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按摩联合婴儿体位评估工具下鸟巢体位在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中的应用

2021-10-28王灿姜方何寅钊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经口胎龄体位

王灿 姜方 何寅钊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低出生体质量儿因长常因神经系统发育延迟,吸吮、吞咽反射等发育不完善,进而导致摄食能力不足,增加经口喂养难度[1]。临床针对这一问题常在婴儿体位评估工具 (the infant position assessment tool,IPAT)指导下鸟巢体位进行支持,以保持良好的屈曲位,促进下颌肌肉群发育,强化吸吮和吞咽能力。但由于早产儿经口喂养渠道为复杂的行为整合活动,单纯予以上述干预不利于口腔反射运动建立,进而可能会延缓其生长发育[2]。SandraFucile口腔按摩是以按摩的方式刺激口咽部肌肉群收缩和舒张,强化口腔组织感觉和知觉能力,其用于低出生体质量儿中值得研究。故本研究将对此展开探讨,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患儿家属同意且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NICU 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27例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男38例,女25例;胎龄28~34周,平均胎龄(31.26±1.02)周;出生体质量(1 323.58±123.57)g;分娩方式:顺产20例,剖宫产43例。观察组男40例,女24例;胎龄28~34周,平均胎龄(31.18±1.05)周;出生体质量(1 356.42±121.22)g;分娩方式:顺产22例,剖宫产42例。上述资料两组患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低出生体质量儿诊断标准[3];胎龄34周以内,体质量1 500 g以内;NICU住院时间14 d以上;生命体征稳定者。排除标准:先天性胃肠道畸形者;合并呕吐或胃液吸入者;出生时重度窒息者。

1.3 方法 两组均密切监护生命体征变化等,予以常规营养支持,每天经鼻饲喂养120~150 mL/kg奶量,喂养间隔时间为1 h左右,根据体质量调整喂养时间和喂养量。对照组给予IPAT指导下鸟巢体位支持。鸟巢体位:在IPAT指导下调整患儿肩部,保持伸展,手碰触到脸颊;分别以自然柔软弯曲的方式对准髋部、膝盖、脚踝及脚部,头、颈部中立,头略向前弯曲10°。根据患儿体位情况对上述肢体体位状态进行评分,总分12分,若小于10分者需重新摆放体位,每次交接班时由两名护士对所有患儿进行IPAT评分,确保患儿身体各部位接近理想体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SandraFucile口腔按摩干预:在喂奶前15~30 min进行。口腔外部训练:按摩面颊、上唇、下唇,持续5 min;口腔内部训练:对上下牙龈、面颊内侧、舌侧、舌中部等部位持续按摩7 min;非营养性吸吮:将无孔安抚奶嘴放置口中,并让患儿吸吮,持续3 min。上述干预方案1次/d。两组均连续干预2周,随访观察6个月,无1例失访。

1.4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①NICU相关质控指标:胃管留置、全肠内营养、呼吸机使用时间及NICU住院天数。②吸吮功能:采用非营养性吸吮系统评分(NNS)评价干预前、干预后7、10及14 d吸吮功能,总分86分,分高则说明吸吮功能佳。③喂养状态:记录干预期间经口喂养表现和喂养进程。④神经功能发育情况:随访6个月,采用婴儿神经系统国际测验量表(Infanib)[4]对出院3、6月龄进行早期神经功能发育正常比例评价,其中3月龄(共15条目,48分及以下为异常;49~65分为过渡;66分及以上为正常);6月龄(共18条目,54分及以下为异常;55~71分为过渡;72及分以上为正常)。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 22.1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NICU相关质控指标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胃管留置、全肠内营养、呼吸机使用时间及N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NICU相关质控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NICU相关质控指标比较(±s)

注: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组别 例数 胃管留置时间(d) 全肠内营养时间(d) 呼吸机使用时间(h) NICU住院时间(月)观察组 64 29.98±5.69 26.56±4.23 635.23±10.21 2.36±0.21对照组 63 35.24±6.21 30.29±2.57 729.35±14.45 2.85±0.33 t值 4.978 6.016 42.333 9.966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儿吸吮功能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7、10、14 d吸吮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吸吮功能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儿吸吮功能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7 d 干预10 d 干预14 d观察组 64 32.36±4.23 37.86±6.42 52.42±6.42 72.58±8.48对照组 63 32.48±4.24 34.26±5.86 47.33±5.75 65.45±7.52 t值 0.160 3.299 4.704 5.713 P值 0.873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患儿喂养状态比较 观察组开始经口喂养胎龄和完全经口喂养胎龄较对照组小,开始经口喂养效率和完全经口喂养效率较对照组快(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喂养状态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喂养状态比较(±s)

