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期间我国居家体育锻炼的机遇和路径研究

2021-10-23向涵琳李良明敬龙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居家体育锻炼新冠

向涵琳,李良明,敬龙军

引言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大纲中明确表示,健康是促进广大人民全面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是我国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的政策保障。2020年初武汉市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一场抗疫战争打响,在国家体育总局2020年召开的体育系统视频会议上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要充分地发挥体育在促进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作用,会议上报告了服务群众居家健身方面所做的工作,提出要按照《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的2020年工作目标,不断提高全民族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

由于疫情传播快,人多聚集容易引起聚集性疫情,且疫情有感染数量多、广等特点,抗疫形势严峻,全国人民“宅”在家中,长时间的居家生活不仅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风险,还会因为体力不足带来疾病风险,造成焦虑等不良情绪,已有研究表明,人的情绪和身体运动两者之间息息相关,适当的体育锻炼能缓解人们引长时间居家所带来的不良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居家体育锻炼对于身体的健康作用不容忽视,人们在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但如何利用有效的空间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值得让人深思。

1 疫情期间居家体育锻炼机遇分析

1.1 长时间居家刺激大众的体育锻炼意识

由于疫情发生在我国春节期间,一方面,本是走亲访友、休闲旅游好时机,却因疫情不得不终止,大量的空闲时间在家里度过,疫情引发恐慌,大众寻求解决办法,而体育锻炼正是提高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对抗病毒的重要手段,宅在家中的空闲触发大众的体育锻炼行为,疫情的不良影响更是引起了人们重视体育锻炼;另一方面,长时间居家导致体力活动的减少,不仅容易带来不良的情绪还容易引起身体脂肪的堆积,大众对美好身材和身体健康的追求,刺激大众的参与意识,从而进一步引发人们参与体育锻炼行为。各方体育爱好者通过各类APP、微信群、网站等平台,展示交流居家体育锻炼成果,由于疫情期间大部分人获取外界信息的方式是网络和电视等,各类视频和线上平台也影响着他人,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个体的体育意识,推动个体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1.2 体育锻炼在居家体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体育锻炼是可治疗疾病、促进身体健康方法之一,疫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一方面,足不出户的生活日常多给人们带来了体力不足和久坐不动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长时间会影响机体心肺耐力、机体代谢等;另一方面,在疫情期间,个人或政府旨在为减少疫情传播而采取的强制隔离措施,而这些情况无疑对身体和心理保持活力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很多新冠肺炎患者在的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机械通气(MV)来维持肺气体的交换,有科学研究表明,耐力运动能促进膈肌改变,助力呼吸系统,体育锻炼能促进心肺适能,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的收缩,机体会在不断运动中适应新陈代谢的需求,如图一所示,SARS冠状病毒二型(SARS-CoV-2)能直接攻击中枢神经系统,会给免疫系统带来负面的影响,定期的中等强度运动可抑制因居家隔离带来对大脑的有害影响。

图一 病毒对人脑的影响

1.3 长时间居家造成体育锻炼大环境转变

钟南山院士指出:面对疫情,积极防护与身体健康一样重要,多锻炼可以提高免疫力,由于疫情期间人们的居家时间和健康需求大增,居家体育锻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居家体育锻炼对场地条件要求低、器材易得、练习趣味性强,人们可居家锻炼,因为练习的环境、场地、器材等都发生了变化,人民体育活动场所包括专业体育场馆和户外体育场所、专业器材回到了家庭,人们从集体回到了个体家庭、信息获取也局限于家中电视、互联网,体育锻炼负荷也较室外小。

1.4 互联网提供便利的传播媒介平台

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变,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大数据信息时代,互联网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便利的信息获取方式等都在疫情期间大放异彩,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疫情期间,针对线上居家锻炼的内容多样,各地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健身新模式,如“我与冠军PK,家庭健身项目挑战赛”,关注度达到64.3万次关注,另外,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进入大众视野中,人们也通过各个平台关注体育锻炼信息,各体育平台和体育社交软件以及各类微信小程序为线上的体育活动提供技术和内容支撑,人们乐在其中。

