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学生体育游戏创编

2021-10-23艾明月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华中学生试验

艾明月

1 研究背景

1.1 体育游戏是中小学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游戏是游戏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体育活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础手段,在体力活动与智力活动相结合、在浓厚娱乐气息中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五育并举”中的体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游戏也成为体育课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游戏教学法的趋势愈发明显,而体育游戏有着得天独厚的场地优势,更应加以重视和进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可以让枯燥的练习变得津津有味,可以让沉闷的教学变得生机盎然。[2]在教学中合理地开展体育游戏对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体育教师应最大限度的发挥体育游戏的优势,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日趋下降,将文化与体育游戏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而巩固体育游戏的重要地位。

1.2 体育游戏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文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其重点任务之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游戏中,使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玩乐中体味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总书记在多种重要场合强调过:“传统文化是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积淀,是供给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力量的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4]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宝藏,传承它既是责任也是义务,而将文化渗透进体育游戏进行传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符合当下发扬传统文化的趋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助力。

2 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游戏的必要性

2.2 当前体育游戏形式单一,教育意义不突出

体育游戏形式单一。现在中学生玩的体育游戏部分是老套俗成的,像贴膏药,跳大绳这类游戏,从小玩到大,缺乏创新,枯燥乏味且形式单一,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这类体育游戏在现在的体育课中并不受欢迎,学生听到玩游戏的字眼后不是欢呼雀跃,而是唉声叹气。

体育游戏教育意义不突出。体育游戏的首要作用是充分活动关节、肌肉,防止体育课过程中受伤,其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较少渗透一些教育性理念,比如规则意识,团队精神,文化知识等。

2.3 通过融合传统文化,解决当前体育游戏存在的问题

体育游戏形式单一,需要改革创新。为了丰富体育游戏的内容,可以将文化作为游戏的内核,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游戏中,为游戏注入新鲜血液,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体育游戏教育意义不突出,需要渗透教育和人文精神。体能游戏融入课堂时注意:要渗透健康教育和人文精神,要挖掘传统体育项目中的体能游戏。[5]为了让学生接受文化的熏陶,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游戏,让学生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在精神上得到升华。

3 传统文化和体育游戏融合的原则

3.1 符合中学生身体发育特点

在12岁以后,神经抑制过程得到一定发展,推理、抽象等思维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逐渐提高,能快速建立各种条件反射。高中以后,神经系统基本发育完全,大脑的结构和机能已达到成人水平。从骨骼肌系统来看,初中生骨骼肌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骨的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完全骨折但易弯曲变形。从氧运输系统来看,儿童少年的呼吸肌力量薄弱,所以每次呼吸的深度不及成人,但呼吸频率较快。[6]

从骨骼肌系统来看,在游戏中不宜做负重过大的力量练习。从氧运输系统来看,在游戏中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呼吸频率,有条件可以佩戴运动手环或其他运动负荷监控设备,来判断游戏强度,适时进行调整和改变。

3.2 符合中学生心理发育特点

中学生能够分析、感知事物,但还是需要主观感受作为经验支撑。初中至高中阶段是注意稳定性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学生能较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但是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兴趣、爱好的支配。[7]通过融合传统文化和体育游戏,在游戏中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放在游戏和文化上,从而促进学生对于文化的掌握。

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比较活跃,善于挑战自我和超越自我,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学习欲望,将传统文化和体育游戏相结合的新颖的游戏创编方式,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使学生投入游戏中,体味游戏的乐趣和获得知识的满足感。

3.3 符合中学生的传统文化掌握现状

为了了解中学生对于体育游戏的态度、明确中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样本全部定位在中学生之间,前期共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106份,其中,男生占51.89%,女生占48.11%。初二学生占80.19%,高三学生占19.81%。问卷从体育游戏参与信息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两个维度来设计问题,其中,传统文化包括传统体育、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节日、思想文化和民间工艺这六个方面。收集汇总后得到的初步结论及建议如下。

中学生普遍对于“传统文学”文化掌握较好;对于“琴棋书画”文化、“思想文化”、“民间工艺”文化有一定了解;对于传统体育、“传统节日”文化不是很了解。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兴趣,并且愿意传承传统文化。

