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道古今一脉 今时再现风华

2021-10-20李自涌

东方收藏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刘杰龙泉青瓷

李自涌

2021年9月9日,浙江省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了一条消息“莫兰迪?高级灰?宋韵审美才是王道|展览”,凡尔赛式的标题加上封面器物隽永内敛的宋韵美感,以及点开链接后映入眼帘精致大方的内文,一时间刷爆了微信朋友圈,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单篇帖子的阅读量就达到了2.5万。而自9月14日展览正式开幕以来,更是吸粉无数。那么,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展览,能够如此吸睛?故事还要从有着“龙泉青瓷三杰”之誉的“在山堂”主人刘杰说起,前述所提的封面器物全部出自于他。

碧玉流光  古今对比

这一次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精品馆举办的专题展览,名为“碧玉流光——龙泉青瓷制釉技艺古今对比展”,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浙江省博物馆龙泉青瓷国际研究中心承办,展览为期两个月。2020年12月,浙江省博物馆龙泉青瓷国际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以“经典·继艺”为中心打造系列主题展览,以古今对比作为切入,将古代龙泉青瓷精品和现当代优秀之作一同呈现,以工匠精神表达人类非遗的不朽与传承,以真诚的态度来一场与时空的对话,本次也是该中心成立后的首个原创性展览。

无疑,这是一场关于龙泉青瓷经典美学的展览:其主题,“碧玉”比拟龙泉釉之精华,“流光”谓青瓷经典流传后世;其内容,通过数十组古代龙泉青瓷和当代龙泉青瓷艺人作品的对照,展现龙泉窑烧制技艺的脉络和传承。为了办好本次展览,策展方从浙江省博物馆以及多家博物馆的历代馆藏中挑选出极具代表性的龙泉青瓷精品进行展出,甚至涵盖了多件国家一级文物,包括松阳县博物馆藏南宋龙泉青瓷凤耳瓶、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龙泉青瓷出戟尊、泰顺县文博馆藏元代龙泉青瓷玉壶春瓶、浙江省博物馆藏明初龙泉青瓷菱口盘等,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标杆器物。展览内容则分成十三个板块,涵盖了素霓如缥、霁月光风、和光同尘、妙若天成、梅子初青、缺憾成蝶、铁的艺术、星河灿烂、飞花入青、清阳曜灵、风禾尽起、空山新雨和龙窑柴烧。我们通常所说的宋韵,究竟指的是哪种韵?通过这十三个板块的文字叙述和实物呈现,你无疑可以找到想要的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与古代龙泉青瓷经典之作同台展出以示制釉技艺古今对比的当代青瓷佳作,除了极少数来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毛正聪、张绍斌等龙泉青瓷名家外,其余均为80后的优秀年轻匠人刘杰所创作,足见主办方对其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而当人们试图寻找更多关于刘杰的信息时,却发现除了十年前在坊间流传的“龙泉青瓷三杰”雅号之外,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低调得异乎寻常,直到和被誉为“天下第一残器”的“蚂蝗绊”茶瓯联系到了一起。

在山而居  因心造境

说起“蚂蝗绊”茶瓯,了解中国陶瓷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件南宋时期被带至日本的龙泉窑青瓷葵口盏,在明代被带回中国,并由锔瓷工匠以六枚锔钉加固,然后再度送返日本,现由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如今被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2019年下半年,“蚂蝗绊”茶瓯随“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展览先后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浙江省博物馆展出。借“蚂蝗绊”来华展出契机,刘杰多次赶赴展览现场近距离观察,并向专家广泛请益,之后凭借十几年的仿古瓷烧制功底,历经500多次的反复试烧,终于成功复刻出“蚂蝗绊”葵口盏。当他将复刻成功的“蚂蝗绊”葵口盏带到浙江省博物馆与真品作对比时,浙江省博物馆陶瓷部主任、研究员沈琼华等专家学者欣喜点评其“复制出了真品的神韵”。随后,刘杰复刻“蚂蝗绊”葵口盏的新闻就被新华网、浙江卫视、钱江晚报等数十家媒体宣传报道,日本爱知县丰田市弘誓禅院还将这件作品作为永久珍藏。可以说,刘杰复刻的这件青瓷“蚂蝗绊”葵口盏已经成为当代龙泉青瓷仿古工艺水平的标杆性器物,特别是让走出国门千年的文化血脉再次在龙泉得以延续,贡献巨大,也正因如此,他的艺术创作得到了浙江省博物馆的极大关注。

关于刘杰的成长经历,在本刊2021年第1期中刊发的专稿《刘杰:潜心精研古法,致敬传统经典》中已有详尽的叙述,在此不再赘述。但关于刘杰及其“在山堂”的故事,还要做些许补充,因为,这一段对他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人生意义,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样一位年轻手艺人及其作品之所以得到浙江省博物馆垂青的缘由。

