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体特征的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2021-10-25吴琼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文体特征儿童诗朗读教学

吴琼

【摘要】本文论述在低年级开展朗读教学的方法:丰富形式,读出儿童诗节奏韵律;搭建“梯度”,读出散文语言情韵;创设情境,演读童话角色形象;突出示范,品读古诗文化意蕴,从而让学生掌握朗读技能,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文体特征 朗读教学 儿童诗 散文 童话 古诗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118-02

《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每个学段的“阅读”部分,明确提出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低年级统编语文教材的课文后面也都提出了“朗读”的要求,将朗读作为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来抓。但是,课文的文体不同,朗读教学的策略也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统编语文教材主要以童诗、散文、童话和古诗等文体为主,笔者将结合文体特点,谈一谈不同文体的教学中所运用的朗读策略。

一、丰富形式,读出童诗节奏韵律

儿童诗对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丰富想象、增长知识、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观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低年级统编语文教材中,儿童诗(包括儿歌)占据阅读篇目40%左右,足以见得此类文体在这一阶段的普遍性与重要性。

教材中的儿童诗讲究押韵,注重语言上的音乐感和节奏感。要么句式整齐划一,朗读时朗朗上口;要么结构相似,朗诵时有回旋往复的节奏感。儿童诗篇幅短小,短的三五句话,长的也就十几行百来个字;主题单一,内容直白、通俗;富于想象,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

郭沫若先生曾说:“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儿童对韵律与节奏的感受比成人更敏锐,需求更强烈,儿童诗和儿童的双重特点,决定了让儿童大声地读出来,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是教学儿童诗的首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变换花样朗读,如师生对读、男女生合作读、小组比赛读、拍手读、点头读等,使学生在富有趣味的大声朗读中熟读成诵,对其中的道理、情感心领神会。

一位教师在教学《动物儿歌》时,先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动物名称、在哪里、做什么,然后有节奏地提问“什么/半空/展翅飞”“蚯蚓/哪里/造宫殿”“蝌蚪/池中/干什么”,引导学生有节奏地回答。在教师的引领下,师生间采用合作对读、拍手读等形式,将这首充满童趣的儿歌,读出了节奏,读出了韵律,读出了趣味。接着教师让学生仿照课文创编儿歌,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诗歌王国里自由翱翔,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师不但要从儿童诗的内容出发,教学生怎样处理句子的停顿,使学生根据停顿的划分,读出儿童诗的节奏,还要从儿童诗的情感表达出发,引导学生注重内部节奏,也就是情绪的变化。正所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只要情感达到了,读出自己的心声,每个人都是朗读高手。

二、搭建“梯度”,读出散文语言情韵

散文侧重表现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思想体验,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精练优美,最适宜声情并茂地朗读。低年段的散文,一般优美短小,是指导有感情朗读的范本,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将读与思结合起来,读出感情。

有时作者为了表达丰富的感受,会运用很多的修饰语或补语,文中就会出现多个长句子,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带来了较高的难度。如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项链》,就出现了带有多个“的”字短语的长句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读好“的”字短语,进而读好长句子,最后连句成篇,读通全文。以下是笔者执教《项链》一课时朗读指导的教学片段:

师:下面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课文中一共出现几条项链,分别是什么做的。

(生自读课文)

生:两条项链。

师:哪两条项链?

生:彩色的项链和金色的项链。

(出示“彩色的项链”指名读)

师:除了“彩色的项链”,我们还可以说彩色的什么?

(生答略)

师:是啊,“的”字的本领特别大,可它却十分谦虚,读它的时候要又轻又短,一下子滑过去,听老师示范。

(师示范读,生跟读)

师:彩色的项链是什么做的?

生: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师:谁来读好它?(出示词卡“海螺”和“贝壳”)

(生1读)

师:他读得多有节奏啊,因为他在“海螺”后面停了一下。谁再来试试?

(生2读)

师:我们把“小小的”连上去,你会读吗?

生(齐读):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师:那金色的项链又是什么做的呢?

生:快活的脚印。

师:把这些“的”字词语放在一起,你会不会读好它?(用课件显示“的”字变淡的过程)你看,“的”字已经隐身了。

(生齐读)

师:现在这四个词语跑进了句子里,变成了一大段话,有没有信心读好它?