在创编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体育游戏时,传统文化选择学生们不是很了解的传统体育、“传统节日”文化,如:武术、中华传统节日的具体时间等。对于中学生有一定了解的传统文化,选取其中的薄弱环节加以融合,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如:各思想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4 融入传统文化的体育游戏试验

4.1 游戏设计

选取学生们了解不多的,掌握相对有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按照呈现方式进行分类,如思想文字类、声乐类、表现类。而体育游戏综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项目特点、运动量等因素,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体能类游戏、球类游戏、表现难美类游戏。按照类别,将传统文化按照分类分别和体育游戏的三个类别进行融合,选出可行且有意义的游戏进行实践并根据实践效果不断改进。

游戏设计目标。创编体育游戏首先要明确游戏的目的任务。[7]结合传统文化和体育游戏融合的原则,设计了三位预期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85%的学生可以掌握游戏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并且巩固游戏中涉及的运动技能,在秋冬季节,游戏后学生身体微微出汗,对于学生的运动系统有一定刺激。过程与方法目标: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内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共同获得胜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学生要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2 游戏案例

经过筛选,反复实践和修改,创编出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育游戏,以下列举体能类游戏一例。

?

图一

表1 知识卡片内容

4.3 实验对象及方法

从湖北省襄阳市某中学选取20名学生为试验对象,并针对游戏内容设计《融合文化的体能类游戏测验》,测验内容包括的传统文化有:诸子百家,年龄称谓、十二生肖、传统节日、诗人别称。试验方法如下:课前组织学生填写《融合文化的体能类游戏测验》并测量安静时的心率,接着组织学生进行“最强大脑之接力记忆”游戏,在游戏中随机抽取学生测量心率,课后再次填写《融合文化的体能类游戏测验》。

5 研究结果

5.1 体育锻炼效果

学生在安静时的平均心率为72次/分;在游戏时的平均心率为135次/分,最大心率为156次/分,最小心率为110次/分,学生在游戏结束后身体出汗,呼吸变得急促。

从学生的心率变化情况和一系列生理反应可以看出,此游戏对于学生身体的运动系统有一定的刺激,具有一定的运动量。

5.2 文化掌握程度

通过图二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试验后的测验成绩都比试验前高。说明基本上每个人对于诸子百家等传统文化的掌握情况都有所提高。

图二 个人试验前和试验后的测验成绩比较

表三 试验前后测验成绩区间百分比

通过图三可以看出,成绩为优秀的学生在试验前占6.25%,试验后占43.75%。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在试验前占6.25%,试验后占0%。这说明,通过试验,学生整体成绩有显著提高,对于诸子百家等传统文化的掌握情况有所提高。

5.3 个人情感体验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定小组长,在游戏开始之前,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讨论,确定每个人的任务;在游戏进行之时,90%的学生都会为同组同学加油呐喊;在游戏结束之后,胜利的一组会鼓掌欢呼;可以看出游戏全程90%的学生乐在其中,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通过试验时学生的状态可以看出,通过游戏,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内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共同努力获得胜利。游戏也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6 讨论

游戏融入节日、仪式和祭祀中的情景,在现代社会更加普遍和突出。[8]确实如此,体育游戏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也渐渐成为体育游戏创编的一种新途径。

体育游戏中存在形式单一、教育意义不突出等问题,将传统文化融入体育游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在游戏设计中陈述了三维预期目标,“最强大脑之接力记忆”这一体育游戏,达成了游戏设计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且符合传统文化和体育游戏融合的原则。体育教师在实施体育游戏时,可以将这一成功案例作为参考,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编后实施,学生的运动能力、对于传统文化的掌握情况等方面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本文创编的体育游戏属于体育游戏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的运用,从试验结果来看,这一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体育游戏创编方法是有效且可操作的,文中“最强大脑之接力记忆”这一体育游戏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各中小学体育教师可集思广益,共同创编出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体育游戏,并相互交流,便于这种传承形式广泛运用于各中学体育课堂,使中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重要性,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种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体育游戏创编方法可以运用于中小学运动会,创编出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趣味性项目,使竞技与游戏结合,游戏与文化融合,文化与传承对接。

猜你喜欢

中华中学生试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CS95
i6
驭胜S330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