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程度的影响研究

2021-10-25孙润芳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下肢膝关节关节

孙润芳

(辽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病房,辽宁 辽阳 111000)

下肢创伤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类型,因骨折造成的病理性损伤和手术造成的应激性损伤容易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包括膝关节僵硬等临床表现,这些不良事件降低了治疗效果,甚至给患者今后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难以弥补的危害[1-2]。功能训练康复护理是反复进行功能训练来改善患者活动功能的一种护理干预模式[3],笔者以我院骨科收治的90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功能康复训练护理对术后膝关节僵硬程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29-68岁,平均(48.73±11.28)岁;骨折部位:股骨17例、胫腓骨14例、髌骨9例、踝骨5例。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30-71岁,平均(49.24±12.17)岁;骨折部位:股骨15例、胫腓骨13例、髌骨10例、踝骨7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进行。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下肢创伤性骨折;(2)纳入本次研究前未接受其他手术治疗;(3)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字确认。排除标准:(1)认知功能障碍或者意识不清;(2)多发伤患者。

2 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术前完善各种检查,讲解手术流程、术中配合要点,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接受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具体包括:(1)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术中配合和术后康复注意事项,尤其详细介绍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讲解功能训练康复干预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预后,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疾病和康复措施,确保功能训练依从性。(2)心理疏导。向患者明确说明功能训练时间可能较长,短期内效果不甚明显等,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交流,获取其充分信任,对于出现焦虑、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及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3)功能训练。分3个阶段进行功能训练。①术后1-2周进行踝关节托屈背训练和股四头肌舒张训练,每项训练每次进行25-30 分钟,每天进行3次;②术后3-6周增加训练强度以提高关节活动能力和肌肉力量,并进行骨折端邻近关节运动;③术后7-10周再次加强肌肉锻炼强度和关节活动范围,积极促进肌肉力量、下肢肌肉群和周围关节全面恢复。

3 观察指标:(1)统计2组术后膝关节僵硬发生情况,计算发生率。(2)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4],分为:①优:膝关节活动度141°-145°,自主活动恢复,无疼痛感;②良:膝关节活动度121°-140°,可进行自主活动,偶有疼痛感;③可:膝关节活动度91°-120°,常有疼痛感,日常生活受影响;④差:膝关节活动度<90°,持续疼痛感,不能自主活动。以优+良计算优良率。(3)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5]评价患者护理前和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共26个问题,包含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4个方面,每个问题1-5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4)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包括康复护理水平、护士沟通能力、交流体检、服务态度等,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

5 结果

5.1 2组术后膝关节僵硬发生率和膝关节功能比较: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僵硬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观察组术后6个月时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后膝关节僵硬发生率和膝关节功能比较(n,%)

5.2 2组WHOQOL-100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WHOQOL-10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WHOQOL-100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WHOQOL-100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WHOQOL-100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讨 论

尽管骨科材料和医疗水平在近年来迅速发展,下肢创伤骨折患者康复程度有明显提升,但膝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仍然是发生率较高的下肢骨折术后并发症,其中膝关节僵硬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膝关节僵硬是以膝关节屈伸运动受限,髌腱或者关节囊萎缩、弹性减弱,髌骨活动度减少甚至丧失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而的肌肉萎缩、疼痛和关节肿胀[6]。膝关节僵硬的发生与以下原因有关[7-8]:(1)骨折造成关节损伤,关节囊发生黏连;(2)手术治疗进一步造成关节损伤,术后长期外固定又限制了关节屈伸活动。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术后6个月时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术后6个月时的WHOQOL-100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笔者从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和功能训练3个方面对患者进行了康复干预,其中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能让患者正确认识骨折术后功能训练康复的作用、注意事项和长期性,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康复干预,功能训练通过3个阶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术后1-2周的运动充分改善患者下肢血液循环,避免发生局部水肿、肌肉萎缩、关节囊黏连等问题,促进骨折创面愈合;术后3-6周的运动能够促进患者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恢复,术后7-10周的运动则进一步提高关节功能。张妍等[9]研究发现通过功能训练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提高下肢创伤骨折患者下肢肌力、膝关节屈伸度和膝关节功能。张晶等[10]研究则表明功能训练康复护理能够提高下肢创伤骨折患者对功能训练康复的流程认知和依从性,缩短骨折创面愈合时间,改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

综上,功能训练康复护理能够明显减少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发生率,改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下肢膝关节关节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膝盖经常咔咔响,小心“关节鼠”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人老常捏捏膝关节
关节才是关键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