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炼化项目投资增效测评方法探索与实践——以烷基化项目为例

2021-10-27董思学方兴君郝立新张书通王克全

油气与新能源 2021年4期
关键词:全厂烷基化经济评价

董思学,方兴君,郝立新,张书通,王克全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计划部)

1 投资增效测评的内涵和作用

企业资产的创效能力由企业发展过程中若干个项目叠加而成,每个项目给企业带来的增效效果是提升资产创效能力的基础。但传统的绩效考核指标往往更多关注企业整体运营与效益,对新增投资的效果实现情况考虑不足。

投资增效测评用于考核企业新上项目投资所带来的效益增加情况。对每个项目进行投资增效测评是衡量项目投资效益目标实现程度、提升投资回报意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有助于企业建立投资回报约束机制,抑制企业投资冲动,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

投资增效测评是指在新增项目投产运营一个完整财年后,通过开展项目投资效益跟踪评价,对项目投资带来的实际增效情况进行测算,并与可行性研究(简称可研)经济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其经济效益目标实现程度。

投资增效测评围绕项目投运后实际净利润和内部收益率两项指标开展对比分析。前者能够反映项目投运以来实际增量效益情况,而后者能够反映增量投资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收益率。通过将当期指标和长期指标与可研预测值进行对比及差异分析,客观、全面评价项目新增投资为企业带来的效益贡献情况。

2 投资增效测评与项目可研及后评价经济评价的异同

2.1 投资增效测评与可研经济评价的异同

一是基本原理相同,但目的不同。投资增效测评同可研经济评价一样,都是基于现金流量分析对项目生命周期投入及产出情况进行分析、测算。可研经济评价是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分析,通过与基准收益率对比,评价项目经济可行性,同时也是方案比选的重要依据。而投资增效测评是在项目投运后进行,除了与基准收益率进行对比外,更重要的是与项目可研经济评价结果进行对比,量化分析投资增效与可研预测产生差异的原因。

二是项目范围一致,但数据来源依据不同。为了能够与可研经济评价进行对比,投资增效测评的范围应与可研保持一致,通过对净利润和内部收益率等关键指标的对比,客观、真实评价新增投资为企业带来的收益以及目标实现程度。在分析计算过程中,可研经济评价全生命周期数据均为预测值,即项目设计数据,产量即为销量。而与可研经济评价相比,投资增效测评时点前依据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和企业财务报表,时点后为预测值,受原料、市场等因素影响较大。对于产品量的数据,更侧重于以实际市场需求变化和销售实现情况确定,尤其对于炼化项目产能过剩的现状,投资增效测评与假设产品全部销售的可研经济评价有着本质区别[1]。

2.2 投资增效测评与后评价经济评价的异同

投资增效测评基本采用了项目后评价中财务效益评价的方法,而最大的区别在于测算结果的使用有所不同,项目后评价用于问题分析,投资增效测评结果用于考核。因此,项目后评价的效益计算分析指标需与可研批复完全保持一致,若新增投资项目可研批复指标为总量指标时,后评价财务效益分析也以总量指标为准进行对比分析。与之不同的是,投资增效测评更聚焦项目层面指标,以项目净利润和内部收益率为准,分析与可研预测水平的差异,并与同期类似项目横向对比,最大程度确保测评结果的合理性,为考核提供依据[2]。

3 炼化项目投资增效测评方法探索

石油炼制属于流程型产业,各生产环节相互依存,生产装置、辅助生产设施和公用工程等在生产过程中密切联系,各自发挥作用[3]。近年来,随着国内油品质量升级步伐的加快,炼化企业通过投资新建装置等方式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收率,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保护要求[4]。不断增加的改扩建项目使得投资增效测评工作变得极为重要,其中烷基化装置作为汽油产品质量升级和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本文以烷基化项目为例,对投资增效测评方法进行研究与探索。

烷基化装置可以将低价值的液化气转化为高辛烷值的烷基化油,用于调和全厂汽油,是汽油产品质量升级的主要措施。此类炼化项目是企业在利用原有资产与资源的基础上,投资形成新的生产装置,改善产品结构,其投资增效测评的方法采用改扩建项目的常用经济评价方法,即“有无对比法”或“直接增量法”[5]。在测评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多方验证,要依据企业实际生产、财务、计划、市场等多方面数据,对项目投产以来各年实现的量、价情况进行复核,从而确保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投资增效测评对数据的严谨性、准确性要求高,因此单独使用“有无对比法”或“直接增量法”在实践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的问题[6]。在进行投资增效测评时,评价时点前的数据应为实际数据,而对于炼化项目而言实际财务数据是以公司层面为主,并不是以每个项目或装置作为单独的财务核算对象。若采用“有无对比法”,其中“无项目”为虚拟状态,在模拟无项目全厂物料平衡的基础上,还需要模拟无项目辅助材料、燃料及动力消耗情况,其中涉及多年的燃料及动力平衡,相关数据的处理工作量巨大,在实际测评工作中易出现简化处理导致低估成本的现象,同时也不利于横向对比;若采用“直接增量法”,烷基化油作为中间产品,不能体现最终市场销量实现情况,同时其价格无法从公司财务数据中直接获取,缺乏确定的依据[7]。

