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檐牙映青山 繁华遮不住

2021-10-20王雪莲

东方收藏 2021年10期
关键词: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古建筑

摘要:位于甘肃省古浪县的土门镇是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镇之一,其遗存的明清古建筑群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见证了土门古镇发达的商业史。

关键词:土门镇;古建筑;移民;丝绸之路;河西走廊

一、土门历史沿革及古建筑概况

土门古镇位于河西走廊东端,丝绸之路中道支线穿境而过,南靠砚山,北接沙漠,东邻马石河,西连西石河。明初称哨马营,到了正统三年(1438),因山西汾州府土门移民较多而改名为土门。明清时期,土门镇商业兴盛,是古浪县商品和农副产品的主要集散地——“土邑商务甲于全县”,民间则流传有“要想挣白银子,走个大靖土门子”之说。

清代康雍乾时期,土门镇经济繁荣,文化景点修建已成规模,古建筑群呈“七星剑”布局,主要由魁星楼、三教楼、罗汉楼、文昌楼、三星楼、财神楼、灯山楼七座建筑组成,俨然天上的“北斗七星”。此外,斗姆阁和春秋阁,小巧玲珑,檐牙高琢;大释阁与观音阁,佛光普照,恩济苍生。而苏家墩位居箕口,历来被认为是藏龙卧虎之所在,清咸丰八年(1858),和硕亲王在墩内楼上连住四晚,清同治六年(1867),左宗棠住过一夜……再看南宫(无量宫)与北庵(庵门庙)的鼎炉长年香火旺盛,东桥(三步两道桥)、西柳(穿城柳)令人流连忘返,清代知县徐思靖有诗赞曰:“河桥夜夜光如曙,一片苍凉劫烟树。溪光月色清成映,碧琉璃里浮明镜。农坛红寺架山亭,成行古木阴森正。分开百道烟霞里,月满陂田水满塍。”此外,火祖庙、显圣宫、鲁班庙、廒神庙、娘娘庙、土主庙等,香火缭绕,磬声悠扬,每逢初一、十五,焚香舞佛者,络绎不绝,盛世黎民乐在其中。

清代时期,土门古镇寺庙计36处、楼子13座、戏台12个,均各具特色,廊盈彩绘,金碧辉煌,殿堂上各方神圣塑像,活灵活现,丹霞焯耀。廊庑下悬挂历代名人墨客之匾额,总数在百件以上,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歌存仁所书“英风绝世”、王继正所书“弥伦天地”、席世恩所书“潇洒乾坤”,可谓当地的“书法三绝”,还有牛鉴、张美如、任光弟等人墨宝,亦有独特境界。白复龙、王成基所绘壁画,线条流畅,惟妙惟肖,收劉、关、张之英雄气概与诸葛亮之神奇,活现于大庙和会馆演义亭上。更有那南来北往的商贾行人,摩肩接踵,叫卖声声。而镇上店铺林立,鳞次栉比,一派繁荣景象,实乃旅游与经商之佳地,可谓地灵人杰、得天独厚。

民间人士认为,土门故城及古建筑群具有古长安建筑风格,蕴含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与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东方道德教育的熔炉,在建筑学、雕塑学和绘画学上都具有较高的价值。文墨遗迹、壁画遗存,在古浪县可谓独一份。可惜这些古建筑中的部分,后来因种种原因被毁,仅土门故城的残垣断壁幸存,此外还有“柏台”“三义殿”“罗汉楼”“山陕会馆”“玉祖台”等。1999年,“三义殿”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玉祖台”被武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罗汉楼”“山陕会馆”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土门故城现存古建筑

土门故城平面呈长方形,里城修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外城修建于清代。据民国二十七年(1938)《古浪县志》记载:里城“高三丈六尺,厚二丈,周围计二百二十丈,开东南门各一,上起钟楼一,角楼四。外堡高二丈五尺,厚二尺,周围计二百六十五丈,开东、西门各一,上起门楼二,角楼三,池深一丈二尺,阔一丈四尺,四面共三百九十四丈。”现土门故城残存东、南、西三面城墙和东门钟楼及街道,依然保留了土门故城的历史格局(图1)。