?组别 例数 喂养进程(周) 经口喂养表现(mL/min)开始经口喂养胎龄 完全经口喂养胎龄 开始经口喂养效率 完全经口喂养效率观察组 64 32.15±0.63 33.26±0.82 5.32±1.58 13.23±3.24对照组 63 33.24±0.84 35.89±1.57 4.78±1.21 9.56±2.87 t值 8.263 11.805 2.164 6.753 P值 <0.001 <0.001 0.033 <0.001

2.4 两组患儿神经功能发育情况比较 观察组3、6月龄Infanib评估正常比例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神经功能发育情况比较[n(%)]

3 讨论

早期建立安全有效的完全经口喂养能力是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出NICU的重要参考指标。以往临床认为除常规营养支持外,体位管理为早产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IPAT指导下鸟巢体位是以IPAT为指导工具,以鸟巢形式将患儿围拢并予以合理摆位支持,以避免头颈过伸,促进相关肌肉正常发育,提高吞咽协调能力的同时减少胃残余量,增加奶量,促进体质量增加[5]。但单纯采用该方案无法有效训练患儿口腔反射运动,甚至会影响其喂养状态,延缓体质量增加。SandraFucile口腔按摩是以12 min口腔内外部刺激和3 min非营养性吸吮为一体的口腔运动方案,通过对口腔及口周组织进行按摩,促进相关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重组神经突触间化学活动功能,以提高吞咽反射灵敏性,非营养学吸吮能通过增加吸吮压力,增加胃肠激素分泌,促进口腔进食功能成熟,改善喂养状态。

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胃管留置、全肠内营养、呼吸机使用时间及NICU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IPAT指导下鸟巢体位,以头颈部中立,头略向前弯曲10°的体位干预,能有效避免头颈过伸,提高合适的支撑,减少胃残余量[6]。与此同时进行口腔运动SandraFucile口腔按摩对口腔周围及内部进行按摩,刺激口腔迷走神经兴奋性提高,进而利于口腔、咀嚼肌、舌部等相关肌群收缩性、强度和定向发射能力增加[7],促进胃内各种消耗吸收,以缩短胃管留置时间,加快从鼻饲向瓶喂过渡,缩短全肠内营养时间,同时能通过增加对口腔肌肉骨骼系统感觉输入,建立成熟的吸吮模式,协调呼吸和吞咽过程,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促进早日出院。

吸吮功能是开始经口喂养向完全经口喂养的基础,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7 d、10 d、14 d吸吮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且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胎龄较对照组小、开始经口喂养和完全经口喂养效率较对照组快。IPAT指导下鸟巢体位能规范患儿最佳体位摆放,通过发育支持定位,避免生理和神经系统发育异常[8];结合SandraFucile口腔按摩通过对嘴唇、下巴、舌头、咽喉部等口腔内外部进行刺激,减少口腔肌肉的高敏感性,增加口腔肌肉骨骼系统感觉输入,提高口腔动作和力量范围。同时通过非营养性吸吮,刺激神经肌肉系统相互协调,促进营养性口腔吮吸模式建立,改善吸吮功能,协调吸吮-吞咽-呼吸能力,进而改善喂养状态[9]。

神经功能发育情况是评价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观察组3、6月龄Infanib评估正常比例优于对照组。SandraFucile口腔按摩能通过对口腔内部和外部组织进行按摩、刺激,促使神经突触化学活动活跃度增加,增强咀嚼肌、舌肌等自主活动,进而提高3、6月龄Infanib评估正常比例。同时能强化口咽部肌肉群进行收缩和舒张运动,增加口腔肌力和活动度,促提高经口喂养效率,进而保证营养素的吸收,对神经发育同样具有促进作用[10]。

综上所述,SandraFucile口腔按摩联合IPAT指导下鸟巢体位可通过刺激NICU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口腔运动,提高吸吮功能,缩短全肠内营养,呼吸机使用时间,改善喂养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发育。因体质量的增加也是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干预的重点,尚未对此展开探讨,且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倚,今后将弥补上述不足展开讨论。

猜你喜欢

经口胎龄体位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脑卒中吞咽中重度障碍患者经口/鼻腔间歇置管注食营养的护理体会
经口内镜联合颈外超声穿刺注水定位成功取出颈深部异物1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重力喂养联合5 min口腔运动干预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效果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与出生体重及胎龄关系的研究
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脑组织损伤后血清酶变化的胎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