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段习作构思力提升策略探究

2021-10-21阮淑英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1年9期
关键词:梅花习作教材

阮淑英

构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构思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章的成败。好的文章读起来很有新意,如果再细细体会,就会发现妙不可言。而那些不够精彩的文章,几乎都存在构思不足、人云亦云、假大空等问题。

为此,我们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原以为小学高年段的孩子已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习作对他们来说应该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但问卷结果却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大部分学生在习作上面临着种种问题。一半以上的学生害怕写作文,一听到老师说要写作文,就叫苦不迭。在接受调查的453个学生中,只有67人有写前构思的习惯,而这其中仅有25人对自己的构思力感到满意。

这些问题真实地存在于孩子们的学习中,学生觉得很迷茫,教师也感到困惑。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发现,除缺少素材的积累、忽视阅读的重要性之外,最主要的是缺乏有效的构思训练。

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构思力?笔者认为,可以借助小学语文教材,从中提炼出习作构思点,再结合课外补充材料进行方法的训练。

一、基于教材提炼习作构思点

入选教材的课文大都比较经典,文质优美,构思新颖,是学习写作很好的范文。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就是例子。”我们为什么不对现成的东西加以运用,从教材中学习精彩的构思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教材中的习作编排只是提出了习作的要求,缺少细化指导步骤。至于如何构思,从哪些方面去选择材料,按怎样的顺序组织等,均没有具体要求。为了使训练效果更显著,我们须对教材进行梳理,提炼出训练内容及指导重点。对小学高段的教材进行梳理,笔者提炼出了七项习作构思的训练内容及指导重点(见表1)。

二、进行有效的构思方法训练

从教材中提炼出习作构思的训练点后,就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訓练。下面笔者主要以对比构思、复合构思、串联构思三种常见构思法为例进行讲解。

1.对比构思法

对比构思法就是将对立的人物、事件、景物放在同一篇文章中,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形成反差,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的上种构思方法。如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就是一篇很好的对比构思例文。其教学过程如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0课,请大家齐读课题。通过预习,我们知道“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分别是谁说的?为什么同一首诗会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细探究竟。

(2)初读课文,概括场景

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重点描写的两个场景,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学生阅读,找到描写场景的语段,然后交流讨论。

(3)研读课文,体会细节

请大家再次读读文中的两个场景,抓住其中的细节描写,体会父母不同的态度。

母亲:“多关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着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父亲:“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学生说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小结:“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父母对巴迪同一作品的不同评价。“搂”“扔”,不同的动作细节体现了不同的态度。

父母对巴迪同一首诗持不同态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一找,全班交流。

(4)联系生活,体会感情

长大后的巴迪成了一个怎样的人呢?出示作者简介,指生来读。

请大家从文中找找:长大后的巴迪怎样理解父母“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评价?

学生找到相关段落,多种形式朗读。

请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对这两段话的理解。

学到这里,你们有没有发现作者写作上的小秘密?

总结: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描写,告诉我们父母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出于对“我”的爱。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对比写法。

(5)拓展延伸,迁移创作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补充材料《母亲的珠宝》,找出文中运用对比的地方。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拨:文中富人的衣着打扮与母亲朴素的衣着打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富人的珠宝和母亲的“珠宝”——两个宝贝孩子,也形成了对比。

习作时,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性格可以将不同人物进行对比,也可以将同一人物的前后表现进行对比。现在请你们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的个性,写写你熟悉的一个人。

课后,孩子们交上来的作文都写得很精彩,充满了生活气息。有个孩子写自己的妈妈,题目是《变脸妈妈》。通过妈妈在我面前很凶,像个“母老虎”,在爸爸面前却异常温柔,像只温顺的“小绵羊”进行对比描写。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读起来令人忍俊不禁,拍手叫好。

2.复合构思法

复合构思法指将话题所包括的意义相对的两类写作对象糅合在一起进行的构思方法。

(1)课内得法

如五年级下册《梅花魂》以“梅花”为主线,写了“外祖父吟诗落泪”“爱惜墨梅图”“回不了国哭”“赠墨梅图”“送梅花绢”五件事,表现了外祖父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时,教师抓住几个重点的句子,如:“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引导学生准确理解题目“梅花魂”的含义。这便是一种复合构思法。“梅花魂”既指梅花的精神,更指中华民族“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民族精神。

(2)课外补充

我们选择了冰心的《小桔灯》作为课外阅读资料。作者从小事人手,选取了小姑娘打电话、照看妈妈、与“我”攀谈、做小桔灯送“我”这几件生活中的平凡小事,表面上写的是小桔灯,实际上有象征意义:小桔灯象征着光明,象征着希望。

(3)迁移创作

在写这类话题作文的時候,我们发现,如果学生运用复合构思法,将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构思,便可提升文章的立意,使文章的整个层次有一个质的飞跃。

如一个学生写关于“路”的话题作文,采用了复合构思法,既写了实物林间小路,也写了自己的童年之路。她回忆小时候在这条小路上快乐玩耍的经历,场景刻画活灵活现,使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在小作者心中,小路是快乐童年的象征。岁月如流,如今再见,人依旧,路已非,伤感之意在字里行间渐渐弥漫开来。这样的构思立意深刻,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3.串联构思法

串联构思法以直线串联起文章中的小事件,组成一种“串”式结构,主线突出,情节连贯。主线中的小事件既各自为主,又相互关联。

(1)课内得法

如五年级上册《将相和》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的可贵品质与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态度。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产生、发展和结果。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互为因果。三个小故事共同组成了“将相和”的完整故事。像这样把相互关联的内容按一定顺序组合成文,共同表现一个主题,可使文章形散神聚,结构严谨。

(2)课外补充

我们补充的课外阅读材料是《风雨中的菊花》。这是一篇外国作品,主要写了主人公多尔看见一个小乞丐为了买鲜花给去世的母亲而乞讨,被小乞丐对母亲真挚的爱感动。全文描述了三个场景:广场乞讨,花店买花,墓前献花。它们既各自为主,又相互关联。

(3)迁移创作

在学完《将相和》和《风雨中的菊花》后,笔者要求学生用串联构思的方法写写自己的家。有的孩子用水果来代替自己的家庭成员:妈妈是草莓,爸爸是榴莲,“我”是苹果,串起这个家庭的是爱。这样的文章读来既有情趣,又充满生活气息。

总之,对于习作教学,我们要追寻的是:课内得法,课外联通,借助教材,读写结合,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构思力,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猜你喜欢

梅花习作教材
教材精读
梅花
梅花
为什么梅花能在寒冬开放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