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种药剂预防水稻恶苗病和立枯病的效果

2021-10-19宣国灿周宇杰骆琴方少阳何信富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咪鲜胺立枯病衣剂

宣国灿, 周宇杰, 骆琴, 方少阳, 何信富

(1.诸暨市浣东街道农技站,浙江 诸暨 311800; 2.诸暨市农技推广中心,浙江 诸暨 311800)

水稻恶苗病又名徒长病,全国各主要稻区均有发病,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可减产50%以上[1-2]。该病初侵染原主要是带菌种子,防治手段主要是药剂浸种处理,近几年常用的药剂有咪鲜胺、氰烯菌酯等,但发现收集自金华、绍兴和嘉兴的F.fujikuroi小种对氰烯菌酯的耐药性从2017年的18%提高到2018年的47%[3]。并且对咪鲜胺也产生了抗性[4]。水稻立枯病是水稻秧苗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由丝核菌等病菌侵染造成,株发病率一般在15%左右[1,5]。该病的预防主要采用噁霉灵等药剂进行种子处理。近来有研究表明,水稻立枯病对噁霉灵等药剂敏感度下降[6]。因此,急需筛选出能同时预防水稻恶苗病和立枯病的有效药剂和处理措施。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是由4.85%氟唑环菌胺、2.55%咯菌腈以及3.6%精甲霜灵加工复配而成的新型种子处理剂,但该药剂对水稻恶苗病和立枯病的防效报道较少,故进行本次试验,旨在为该药剂在水稻生产上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诸暨市山下湖镇新桔城村进行,水稻品种为中早39,3月15日播种。采用秧盘全基质育苗,秧盘规格30 cm×60 cm,每盘播种量125 g,叠盘暗出苗,室内温度30 ℃、湿度90%,出苗后移至智能育秧大棚。

试验的药剂共4种: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利农,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顶苗新,印度联合磷化公司生产);25%氰烯菌酯悬浮剂(亮地,江苏农药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5%咪鲜胺乳油(使百克,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1.2 处理设计

试验在种子发芽播种前共设置7个药剂处理:处理1,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稀释500倍浸种;处理2,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4 mL·kg-1包衣;处理3,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4 mL·kg-1包衣后浸种;处理4,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2 mL·kg-1包衣后浸种;处理5,25%氰烯菌酯悬浮剂稀释1 500倍浸种;处理6,25%咪鲜胺乳油稀释1 500倍浸种;处理7,25%咪鲜胺乳油+25%氰烯菌酯悬浮剂稀释1 500倍浸种;以清水为对照(CK)。每个处理用种量125 g,播1个秧盘,重复3次。

1.3 调查和数据处理

恶苗病。调查记录整个秧盘内的水稻恶苗病株数,计算发病率和防效。

立枯病。采用10 cm×10 cm框对每个重复随机框3个框,调查每框总株数和发病株数,计算发病率和防效。

试验数据采用DPS的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恶苗病

表1表明,试验的水稻恶苗病发生较轻,对照发病率为1.5%。处理1氟环·咯·精甲500倍液浸种效果最佳,防效达100%;处理3氟环·咯·精甲4 mL·kg-1包衣后浸种防效次之,为97.2%;处理2相同药量包衣后干籽播种的效果比包衣后浸种的处理3稍差,为89.1%,低于处理4、处理6和处理7,但显著高于处理5。氟环·咯·精甲的3个处理以及处理4、6、7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与处理5存在极显著差异。

表1 氟环·咯·精甲等药剂处理对水稻恶苗病和立枯病的防效表现

因此认为,氟环·咯·精甲处理种子时采用500倍液浸种、4 mL·kg-1种子包衣后干籽播种或包衣后浸种均能有效预防水稻恶苗病的发生,3种措施中以浸种效果较好,包衣后浸种次之。

2.2 立枯病

从表1的可以看出,试验中水稻立枯病发生较为严重,对照0.18 m2秧盘的发病秧苗平均有380株,发病率为27.7%。但氟环·咯·精甲无论是浸种、包衣后干籽播种或包衣后浸种处理均未发生水稻立枯病,防效达100%,与对照药剂种菌唑·甲霜灵处理相当,显著好于氰烯菌酯和咪鲜胺处理。说明氟环·咯·精甲2~4 mL·kg-1(或500倍液)处理无论是采用浸种、包衣干籽播种或包衣后浸种均能有效预防水稻立枯病的发生,防效达100%。

3 小结与讨论

水稻稳产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是壮秧,壮秧的基础是不带病菌的优良种子,因此,种子处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了水稻产量。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是一款新型悬浮种衣剂,其氟唑环菌胺属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能有效预防多种土传和种传病害,尤其是丝核菌,而咯菌腈属于苯基吡咯类杀菌剂,对水稻恶苗病具有良好防效[7]。本试验结果表明,种子用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2~4 mL·kg-1包衣后干籽播种、包衣后浸种播种或500倍液浸种均能有效预防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尤其对早稻立枯病的预防具有较为优异的效果,对恶苗病的防效89.1%~100%,对立枯病的防效达100%,与市面上常用的种子处理剂的效果相当甚至更为优异。

猜你喜欢

咪鲜胺立枯病衣剂
HPLC-MS/MS法测定32%肟菌·咪鲜胺水乳剂 有效成分含量
不同种衣剂在鲜食玉米“申科糯601”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青瓜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超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测定蒜薹中的咪鲜胺残留
咪鲜胺降解菌群的富集及降解特性研究
不同种衣剂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四种不同水稻种衣剂育秧效果对比研究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水稻立枯病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