罗汉楼(图2),原名菩萨楼,为明代土门故城的东城钟楼,清康熙九年(1670)改建。建筑坐西向东,为三层楼阁式建筑,单檐歇山顶,檐下均施斗拱,明间劈门,周有绕廊。城门东侧树立石碑一通,砂石质,碑额书“大明”二字,内容为时任都察院右都御史、赞理军务徐姓官员、凉州兵备使张浦等人视察扒沙、土门军务及新边事宜。民国十六年(1927)遇大地震,幸未遭破坏。1936年11月,红军西路军从此门进入土门城,之后到了1996年12月又重修加固。罗汉楼旁边的《大明碑》,记载了明代名将达云修筑边墙、修建城堡、兴修水利、移民屯田的历史。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二月,陕西三边总督李汶、甘肃巡抚赵锦等官员阅视松山新边,宣布新开荒田、永不起科,正是对达云修筑边墙、屯田政策的肯定和支持。明西宁兵备按察使刘敏宽则赞曰“焕然太平之景象”“允矣中华之胜观也”。

山陕会馆,位于土门故城漪泉村,始建于清代,由大殿、厢房和钟鼓楼组成。大殿东西两壁残存清代白福龙所绘《三国演义》故事壁画(北壁中绘《三国演义》,两侧绘松竹梅,现已毁)。现大殿檐下悬挂道光三十年(1850)土门贡生康宗海题写的“循环今锡福”匾额一块,大殿西侧为马王庙,祀赤兔马,单檐歇山顶,面阔一间,进深一间,西壁残存《三国演义》壁画。脊檩上用墨书、朱砂题记“道光元年岁次辛巳午月山西汾州府汾阳县广贞里四甲弟子□□”。

三义殿(图3),又名柏台,位于土门故城漪泉村,始建于明代,清顺治五年(1648)扩建,由台基、大殿组成。因大殿内供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塑像,以“桃园三结义”故事得名。大殿气势巍峨、风格厚重,殿内塑像保存完整,是明清时代较有代表性的建筑。三义殿在清代被称为“土门八景”之一。

玉祖台,又名玉皇殿,位于现土门镇农贸市场中心。明崇祯十年(1637)建,是一座四面出角带彩有卷棚的三间大殿,呈明代河西建筑风格,造形独特,极具观赏价值。大殿中塑玉皇大帝像,上悬“仙灵总范”“万圣朝礼”匾额两块。玉祖台前的小土山上挂“郁罗潇合”匾一块,十分醒目。遥想当年,土门地区地灵人勤、土地肥沃,又逢风调雨顺、政通人和的好年景,土门农贸市场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

三、结语

土门古镇最初由明代山西汾州府土门籍官兵开发,后来又经过多次移民,人口不断增长。由于靠近丝路古道,商贸一直比较发达。山陕会馆脊檩有山西汾州府人士题字,说明土门古镇移民和山西籍商人有持续联系。其建筑接近山陕地区风格,反映了山西土门移民的审美观念,又具有河西走廊古建筑特点。土门古镇历史上有大量古建筑,反映了明清时期土门古镇商贸发达的历史。可以说,土门古建筑群不仅是历代山西移民智慧的结晶,也从侧面反映了山西移民的历史事实,堪称丝绸之路中线繁华兴盛的一个缩影。

参考文献:

1.古浪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古浪县志[M].甘肃:甘肃文化出版,1996(12):58.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古浪县委员会编.古浪名胜古迹选编[M].2000(1).

作者简介

王雪莲,1979年生,女,工作单位:古浪县博物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文物与博物馆研究

猜你喜欢

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古建筑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古建筑文物现代防火保护的有效措施
继续向北
中国古建筑
刍议古建筑保护中的档案工作分析
“学术敦煌”的定位是丝绸之路文博会保持永久魅力的重要基石
河西走廊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集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