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改革研究

2021-10-18陈蓓蕾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双创教育改革高职

陈蓓蕾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使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双创教育、培养双创人才,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发展最受关注的话题。本文试图从双创教育的目的意义、改革路径和建设目标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职  双创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6-0021-02

一、研究的背景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和机遇下,高职院校秉承何种理念、何种模式、培养何种人才,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创业的过程中创新才是更加重要的,这也就使得这些问题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和从业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高职院校不仅对学生要进行知识传授之外,还更要关注其对于学生道德品质、人生观、价值观等整体素养的培养,在让学生成为一个有才之人的同时更要让他们成为一个有德之人,特别是当前社会经济等方面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使得在“双创”及就业问题极其突出的今天,高职院校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抓住“双创”教育的内涵,重新定义人才培养的目标,唯有改革教学理念、重塑课程体系、明确教育目的,实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才是根本出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是高等教育自身对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需求做出的回应,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的重塑,是教育范式的深刻变革。其目的要从提升教育服务国家发展能力的高度,从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深度,改变学生适应社会的方式,让学生从进入社会后去慢慢地适应融入社会的过程转变为让学生在学校里就去适应社会、了解社会的所需所求,让学生在学校里就接受到相应的培训,明白自己进入社会后要做什么、走哪条路。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以能够参与全球竞争、前瞻性地引领未来世界发展的广度来审视当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从中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核心,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致力于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的建设者,社会所需的全面型人才,满足当前时代背景下社会高速发展对于全面型人才所需的要求,进一步加快社会发展的脚步,加快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任务,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研究改革路径

1.深化创新创业教育“123456”育人模式

在进行创新创业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教育方式,如可采取“123456”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明确一个教学任务,创新创业教育始终要以“三全育人、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依托两类资源:学科资源与社会资源;着手三类建设:顶层设计、基础建设和应用实操;争取四个成果:双创育人模式、双创教学方法、双创资源、双创能力评估体系;实施五位一体:专业教育、创业基础、创新思维、职业技能、创就业指导;实现六维目标:人格塑造、知识传递、思维养成、能力锻炼、创新激发、资源积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把握住这六个教学重点,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和有了合理的教学方式才更有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开展,并且也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对专业型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做到面向专业群、面向职业岗位、面向职业生涯,在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之后还有让学生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今后真正走上职业岗位后不是只会“纸上谈兵”,而是要让他们立刻就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就算无法做到行云流水也得要让他们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推进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提出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理念、“融合职业标准、实行项目教学、注重效果评价”的课程理念。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人为本,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的运用才是最为重要的,并且还应做到以项目为核心,围绕着一个项目的核心展开教学,这样才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使得教学变得更加有方向性,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在教学的时候逮着什么讲什么。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将校企合作作为平台,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操作的学习平台,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将课程思政与创业教育密切结合,融入课程设计及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使得学生得到更大的提升以及进步,教师或教育机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第一,坚持用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第二,重视理想信念教育;第三,营造课程思政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环境。

3.专创融合

所谓的专创融合就是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打破学科壁垒,拓宽专业口径,着眼于知识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先进性,以及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全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在让学生完成了相应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后还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从而达到“专创”融合,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的目的。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学生的专业,鼓励学生在模拟创业中探究自己的职业,找到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从而让学生在校园中就能够对自己将来要走的路做出规划,让他们明白将来毕业以后可以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而不是让他们将来进入社会以后对自己的前途一脸茫然的不知所措,连自己能干什么或该干什么都不知道,指导学生将创业转化为今后的就业。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开展实践项目教学,将项目带进课堂,将作业变成作品,将作品变成产品,带领学生了解市场需求,明确产品定位,体验课程的魅力。创业内容要体现专业技术与商业的结合,将创业的意识和观念根植于学生心中,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毕业后还有一条可以探索的創业之路。

4.“三师”团队建设

围绕着“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党和政府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所提出的一系列指导精神,形成一支师德高尚、校企共育、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三师”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可以由教学名师、企业专家、一线技能能手等组成的专兼结合结构的双创课程教学团队。大力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提升教科研水平和企业实用项目开发能力。经过数年的建设,使大多数专业专任教师上讲台是名师、进企业是工程师,“双师型”教师达到95%以上,从行业企业聘请技术能手做兼职教师,实践教学专兼职教师比达到1∶1。

5.实践基地建设

按照“教学急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资源共享”原则,争取更多专项资金、多方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创业实验室和大师工作室建设。筑巢引凤——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技能,让学生体验创业工作环境,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拓展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和实践教育基地,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支持学生到各地校友企业开展社会实践。

6.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推进教学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过程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与影响力。

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创新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创新训练营、创业集市等多形式的创新类培训及比赛。以国际“互联网+”大赛等为龙头推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赛事,推进科创竞赛全员化、科创训练多样化、科创项目课程化、科创场所基地化、科创竞赛团队化。

7.深入校企合作

随着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而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能力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解决传统教育教学诸多问题,也能给企业提供储备人才。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和考評机制,提供现代技术和创新创业场地,实现教师走进企业,企业骨干走进校园,构建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的师资队伍,是实施校企合作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四、建设目标

以培育优良学风为核心,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以创新创业基地为依托,以双创教育为载体,精准对标企业用人需求,实现产教协同,校企融合,打造现代化高职教育新模式,实现专业与产业的高位对接,促进学院转型跨越发展,把学风建设融入创新创业工作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努力培育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优良学风。

1.落实职教发展“新”理念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对接职业教育的双创建设,实现创业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

2.重构人才培养“新”方案

师资培训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优化,促进教学组织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

3.探索培养、培训“新”模式

结合岗位能力要求,盘活教学资源,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提高培训能力,积极开展高质量培训。根据社会、市场和学生技能考核需要,对专业课程未涵盖的内容或需要特别强化的实训,组织开展专门培训。

4.打造专兼结合“新”团队

以“四有”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聘请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面向院校定期开展师资培训交流活动,建立健全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体系,提升教师模块化教学设计实施能力、课程标准开发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5.创新校企合作“新”路径

企业与院校在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倾力协助院校打造示范性创业实训基地,实现跨专业共享共用。实训基地可以强化人才培养,实现教育、学习、检验手段与范围扩展功能,并最终为教育终身化、持续化做出贡献。

6.拓宽社会服务“新”面向

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双向并举的原则,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在面向在校学生开展学历教育与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职业培训,为校园和职场之间灵活转换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

五、结束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今世界,以智能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教育革命的汇聚发展正在加速重塑全球科技版图和创新格局,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李正新.双创教育研究项目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6(10).

[2]姜雄,李丰.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研究[J]. 科技风,2019(17).

[3]费蓉,王磊,梁琨,等.基于“双创教育”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8(3).

[4]赵倩.关于高校“双创”教育问题的深入探讨[J].才智,2018(33).

猜你喜欢

双创教育改革高职
改革之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改革备忘
以面向市场视角观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社区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改革创新(二)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双化”视角下培养高职双创型护理人才的思考与实践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