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画的沟通桥梁

2021-10-26王瑞峰

今古文创 2021年36期
关键词:宗白华造型艺术通感

王瑞峰

【摘要】本文首先就“诗”和“画”两种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进行探索,认为这两种艺术形式呈现出一定的相容性,同时各自具有其特殊性。在深入研究文字艺术和造型艺术后,发现一定程度上文字艺术与造型艺术通过“通感”来建立联系,而文字艺术并非占尽宠爱,在表达过程中有其不能的地方。其解决方法却是向造型艺术借鉴。

【关键字】“诗”和“画”;造型艺术和文字艺术;通感;暗示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6-0038-03

一、“诗”和“画”的沟通桥梁——通感

德国启蒙运动文学的杰出人物莱辛,完成了一本十分有名的著作《拉奥孔》。在书中,莱辛对一座雕像群“拉奥孔”进行了研究。同时莱辛对诗和画的概念进行了合理的扩张和对其本源的更为深层次的探索。于是乎“诗”和“画”的意蕴在人们眼中丰腴起来,以诗为代表的文字艺术以及以画为代表的造型艺术。

莱辛着重强调“诗”和“画”在功能上有所差别,钱钟书做出总结:“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事情。” [1]对于这两种艺术,若将“诗”变成现实中的“画”,则有状物难,状情难。

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处,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也。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 [2]

苏东坡引用“好事者”所写之诗句,“蓝溪白石处,玉山红叶稀”凭借丹青妙手,尚可画出。可是后两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恐怕是很难画出的。“山路元无雨”,此句乃“事情”,若是老实按照此句,并不画出“雨”来,则又不能够完全的达意——不然何以写出此句呢?“空翠湿人衣”则又难了一步,“湿人衣”此语难以尽力地描出,就是强行画出件湿衣服,也不能说是意义的表达完成。不信请问:“湿是几分湿?”

“写景诗里不止有各个分立的、可琢磨的物体,还有笼罩的、气氛性的景色。” [3]续前文所言,不仅这件“湿衣服”难画,这空中翠的让人觉得“湿”气的感受也难以画出。“湿”有不同种的“湿”。曹操有诗句曰:“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其中,诗人临风而视,虽不着一字,但已然有湿意。这是海水借风传达之湿。孟浩然《岳阳楼》:“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 [5]乃是湖水蒸腾,天地上下氤氲一体的湿。

宗白华言:“好画家可以设法暗示这种感觉和意味,却不能直接画出来。”[6]依“好事者补遗”说,王维确实是难遇的天才,设《蓝田烟雨图》也是在状态极好时所就,以至于完成超人的想象,“元无雨”之事与“湿人衣”之状态皆通过极为巧妙地暗示手法,达到意义的表现和传达。如此一来,画便通过模糊的感受,将诗中的意蕴表达出来。显然,这是一种并不够准确的沟通。

对于这两种艺术,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或者说,在一些时候,以一些角度看,显示出缺点和优点的样子,这是依照他们的特性而展现出来的。宗白华认为:“诗和画的分界实乃是不能泯灭的,也是不应该泯灭的,各有各的特殊的表现力和表现领域。”[7]

但是,既然有相似之处,便需说明。人确实在诗中看见了画,在画中看见了诗。如此来看,不可轻易说“一致”“相同”,但确有其相通之处。文字艺术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通感来使人得到画面感受,甚至通感是沟通诗和画的重要途径,是让文字艺术和造型艺术达到艺术统一性的重要桥梁。

通感,国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生理学都称之为“Synaesthesia”。在国内被翻译成“联觉”“移觉”“通感”等不同译法。对于这个外来的“新词汇”,通感的研究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在早期研究中,对于通感究竟是生理学还是修辞学有过很大的争议。

在这段时间里,学术界广泛吸收中外通感研究成果,不断加深对通感问题的探讨,对一些基本问题达成了共识。

“Synaesthesia”一词,对应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三种不同学科,被训为三种不同的概念。可以说得上是对其含义的进一步明确和划分。有人将其总结出来:“联觉即属于生理学的‘通感’,它是一种生理现象”,“移觉是心理现象,发生在感觉层”,“通感是移觉得显形,是心理概念的语言化表现”。[8]

有人在对通感产生的条件问题中,做出如是的解答“通感的生理依据是联觉”“联想和想象是通感产生的心理基础” [9],此处认同其观点,并希望在此基礎上,解答诗画沟通的问题。

钱钟书先生在其论著《通感》中言:“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 [10]

相比于画(造型艺术),就像前文所说,诗(文字艺术)表现出强大的表现力和准确性,它是更加具有生命力的艺术表达形式。可是,生活经验和科学理论都告诉人们:文字是一种符号,画是能够一眼就能直观地感受到的。那么,是什么让文字艺术在这场较量中获得“胜利”呢?