刘杰天资聪颖、勤奋刻苦,在17岁的时候就开始进入青瓷行业,且出道早、成名早,十年前的刘杰便与李震、陈卫武并称“龙泉青瓷三杰”,在坊间流传甚广,当时年仅28岁的他是三杰里最年轻的。那个时候很多人以为,刘杰年少得志,会和龙泉青瓷界的很多前辈一样,在成功的基础上稳扎稳打,沿着既定的道路走下去,收获更多的赞誉和回报。但未曾想,仅仅五年之后,在如火如荼的青瓷商业大潮中,刘杰就毅然放弃了当时已经很可观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急流勇退,隐居龙泉郊外的小山村,以“在山而居,因心造境”作为座右铭,建立个人工作室“在山堂”,潜心钻研龙窑烧制技艺,过上了隐居的制瓷生活。他所作的,就是要放弃以往塑造的一切,让自己归零,这在当时跌破了很多人的眼镜,一时间圈内议论纷纷,但刘杰对此没有做出任何解释,熟知他的亲友们都知道,以其性格做出这样的选择,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毋须多问,凤凰涅槃,等待便是。2016年,刘杰利用一整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的夙愿,在距离龙泉市区很远的一个小山村里,后有茶山,前有竹林,侧有斜阳,他在院子角落建了一座窑,又在侧厅搭了个茶室,并将之取名“在山堂”,后举家迁居于此,观日月交替起居,闻鸡鸣犬吠劳作。从此,“在山堂”主人刘杰在家人的陪伴下,在这幽静的环境里心无旁骛地创作,取土、炼泥、成型、烧制,一切皆遵循古法。

又一个五年过去了,刘杰也终究没有让所有人失望,再次出道即巅峰,除了在海内外引起巨大轰动的复刻“蚂蝗绊”之外,北宋豪放、南宋优雅、元代敦厚、明代华丽,龙泉青瓷史上巅峰时期的经典器型与釉色,经刘杰灵巧的双手,于“在山堂”的柴窑里一一被复烧了出来,从技法到心法,从情感到精神,从传统到现代,它们的成功面世,圆了刘杰一个与古人对话的梦想,这个过程,近乎蛹化成蝶,也才因此成就了这一次龙泉青瓷古今对比展精彩绝伦的呈现。或许,这五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只有刘杰自己心里知道。但总之,刘杰创造了他这个年龄的奇迹。他成功了!

杭州焕采  致敬经典

2020年以来,浙江省博物馆陶瓷部专家组在多次莅临“在山堂”实地调研走访后,馆方最终决定将刘杰的柴窑传统青瓷作品与古代龙泉青瓷器物进行同台展示,也就有了这一次在杭州的古今相聚。

这是一场跨越上千年的直接对话,“青瓷”无疑是触動古今造物者的共同话题,古代文物与当代作品相映成趣,各自传达着自身代表的审美意趣,也引导观众去捕捉当下生活中美的瞬间。在展厅现场,除了青瓷原材料之外,还陈列有北宋、南宋、元代、明代以及龙泉黑胎青瓷的精品展示,且每组分别由古代青瓷与刘杰烧制同时期风格器物进行对照:北宋展区,两件半刀泥刻绘梅瓶成为主角,流畅的刀法、古朴的造型,显示出北宋时期龙泉窑的豪放气质,而刘杰所制梅瓶,半刀技艺娴熟,可谓刀刀见泥、釉色古朴莹润,新老相比不分伯仲;南宋展区,粉青釉凤耳瓶端庄素雅、堆脂如玉,尽显南宋风流,刘杰所制粉青釉器物则与南宋梅子青鱼耳瓶并立,完美阐述了宋人对色彩的审美理念;元代点彩玉壶春瓶本为酒器,元人在审美上已有变化,素面之上加以点彩,才能体现饮酒豪放之气,此种风格在刘杰手上得以发扬光大,其复刻的同类器皿,在莹润如玉的青釉中融入褐色釉彩,自然协调,在形式上跳脱了青瓷静态的审美意境,拓展了当代龙泉青瓷的美学理念和装饰手段;明代龙泉窑釉色深沉,表现题材丰富,虽贵为官窑,却被当代手艺人冷落,究其原因是工艺复杂,且在海内外艺术品市场上的价格亦不如两宋时期,但刘杰却愿做一个艺术创作的逆行者,大胆挑战明代龙泉窑的复刻,并成功烧制出具有明代龙泉官窑典型风格的莲纹大盘与半刀泥刻绘墩式碗,使得这次展览在主旨内容的承续呈现上不留空白、没有缺憾,也正因此,让人倍觉可贵。

静心承古艺,匠心琢瓷事。这些年,无论是避世建立“在山堂”,还是当下复烧“蚂蝗绊”,亦或进入浙博致敬经典,对于刘杰而言,都是作为后辈晚生,从懵懂拜师学艺,到仿古十余年,历尽诱惑、读懂铅华后,给他自己的一个认真交代,也是对其人生第三个本命年的圆满答卷。

猜你喜欢

刘杰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笛
借条风波
李梅梅、刘杰作品
报错恩
幸福龙泉
在龙泉,有一种温度叫暖心
龙泉汤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一张二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