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生与《鲁迅经典》相伴

2021-10-27毛银鹏

北京文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传世稿子鲁迅

毛银鹏

高中毕业时,我揣着《高尔基传》,踏出高中校门,蹚过油菜花金灿荡漾的田野,走进小镇书店,特地选买一本崭新的硬壳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一笔一画地写上:“今生——献给文学!”

高中语文老师湛明茂教我:“先打五年基础再说。”第三年,《长江文艺》发了我一千字的小小说。我在县文化馆开会,认识了县干部陶某,把新写的稿子给他,他只扫一眼就放下了。我说:“你看看我的稿子,一定有收获。”“我把看你稿子的时间,用来看文学名著,收获不大得多?”他张口就说。我立即觉得脸被甩了一巴掌,火辣辣的,闭紧嘴,上牙咬着下唇……很快,我眼睛发亮,连连点头:“对!对!对!”

几天后,碰到早我两年出校门、在外做临工的邻村同学喻某,他说:“不是传世经典不用看,不能传世的文字不用写。”

我当时只知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作家,便买来《鲁迅经典》阅读。无论在家务农,还是到县城做临工,我总带着《鲁迅经典》,每天清早,看一篇鲁迅作品。开始不大懂,觉得鲁迅作品太深奥,每句话都有深意,每天只能勉强学一篇较短的作品。反复阅读后,发觉无论谁说话,无论报刊上哪篇文章,谈及鲁迅,就明显深刻,有意味得多。

后来,我在县城开店,结婚生子,又拖儿带女去邻县蕲春开店,一直带着《鲁迅经典》。我把稿子《人生拾梦》给蕲春作家王成启,他一看,就对我眨眨眼:“你现今是什么情况?”我说只发过一篇小小说。他拍掌大笑:“你的东西吓倒人!初看是大家手笔,有鲁迅的味儿,细看就知你功底不足。”

后来我去北京开店,还是带着《鲁迅经典》。我把在蕲春写的《故人西辞》投给《北京文学》,白连春老师立即送审,杨晓升主编很快发表,随即获奖。《北京文学》奖的评语有:“这些故人,颇似鲁迅笔下的未庄系列人物……”老舍文学奖授奖辞有:“《故人西辞》走的是,文学大师开创的‘写人生之路……”

白老师给文学培训班讲课,让我讲话。我说:无论看书还是写作,大家都觉得“时间不够用”。书山书海,十生也看不完。如果只看传世经典,老子只《道德经》五千字,曹雪芹只《红楼梦》,《鲁迅经典》也只一本书,怎么没时间看?人生几十年,只看经典,不知能反复看多少遍。鲁迅先生教我们写作:“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有人教我:“不是传世经典不用看,不能传世的文字不用写。”

布鲁姆说:“你读三流作品,就没时间读一流作品了。”你读惯了一流作品,就读不进三流作品。看惯了鲁迅作品,一般的作品根本看不进。我晕车,闻到一丝汽油味,就头晕恶心,赶紧屏住呼吸,快步跑得远远的。我苛求真情,一看到虚情假意的文字,就头疼心里冒火,恨不得挖洞深埋它!为免自己愤怒伤命,我赶紧丢开它,抛得远远的!连忙拿《鲁迅经典》挡在眼前,就像快要窒息的人抢氧来吸,赶紧盯——

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人到无聊,便比什么都可怕,因为这是从自己发生的,不大有药可救。

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摸,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地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

我平生反复咀嚼鲁迅作品,越嚼越感到——鲁迅作品的每句话、每个字,都饱含了鲁迅的热血。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最直接精准的办法是——看能反复读多少遍。每个字、每个标点,都发自作者的内心深处,都饱含了作者的热血,才能每个字、每个标点,都进入读者的心灵,在读者心里奔涌,令读者反复品味。而那些虚情假意、生编硬造的东西,读者第一遍都看不进,作者自己也不愿看第二遍。就像塑料面条,哪个嘴愿嚼一下?哪个喉咙吞得下去?

反复看《鲁迅经典》,我觉得,写作,说简单,极其简单,随手一挥的事儿,不外是把自己的经历感想,写出来,告诉别人。说难,比登天还难。暂只谈“心”:心如不正,所想所见所做,都是偏的,写的东西自然是偏的,偏的东西不把人引偏?心如平庸,所想所见所做,不外平庸,平庸的东西不带人平庸?心只有高尚圣洁,才能使所想所见所做,闪射高尚圣洁之光,照亮地狱人间天堂,引领人类奔向天堂。古往今来,茫茫人海,有几颗心,高尚圣洁?

反复看《鲁迅经典》,我还觉得,世间有两种写作——一种是吃饱了嗝气;一种是脚陷入磨中被磨,上身蹦撞,嘴里发出的号叫。尘世书山书海,不外嗝气与号叫。

我今在老家县城,每天早晩,都独自去长江边散步,披着粉红的朝霞或洁白的月光,漫步在细软净无泥的沙滩上,反反复复地听手机播放的《红楼梦》和《鲁迅经典》。

现在,我又在长江边听《鲁迅经典》。江面的月光,碎银子一样闪动,头顶的月亮,很圆很亮,遥远深蓝的天幕上,嵌着珍珠一样的星星。《红楼梦》和《鲁迅经典》等人类经典,定和这星月一样,千万年后,依然明亮闪烁,朗照人间!我能否把自己的生命,炼成一颗星星?

《鲁迅经典》已伴了我四十多年,还定伴我终生!我将用生命证明——

终生与《鲁迅经典》相伴,今生足矣!

责任编辑 张琳琳

猜你喜欢

传世稿子鲁迅
豆腐是怎么来的?
一刀传世 无处不充值
孔乙己
当我收到稿子时,我在干什么
放胆情结
花嫁良缘
拖稿的各种理由
阿迅一族
回归祖国的五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