J·Vendryes在《语言的起源》中言:“任何一种器官都可以用来创造一种语言,有嗅觉语言和触觉语言,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等。只要两个人同意把一定意义赋予某种行为,并做出这种行为来相互交际,就有一种语言。”[11]

在现代医学中,已经认识到了产生人类感知的部位是在大脑皮层。生活中也可以见到类似的案例,比如说:被热水烫到,过一会儿才能感知到。若是皮肤可以产生感知,那么必然是热水烫到便是有了。反射弧模型也使人们知道了,五官只不过是感知外部信息的工具。

哥伦比亚大学分子生物学家阿克塞尔称:“鼻子并不嗅味,而是由大脑进行嗅味。我们的每个感觉只是把经验砸碎成碎片,并将这个世界解析成为许多语法上的一些名词和动词,然后由大脑把这些碎片捡拾起来并拼凑起来而形成感觉。” [12]

这位生物学者解释文字在人认识世界的地位。早期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通过认识工具来获得一些感知,不同感官拥有不同的语言。在种群之中,不断发展这种语言,随着“人”的生产力的发展和种群的不断进化,语言渐渐具体化,那就是文字(符号)。而个体通过遗传,获得先祖的传承,并不断在实践中推动其完善。

如此说来,见字如晤便是不足为奇。石头、竹子的视觉感知可以通过文字在经验中寻找拼凑出来。通感手法在诗人的笔下,便变得不同,“诗人对事物往往突破了一般经验的感受,有深细的体会,因此推敲出新奇的句子”。[13]

孟郊《怀秋》:“商气洗声瘦,晚阴驱景劳。” [14]声本无形可寻,更无胖瘦之说。诗人借助通感之手法,耳中所闻,却是看见了,竟也生出胖瘦的概念来。通感使得文字艺术更加地灵活,富有生气,也更加接近于画。诗说到底是一种文字,它可以有力地描绘出事情的变化。相比于造型艺术,其更加缺少地是一种直观地感受。不过,有了通感的帮助,其表现得竟是如此的有“画面感”,那不是视觉上的直接接受,而是经过诗人妙笔所锻炼出来的语言文字。

二、“诗”“画”的相互学习

文字是准确地工具,但是在描述一些事物的时候却又因为太过锐利的准确而出现无法表达的情况。为解决这种情况,文字艺术向造型艺术借鉴。如前文所言,画中诗意的传达,是模糊的感受。本身这种模糊性就带来了不可预知的感受,是故宗白华说道:“而另一位诗人可能体会出不同而写出别的诗句来。”[15]但是,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并不够准确的意味传达方式,更加“准确”地传达了其中的深刻意蕴。

老子《道德经》开篇第一句便言:“道可道,非常道。” [16]第一、三个“道”为道理的“道”。第二个“道”是言说,某某人道之“道”。其意大致为“言语道断”。看来,文字语言,按照老子来看并不能够表达出他心中的“道”。但是老子又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17],“强”字便说出了“道”描述的艰难与不足。对“道”体的描述也十分的模糊、玄妙,比如说“道之为物,惟慌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18],“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19]。如是看来,在对道体的表述之中,老子并没有准确到如某人是某年某日某时生人。反倒是用一种模糊的描述。文字收起了其锐利的精准,向画学习,于是有了可传达的妙语。

文字向“画”的借鉴并非仅仅是语言训诂学中。在面对一些人的神秘的经验感受的时候,也有这样的运用。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20]作为传道者的世尊,不以言语传道布教,而是拈花示众,此言语之不能也。迦叶微笑,乃是了然之笑。此二者,传道者与得道者皆不能言。《庄子·天运》中借老子之口说:“使道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 [21]意旨就算是自己的兄弟,子女,得道者也愿意将“道”传授给他们,这是不能够的。由此可以看出,其实作为语言以及其符号化的文字,在一些神秘经验上,显得束手无策,并不能够尽善尽美的传达。

三、结语

本文分析了“诗中的画如何转化为现实中的画”这一问题,在对问题的探索的过程中,以为是通感的存在使得人感受到了“诗画一律”。并在前人对通感的研究基础上,试图解释人为什么能够有这种感受。在对“诗”“画”问题的研究中,发现了文字艺术表现力的不足,向造型艺术学习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钱锺书.七缀集.读《拉奥孔》[M].北京:三联书店,2002:35.

[2]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

[3]钱锺书.七缀集.读《拉奥孔》[M].北京:三联书店,2002:39.

[4]曹操.曹操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8:11.

[5]孟浩然.宋刻本孟浩然诗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

[6]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

[7]宗白華.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3.

[8][9][11]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10]钱锺书.七缀集.读《拉奥孔》[M].北京:三联书店,2002:64.

[12]李璞.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J].国外科技动态.1998,(09):24.

[13][14][15]钱锺书.七缀集.读《拉奥孔》[M].北京:三联书店,2002:69.

[16]老子.道德经[M].长江出版传媒,2015:3.

[17][19]老子.道德经[M].长江出版传媒,2015:53.

[18]老子.道德经[M].长江出版传媒,2015:45.

[20](宋)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M].苏渊雷译.北京:中华书局,1984.

[21]钱锺书.管锥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7:641.

猜你喜欢

宗白华造型艺术通感
说通感
通感修辞很美妙
“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试论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对古希腊的中庸精神的阐释
广州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基础部教改成果展示作品选
巫傩面具的文化内涵与造型艺术探究
纤变墨画
论宗白华的艺术意境观
申红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