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康复疗法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钠在癫痫患儿中的应用

2021-10-28杜小亚郭政府吴琦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酸钠癫痫神经元

杜小亚 郭政府 吴琦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脑部疾病,以反复发作性抽搐和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在我国,小儿癫痫的患病率约为3.45%[1-2]。小儿癫痫的反复发作会导致患儿智能受损、生长发育迟缓等。因此,早期对小儿癫痫给予诊断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丙戊酸钠是治疗小儿癫痫的首选药物,主要通过抑制γ-氨基丁酸转氨酶控制疾病。综合性康复疗法可以刺激并修复受损的神经元,进而逐步改善患儿的生理机能[3]。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综合性康复疗法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钠控制癫痫的效果,分析其对患儿的临床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21例癫痫患儿,掷币法分组,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9.24±2.35)岁;病程1个月~7年,平均病程(3.67±1.35)年。观察组61例,男37例,女24例;年龄5~14岁,平均年龄(9.25±2.36)岁;病程0.5个月~6年,平均病程(3.68±1.34)年。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癫痫诊断标准[4],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知情。排除标准:近1~2个月口服抗精神药物者;对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小剂量丙戊酸钠治疗,丙戊酸钠片,0.2 g/片,用法用量:初始剂量5~10 mg/(kg·d),分2~3次服用,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直至增加到30 mg/kg。疗程6个月。

1.3.2 观察组 增加综合性康复疗法。①药物治疗,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120 mL/瓶,口服,5~9岁5 mL/次;>10岁10 mL/次,3次/d。②高压氧疗法,氧仓压力:0.20 MPa,加压时间:20 min,稳压:40 rain,面罩吸氧,每次治疗控制在100 min之内,1 次/d,1 个 疗 程 为10 次,每 个 疗 程 中 间 休 息2~3 d,一般为3~6个疗程。③针灸,取穴:人中、百会、双侧风池、双侧内关、双侧太冲、双侧足三里,用捻转平补平泻法,根据患儿情况选配穴,痰雍取丰隆,脾胃虚弱取足三里,癫痫昼发取申脉,夜发取照海,1次/d,留针30 min/次,5次/周,1个月为一疗程,每个疗程中间休息1周,疗程6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儿癫痫发作情况(治疗前后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次)。②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满分30分,分数越低认知障碍越严重。韦氏儿童智力(WISC-CR)量表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智力越高。③脑电图变化,记录治疗前后痫样放电和累及导联数。④血清水平。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治疗前后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4 mL,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NSE、IL-6、hs-CRP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均导入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癫痫发作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次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癫痫发作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癫痫发作情况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发作持续时间/min 发作频次(次/月)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3.24±0.38 1.28±0.31* 7.48±1.34 3.14±0.75*观察组 61 3.23±0.37 0.77±0.12* 7.46±1.35 1.54±0.24*t值 0.148 11.970 0.082 15.858 P值 0.884 <0.05 0.935 <0.05

2.2 两组患儿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WISC-CR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儿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 单位:分

注: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WISC-CR=韦氏儿童智力;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MoCA评分 WISC-CR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17.02±0.54 25.05±0.59* 84.02±4.25 87.25±3.14*观察组 61 17.01±0.53 27.24±0.72* 84.01±4.24 91.11±3.22*t值 0.103 18.284 0.013 6.675 P值 0.918 <0.05 0.990 <0.05?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比较 治疗后两组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癫样放电(次/180 s) 累及导联数(个/180 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15.24±2.85 7.34±1.34* 7.95±1.37 3.76±0.83*观察组 61 15.23±2.84 6.01±1.23* 7.96±1.39 3.04±0.67*t值 0.019 5.689 0.040 5.255 P值 0.985 <0.05 0.958 <0.05?

2.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NSE、IL-6、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水平比较(±s)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水平比较(±s)

注: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IL-6=白介素-6,hs-CRP=超敏C- 反应蛋白;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NSE(ng/L) IL-6(ng/L) hs-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13.02±1.47 6.28±0.95* 39.54±2.95 16.95±1.45* 8.12±1.11 2.35±0.54*观察组 61 13.03±1.48 5.14±0.67* 39.55±2.96 14.02±1.14* 8.13±1.12 1.75±0.24*t值 0.037 7.638 0.019 12.368 0.049 7.920 P值 0.970 <0.05 0.985 <0.05 0.961 <0.05?

3 讨论

小儿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可分为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小儿癫痫的严重程度与侵犯神经元的部位和放电的范围密切相关[5]。因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反复发作会刺激大脑皮层,引起脑部神经元的坏死和缺失[6],且癫痫发作随时随地,易威胁使患儿安全。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次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WISC-CR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可能为丙戊酸钠可以抑制γ-氨基丁酸转氨酶,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可以抑制钙离子和钠离子的电压敏感性,提高机体神经递质的含量和活性,进而控制异常放电,减轻了患儿的症状[7],提高了认知功能。赖氨肌醇维B12可以促进丙氨酸的代谢,逐步修复神经细胞;可以透过血脑屏障,恢复和维持脑神经细胞功能,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8]。高压氧治疗可以快速提高脑组织细胞的氧分压,加速恢复损伤的脑组织,减少癫样放电;高压氧会刺激脑血管收缩,减低血流量而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针灸治疗可以疏通经络,增加癫痫病灶的血流量,恢复大脑皮层的供血,减少癫痫发作;可以减少自由基的含量,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功能,减少了癫样放电、累及导联数等,进而提高患儿的语言能力、肢体运动等。

NSE数值的高低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9]。IL-6的高低和炎症水平呈正相关。hs-CRP是反应炎症状态的灵敏指标。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两组NSE、IL-6、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丙戊酸钠可以提高γ氨基丁酸的代谢并调控组蛋白的乙酰化功能,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而发挥抗炎的作用[10]。药物治疗、高压氧和针灸综合疗法,不仅可以纠正脑缺氧状态,增强患儿的免疫力,还提高脑组织的血药浓度,利于患儿的恢复。

综上所述,综合性康复疗法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钠减少了癫痫患儿发作次数,提高患儿认知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猜你喜欢

酸钠癫痫神经元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AI讲座:神经网络的空间对应
癫痫多数可控可治
仿生芯片可再现生物神经元行为
老年人能用“退热栓”吗
这个神经元负责改变我们的习惯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研究人员精确定位控制饮酒的神经元
癫痫,也可有良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