表1 疫情期间部分平台体育信息传播统计表

2 疫情期间居家体育锻炼发展形势

2.1 国家地方政策及时出台,线上体育活动盛行

在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在专家呼吁不出门居家隔离的建议下,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文件《关于大力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方法的通知》,要求地方体育部门结合当地实际,介绍简单、科学、有效的居家健身方法;许多地方的体育部门提供更好的体育服务,指导人们进行居家体育锻炼,推出了丰富的居家体育锻炼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线上栏目、App等网络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居家体育锻炼服务,如江西省南昌市在疫情期间举办居家网络广场舞大赛、居家健身打卡以及“宅家健身、科学防疫”室内健身知识和技能比赛;河南省驻马店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优秀健身项目《疫情防控,宅家健身》展示栏目,丰富的居家锻炼内容、多样的参与形式以及科学的健身示例皆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度,帮助大家在室内锻炼,共同抗击疫情,共同战胜困难。

表2 我国部分地区疫情期间线上体育活动

2.2 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大环境平稳

疫情发生后,我国及时采取各类措施,通过限制出行、出入量体温、实名登记、出行健康码等多种手段,在我国良好的防控措施、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及全国上下齐心抗疫等努力下,对疫情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抑制作用。据人民网网站消息,截至8月31日,我国仅有境外输入病例总数为9例,皆为境外输入病例,新疆等中高风险地区的疫情得到清零。在我国各项措施的严格管控下,早在2月底,疫情就已经得到了基本控制,如图二目前全国范围总体疫情形势较稳定,如图三目前仅有广东、浙江、四川等地有少数病例。截至目前,我国一直在随疫情变动调控各项措施,不断制定恢复社会生产战略,在稳步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疫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维持因疫情造成的社会生产生活不稳定态势。总体来说,国内疫情控制保持良好的状态,社会大环境呈现平稳态势。

图三 我国疫情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分布图

图二 我国疫情现有确诊病例地区分布图

2.3 大众体育锻炼观念的转变

生命与健康是每个人应有的自然属性,保护生命安全与促进身心健康也是每个人的天赋本能和应有权利,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也明确指出:全民健康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生命安全、健康身体和幸福生活是每个中国居民共有的义务追求。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在心理修复、情感交流、自我价值等方面都有着不寻常的价值,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快、辐射广、危害性大,再次唤醒了大众居民对生命健康的潜在意识,再次端正了生命健康价值在全民教育意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为家庭体育资源的挖掘摆正了意识导向。体育参与动机是引导人们体育参与的诱因,对体育参与行为和锻炼习惯起着定向、始动、调节、强化以及维持的功能,而疫情期间相对集中、聚集的家庭生活方式充分提供了家庭成员共处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促进了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成因,疫情防控措施实现了家庭成员的健康需求,且为亲情交流、家庭和睦和社会安定等意愿的实现提供了条件等,因体育锻炼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也因疫情的契机提升了大众对体育关注度、重视度。

3 我国居家体育锻炼发展路径

疫情给我国居家锻炼带来了重大的环境变化,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但在此危机中也存有机遇,处在困难的环境中要调整思路前进,在政府的宏观指引、引导家庭的自觉性,以及体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助力之下,以满足人们居家体育锻炼的生理、心理、安全、自我需求。

