下高等职业金融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J〕.智库时代,2018,(34):97-98.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金融专业区块链双创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互联网时代独立学院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研究
新常态下高职金融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金融专业对学生就业前景的分析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