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物联网中5G通信技术的应用

2021-10-27罗方简

通信电源技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用电分布式配电

罗方简

(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000)

0 引 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现代社会逐渐步入了互联网时代,构建完善的物联网平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1]。通过应用物联网,有效将虚拟和现实结合到一起,构建出更加全面的信息网络,有利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此外,要想进一步完善物联网功能,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必须不断增加其他方面的先进技术,5G通信是其中较为良好的一种[2]。

1 概念介绍

1.1 电力物联网

1.1.1 基本概念

现代电力领域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均开始对电力物联网进行建设,即在传统电力系统内安装相应的无线传感元件,以赋予电力系统更加良好的通信性能。电力物联网并非单一的技术手段,而是由多种通信技术共同构成,如智能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移动网络技术等,在诸多技术共同作用下拉近了电力系统、外界环境以及电力工作人员间的距离,提升了信息交互效率。加强对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分析,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支持。对于电力物联网来说,主要由4层结构构成,具体如下。

第1层是感知层,作为整个系统的最低层,由诸多传感器构成。物联网系统运行时,通过该层获取电力相关信息,并根据实际需求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第2层是网络层,用于数据的传递。网络层中融合了诸多通信技术,如5G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等,有效将数据与实际信息联系到一起。第3层是平台层,用于数据的深层处理。获取感知层的信息后,根据数据特点将其存储到特定的数据库内,并利用相应软件予以分析,以得到电力系统运行结果。第4层是应用层,根据最终的分析结果,通过数据表格和图像等方式将其展示给管理者[3]。

1.1.2 特 点

对于电力物联网来说,主要具备下述几个方面的特点。(1)可长时间运行,能够与其他各方面连接到一起,为电力物联网最基础的特点。电力物联网系统运行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将其连接到各种软硬件设备上,为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监督与管理提供有力支持[4]。(2)感知能力强。系统感知层内安装了大量传感器,可采集多方面的电力信息,能够准确展示出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3)连接广泛。用户操作时,可利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物联网系统与其他各系统连接到一起,赋予整个电力系统更强的数据交互能力,有利于上下游数据的衔接[5]。(4)开放共享性。电力物联网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平台,电力相关企业均可进入到平台内部,并将所有信息集成处理后向所有用户进行共享,这不仅提升了信息的使用效率,而且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5)创新性。通过应用物联网可提升电力系统的管理效果,完善电力商业模式,为推动电力领域向着更加良好的方向发展提供支持[6]。

1.2 5G通信技术

1.2.1 基本概念

2013年首次提出了5G发展战略后,经过5年的研究,5G通信技术正式应用到现实当中。其中,我国于2015年1月开始研发5G通信技术,2019年6月开始发放5G商用牌照,正式应用5G通信技术。经过两年左右的发展后,我国5G通信技术已经覆盖到大部分地区,对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之前的数十年当中,无线技术出现了巨大变化,由最开始的1G技术逐渐发展至4G技术,其中3G与4G技术的发展为5G通信技术的出现提供了大力支持,而5G通信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当中出现的数据信息容量在不断提升,从而对系统内部数据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上来说,传统4G技术的信息上传速率为100 Mb/s,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而对于5G通信技术来说,上传速率的理论值达到了10 Gb/s,是前者的100倍,具有更快的信息传输效率,有利于现代社会更好的发展[7]。

1.2.2 特 点

5G通信技术存在下述几个方面的特点:(1)高速率。由上述介绍可知,4G技术上传速率最高为100 Mb/s,而5G通信技术最高可达10 Gb/s,是前者的100倍,由此表明5G通信技术具有更快的通信效率,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数据传输工作,有利于结果的分析与判定。(2)大容量。在5G通信技术当中,融入了大规模MIMO等先进技术,使得5G通信设备容量大幅度提升,是4G的几十倍,也就是说一个基站能够服务更多的移动设备,网络用户量较多时,用户也可获得较为良好的上网体验。(3)低延时。5G网络运行时,延迟可以达到1 ms以下,即产生相应数据后,5G网络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工作,有利于数据的使用。由于5G通信具备上述诸多优势,因而可将其应用到电力物联网系统内,进一步提升电力物联网的通信性能[8]。

2 电力物联网的需求分析

2.1 配电自动化方面

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逐渐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时,应针对实际需求情况设定出合理运行参数,其中在主站对终端的总召频率方面,设定范围为1~60 min/次,主站与终端对时间隔设置成1 h,遥信与遥控方面,主站发布指令或是终端出现异常而无法传输数据时,频率应针对具体情况而定[9]。通过实践调查可以发现,配电自动化终端运行时,在实时性方面,配电自动化的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配电自动化实时性要求

2.2 用电信息获取方面

用电信息模块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关键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用电信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后掌握用户的具体用电情况,为判断用户是否存在用电异常及收取电费提供支持。相对于传统人员抄表方式来说,用电信息系统效率更快,准确性更高,大大降低了电力部门的运营成本[10]。在可靠性方面,要求遥控准确率在99.99%以上,首次获取成功率在95%以上,周期获取成功率在99.5%以上。在实时性方面,主要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用电信息实时性要求

2.3 分布式电源方面

在用户的四周,可能会安装一些分布式电源,以满足不同用户对电力能源的需求。分布式电源运行时,带宽方面的主要参数如表3所示,可靠性方面的具体参数如表4所示。

表3 分布式电源带宽设置情况

表4 分布式电源可靠性参数设置情况

2.4 移动巡检方面

电力物联网的移动巡检共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移动巡视,另一个是移动检修。其中,对于前者来说,若无需完成监视工作,则能够在本地实现,无需远程通信。对于后者来说,由于存在远程协助和移动办公等较为烦琐的功能,因而在设计时应保证巡检设备与控制中心进行良好的通信,信息通信的主要内容有文字和影像等[11]。在各种典型业务当中,传输速度略有差异:语音信息传输时,速率控制在8~64 kb/s;影像信息传输时,速率控制在384~2 048 kb/s;数据信息传输时,速率控制在64~2 048 kb/s。

3 5G通信技术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应用

现代电力物联网当中,均对5G通信技术进行了应用,具体如表5所示。

表5 5G通信技术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应用

配电自动化的设计主要是强化系统供电稳定性。以往以过流保护为主,若出现停电故障将产生巨大影响,且排难难度较大,而应用5G通信技术后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取故障点位置,为故障解决提供帮助。在用电信息采集方面,以计量为主,数据传输量少,频次较低,上行流量多,但下行流量少。此外,应用5G通信技术后,可提升用电数据采集效率,有利于获得更多用电信息。

配电网早期设计时未能安装分布式电源,而随着分布式电源的使用,系统结构出现显著改变,由单电源结构逐渐变成了多电源结构。用户不仅为用电方,而且还是发电方,是一种双向用电模式。这种情况下,通过应用5G通信技术能够显著提升配电网的稳定性[12]。而在电力巡检方面,通过应用5G通信技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采集、传输与分析相关信息,有利于各种故障问题的检测与处理。

4 结 论

5G通信技术是现代较为先进的通信技术,可将其应用到电力物联网的配电自动化和移动巡检等诸多方面,利用5G通信技术有效提升了电力物联网的通信性能,可为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用电分布式配电
基于配电带电作业的供电可靠性提高有关思考
浅谈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
新一代分布式母线保护装置
10kV配电线路维护工程的安全措施分析
10KV变压器配电安装柜中常见问题分析
分布式空战仿真系统设计
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布式安全日志分析方法
用电安全要注意
学习用电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