(生齐读)

低年段学生难以从理性认知的层面理解句子的结构与层次,教师将长句子进行合理划分,指导学生先读好划分后的短语,降低了长句子的朗读难度。像《我多想去看看》《端午粽》《一匹出色的马》等课文,都可以采用先指导读好长句子,再读好全篇这样的步骤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应在对语言的品析、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之上,辅以朗读技巧,指导学生以声传情。著名学者朱自强教授曾说过:散文是写“我”的艺术,更主观,趋于“真实”。只要是基于原作的情感表达就算是准确的朗读技巧。

还是以《项链》这篇课文的朗读指导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就可以让学生先找出描写大海、沙滩、浪花特点的词语;再通过看图片、做动作、听声音、说感受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又宽又远”“又长又软”“雪白雪白”“哗哗地”等词语的意思;再告诉学生朗读的时候,要一边缓缓地读,一边慢慢体会大海的辽阔、沙滩的柔软、浪花的美丽;最后让学生带着对大海的赞美,用舒缓柔和的语气读好整段话。

需要注意的是朗读技巧是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章内容基础上的准确把握和表达,而不应该脱离文本单纯指导语气、语调、停顿等。任何脱离文本意义的指导,都是没有意义的。

三、创设情境,演读童话角色形象

童话具有丰富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灵动美妙的语言,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爱的文学形式。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很多优秀的童话故事,教师该如何教学才能体现童话独特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学生有着超强的模仿力,是天生的演员,笔者认为,利用分角色演读的方式更有助于学生感受童话的趣味性。

生动具体的形象、真实有趣的场景对低年级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因此,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时,经常会让学生戴上头饰,装扮成各种动物的样子,模仿角色的声音读。这样的分角色朗读,看似热热闹闹,实质上是读悟脱离,将指导朗读方法与分析品味语言、体会情感割裂开来。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厘清角色形象(角色和讲述者)的基础上,聚焦角色语言,揣摩角色性格,再现生活场景,读活角色形象。以下是笔者在教学《狐狸分奶酪》时的教学片段:

(出示课文第2~5自然段)

师:狐狸是真心想帮小哥俩吗?

生:不是的,他是想把蛋糕吃掉。

师:明明想占便宜,却打着帮助人的幌子,这只狐狸怎么样?

生:太狡猾了。

师:他此时的笑是礼貌的笑吗?

(教师拿出狐狸头饰,让学生选择贴上合适的表情;生选图1:奸笑。)

师:现在,请你笑出声来读一读。

(学生一脸奸笑地读狐狸的话)

师:狐狸这样笑不是一下子就暴露了自己?

生:狐狸表面上装作有礼貌,实际上在打歪主意。

师:对,狐狸的笑应该笑得“真诚”,(换成图2:真诚的笑)让熊哥俩觉得它真是一个乐于帮忙的大好人。

(教师示范,学生再次朗读。)

师:像这样表面上扮好人,却暗地里打着歪主意的人,我们就叫他——

生:狡猾的人。

(学生带上头饰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指导要着重引导学生找准“角色定位”,“讲述者”要指导学生读得通顺、自然;“角色”要根据不同的角色特点读出角色的气质。案例中教师紧扣一个“笑”字,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体会狐狸表里不一的狡猾性格,再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表情贴在狐狸头饰上,将思维成果进行情景化的呈现,使学生读出了角色感、故事感和情景感。

四、突出示范,品读古诗文化意蕴

低年级的古诗朗读和其他文体的朗诵一样,感情饱满真切,其感情基调往往比其他文体来得强烈。因此,读出“感情”一定是在理解诗歌情感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枯燥乏味的解词析句的教学方式,会让古诗的意蕴荡然无存,很难让学生爱上古诗词。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音乐、古诗和画画相结合,把学生带入古诗描绘的意境,让学生对诗歌的感情基调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通过声音的轻重缓急、高低强弱的变化,呈现出诗歌诵读的美感。

古诗朗读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前两句写的是登楼所望的情景,景象壮观,气势磅礴,按照常规运用较高的声音朗读,实际上“入海流”三个字却宜逐渐减缓力度,降低音量;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语势越来越强,声音却不能越来越高。教师如果生硬地讲解这些朗读技巧,学生只会越听越糊涂,此时,教师的正确示范就显得至关重要。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技巧和方法以最直接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以此激发和感染学生。但是,教师的范读要注意时间的选择,在教学一开始最好不要进行示范朗读,而应该在学生充分品味古诗内容的基础之上,将自己的朗读呈现给学生,再与学生的朗读进行比较评价,这样学生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

当然,如果想给予学生最好的朗读指导,教师理应是学习朗读的践行家。教师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朗读向学生展示朗读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吴晓晔.让低年级语文课堂“声”入人心:语文低年级教师范读之我见[J].小学教学研究,2020(19).

[2]陈红梅.“分角色朗读”的七大策略: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为例[J].教学月刊小學版(语文),2018(3).

[3]翟立敏.浅谈小学古诗教学的朗读指导[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0(10).

【作者简介】吴 琼(1982— ),女,江苏苏州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备课组长,系大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普通话测试员,研究方向为朗读教学。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文体特征儿童诗朗读教学
教案《创作儿童诗》
创作儿童诗的有效教学策略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网游小说的文体特征分析
《世说新语》中两晋士人的文学审美趣味
习作赏评课,“不教之教”的习作之旅
把握文体特征,让说理文教学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