因此,在炼化项目投资增效测评实践中,结合烷基化项目的特点,探索总结出了一个更加适用的方法,即“有无对比法”+“直接增量法”,将两种方法组合使用、各取所长。采用全厂“有无对比法”确定项目的原料与产品物料平衡,用“直接增量法”确定项目的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消耗,既符合炼化工艺流程较为复杂、装置相互关联的实际特点,又可以真实反映烷基化装置对全厂汽油产品结构的影响,避免烷基化油作为中间产品缺乏定价依据的问题。同时烷基化项目为加工流程末端装置,对原有生产装置及系统影响较小,因此辅助材料和公用工程消耗可根据装置成本财务报表确定,依据充分且大大降低了数据分析处理的难度。

“有无对比法”“直接增量法”及“有无对比法”+“直接增量法”3种投资增效测评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如表1所示。通过对比可见,“有无对比法”+“直接增量法”的严谨性与适用性优于其他两种方法。采用“有无对比法”+“直接增量法”进行投资增效测评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从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可见,除烷基化项目外,MTBE(甲基叔丁基醚)等处于炼化企业加工流程末端的新增装置均可采用“有无对比法”+“直接增量法”进行投资增效测评。

表1 投资增效测评方法对比

图1 “有无对比法”+“直接增量法”投资增效测评流程

4 烷基化项目投资增效测评实践

下文以某炼油厂(简称炼厂)烷基化项目为例,介绍采用全厂“有无对比法”+“直接增量法”进行投资增效测评的基本流程。由于数据量较多,因此文中仅体现了作为经济评价基础数据的关键步骤,对于过程数据不进行展示[8]。

该炼厂是燃料型炼厂,2017年采用低温硫酸法烷基化工艺新建25×104t/a烷基化装置,同时配套建设1.8×104t/a废酸再生装置,次年装置投产。通过建设烷基化装置,改变了该炼厂高标号汽油产量低和国 VI标准升级中汽油池烯烃含量不达标的现状,使汽油产品的结构和质量得到优化调整。该项目可研经济评价采用全厂“有无对比法”进行财务效益测算,主要增量经济指标年均利润1.6×108元,财务内部收益率32.4%,投资回收期4.2 a。

该项目投运两年后开展投资增效测评,首先采用“有无对比法”确定全厂“有项目”和“无项目”状态物料平衡。此炼厂后续无其他新增和改扩建项目,“现状”即为“有项目”状态,以未上烷基化装置前炼厂实际生产及销售情况作为虚拟“无项目”状态的基础,通过将“有项目”“无项目”全厂流程图转化为物流平衡表,并将二者相减,得到增量(项目)原料与产品物料平衡情况,如表2所示。然后依据单装置财务成本表,用“直接增量法”确定项目公用工程消耗数据,即烷基化及废酸装置的辅助材料、燃料及动力消耗情况,如表3所示。表头中“1”“2”“3”“4~20”分别表示投运后“第 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20年”。

表2 全厂“有无对比法”增量物料平衡

表3 “直接增量法”装置辅助材料、燃料及动力消耗

以全厂“有无对比法”+“直接增量法”得出的物料及消耗情况为数量基础进行现金流量分析;价格基础按照测评时点前以实际价格为准,预测年度以统一的价格体系参数为依据。经测算,该项目的投资增效测评经济指标与可研报告的相关指标对比情况如表4所示,其中,变动率=(增效测评指标-批复可研指标)/批复可研指标。

表4 投资增效测评结果

从关键指标看,烷基化项目的效益普遍较好,它把低价值的液化气转化为高价值的烷基化油,烷基化油的辛烷值达到 96以上,增加了炼厂汽油产量,尤其是高标号汽油产量,提升了全厂汽油池产品质量,因此项目效益普遍较为理想。

通过单因素迭代法将测评结果还原至可研状态分析可见,投资增效测评指标未达可研预期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实际投资高于可研投资,导致内部收益率较可研降低 3.8个百分点;二是产品实际销售情况不及可研预测乐观,主要是高标号汽油销量未达预期,导致内部收益率降低 1.7个百分点;三是测评时点前后的价格水平和价格体系较可研采用的价格体系低,导致内部收益率又降低 0.9个百分点。不同因素对项目内部收益率的影响见表5。

表5 不同因素对项目内部收益率的影响

对炼化项目投资增效测评而言,把握炼化项目的技术经济特性,多方验证基础数据,做到标准统一、依据充分,是测评结果具有可用性和可比性的必要条件。将“有无对比法”和“直接增量法”组合应用作为统一的方法,为开展同类项目横向对比、量化考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思考与建议

在此次炼化项目投资增效测评实践中发现,针对烷基化这类炼厂的下游加工装置项目,在前期工作中对于高品质汽油的市场需求情况分析不足,对质量升级优质优价预期过于乐观,而实际投运后优质并未实现优价,造成部分项目投资增效难达预期。项目可研是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未来应进一步完善、细化项目前期经济评价方法,强化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为项目科学论证夯实基础。

目前,大型石油企业已经开始以投资增效测评结果为依据对企业新上项目投资增效情况进行考核。但该项工作时效性强、严谨度高、数据核实确认工作量大,未来应逐步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体系;同时,更需要针对不同类型项目特点,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投资增效测评方法与参数,从而保证该项工作持续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促进企业资产创效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全厂烷基化经济评价
核电站全厂机械联锁装置协同管理平台的应用
某电厂全厂水平衡测试方案浅析
KBR固体酸烷基化技术(K-SAAT)
β分子筛的改性及其在甲苯与异丙醇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有无对比法”在经济评价中的运用及相关概念分析
7-O-羧烷基化白杨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
关于致密气开发经济评价的思考
火力发电厂全厂水平衡试验探讨
过渡金属催化的氢氨烷基化反应
“营改增”对项目投资经济评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