3.1 政府充分发挥宏观引导能力

政府的积极引导是人们学习安全健康知识和参与家庭体育锻炼的重要途径之一,疫情期间,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多个相关政策文件可以看出,政策为整个居家体育给予大力支持,政府各级部门展开了对防疫安全健康知识和科学居家锻炼指南的大力宣传,不管是从政策文本还是表现形势来看都对取得防疫防控的阶段性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政府层面来说,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多元化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加大政府宣传和教育力度:政府的宣传导向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强化人们的安全健康防范知识和家庭体育锻炼意识,才能使其安全防护和锻炼行为趋于主动化、习惯化。然后实时根据疫情变化情况,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利用全面有效的宣传辅助手段: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和微博等手段,进一步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体育服务,创新发展体育活动。将科学的家庭体育锻炼指南与规范潜移默化的渗入到居民家庭生活,使居家体育真正渗入居民日常生活习惯,增强人民健康与幸福感,为推进我国体育强国战略建设贡献体育力量。

3.2 体育工作者助力居家体育发展

让体育真正成为强壮身体、如何更好地融入人民生活,既是我国新时期社会重大矛盾转变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愿景,更是体育工作者之重任。体育工作者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居家锻炼方案和体育手段,帮助人们运用体育来改善因疫情而处于特殊时期的下的身体运动困境,不仅促进了人体自身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也丰富了生命伦理学的文化内涵,运动能力在长时间不运动的情况下,现有的运动能力会出现倒退的情况,所以要想持续提高运动能力,就要进行有规律的、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居家体育锻炼可根据居家场所中现有的场地、器材条件,通过基础体能、健身操、武术、等锻炼以增强肌肉力量,心肺耐力,柔韧性和其他身体能力,提升体质健康水平,增强机体抵抗力。

疫情期间,体育工作者通过线上的各种方式进行体育信息的传播,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在疫情后的时间里,作为体育工作者,对于居家体育的考虑就应更加的精细化和科学化。从训练学和生理学角度综合考虑,不同运动基础的人群采用的锻炼方式不同,不同的年龄段采用的锻炼方法也不同,例如可按照相应年龄阶段对于青少年儿童、有体育锻炼习惯的成年人、老年人锻炼的项目应该都有细致的划分,如表3各个年龄阶段的特征具有差异性和特殊性,儿童青少年锻炼的强度主要以中低强度为主,对应灵敏、柔韧、协调与平衡基本运动素质训练;有体育锻炼习惯的成年人可以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的同时,提高心肺功能和基本力量素质。高强度间歇训练,改善心肺功能和基本力量,如俯卧撑、波比跳、平板支撑等;老年人则建议主要以功能性练习和肌力练习为主,主要针对肩颈,腰背等关键部位肌肉拉伸转体或者八段锦、太极等练习方式。

表3 体育锻炼各年龄阶段特点

3.3 家庭积极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观念

疫情期间的居家健身活动有助于重塑家庭体育,而家庭体育是培养稳定体育工作者口的重要维度。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再次唤醒了全民的健康意识,激活了全民的体育热情,为形成良好的居家体育意识观念创造了条件,坚持参加体育活动,这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家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宅在家中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增进家庭关系、培养锻炼习惯的综合价值的功能,在家庭层面必须要树立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视意识,意识引导人们的行为,是进行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家庭体育环境深刻影响着体育锻炼行为,良好的居家体育锻炼观念能家庭各成员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运动经验丰富者做好带头作用,在家庭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居家锻炼氛围,重视居家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居家体育防疫机制,不仅能满足人们对身心健康状态的美好诉求,也是对足不出户的健康生活行为习惯的约束规范。

4 结语

危机与机遇总是并存的,疫情除了给我国整个体育锻炼氛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之外,这也为我国家庭体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人们逐渐认识到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的作用,提高自身的综合免疫力值得人们重视,居家体育锻炼为战胜疫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疫情中的体育锻炼意识得到了极大提高,体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展现得淋漓尽致,各方力量都极大促进了我国居家体育的发展,在还未全面战胜疫情之时,减少出行,不扎堆,少聚集应是常态,所以安全有效地进行居家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最终战胜新型冠状病毒。

猜你喜欢

居家体育锻炼新冠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的日子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新冠病毒的自白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My Heroes
微生高的往事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