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爱国主义的若干特点

2021-10-19潘静蔡中华

中国德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特点新时代

潘静 蔡中华

编者按: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赋予了爱国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吸纳、借鉴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以此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引导学生厚植愛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摘要: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是常被人谈起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话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即新时代爱国主义。新时代爱国主义新在何处?从其特点看,主要表现为基础更加雄厚、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内容更加全面、制度更加完善等。正确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特点,对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爱国主义;特点

作者简介:潘静,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蔡中华,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它已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基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上,这也标志着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即新时代爱国主义。新时代爱国主义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根据时代变化发展了党的爱国主义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品格。科学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特点,对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基础更加雄厚

任何时代的爱国主义都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之上,新时代爱国主义也不例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其核心密码在于我们的制度优势,其中,党的领导制度等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后,我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作出的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这彰显了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伟大功绩,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国人的底气、骨气和志气,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伴随着物质条件的发展变化,整个社会的精神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整体上看,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自主性得到极大增强,整个国家的精神韧性得以极大提升。从国民精神培育看,大国国民需要培育与之匹配的大国国民精神。相较于以前,新时代国民展现出的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平等法治等精神内容明显增多。这些国民精神体现着新时代的精神气象,其背后反映的是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

二、地位更加重要

爱国主义的地位需要在一个系统中才能体现出来。在党和国家的话语体系中,爱国主义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且充满正能量的词汇。习近平总书记高频次地使用“核心”一词来突出爱国主义的重要地位,比如将爱国主义定位为民族精神的核心、五四精神的核心、西迁精神的核心等。这种核心地位是由爱国主义的本身特点以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决定的,它表明了爱国主义在这些重要精神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表明了爱国主义在这些精神内容中的至关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百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建构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虽然这些独特精神的表现形态、基本内涵、生成背景等不同,但都有着一脉相承、共融互通的精髓要义,这可以“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为民情怀、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和道德品质等角度深度挖掘”[2]。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爱国主义在众多的精神形态中有着直接体现,如抗美援朝精神中“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庆精神中“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中“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可见,爱国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一条主线,串起了党的历史上众多内涵丰富、耀眼夺目的精神明珠。正是靠着贯穿党的精神谱系始终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激励,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无私奉献、接续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主义史诗。

作为一种价值理念,爱国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并对三个层面的价值理念起着统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3]

三、作用更加凸显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是新时代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不断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与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密切相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驱动中华民族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的强劲引擎,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迸发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壮丽旗帜!”[4]

爱国主义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价值导向。国家治理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它包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个方面,是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着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对新时代的中国而言,人口众多且老龄化严重、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内外部风险相互叠加且挑战严峻,要治理好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国谈何容易,其涉及范围之广、涵盖内容之多、推进过程之复杂都是前所未有的。为此,有效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就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凝聚共识、提供动力的作用,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到国家治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嵌入国家制度体系的构建、完善、执行、监督,努力把推进国家治理的过程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特点新时代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