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护理亚专业小组培训模式对护士专业核心能力的影响

2021-10-18张丽玉王彩玲王文艳张晶晶

循证护理 2021年13期
关键词:科室护士分层

张丽玉,王彩玲,王文艳,张晶晶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030001

随着医学亚专业学科的发展,医学的专业划分越来越细,方向性越来越强,这一医学趋势的出现对护理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护理亚专业化即专业细化,指在传统的一级、二级、三级医学专业分类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专业分类,是一项全新的学科和人才管理方法[1]。护理学科作为一级学科逐渐壮大,专科发展成为临床实践的核心,护理亚专业化已成为临床学科发展的策略和方向[2]。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作为危重病医学专科临床基地,集中了危重病人、高端医疗仪器设备和熟练掌握先进救治措施的医护人员,为危重症病人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生命支持和医学监护[3]。ICU病人病情重,多数会涉及多个脏器功能障碍,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对各项知识掌握要全方位,而且要有专项人员精准掌握。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纲要中明确指出“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新入职护士、专科护士等人员培训[4]。按专业化标准培养符合现代化监护要求的ICU高级护理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而传统的培训模式中未考虑到授课者自身兴趣发展方向及专业水平,可能会影响到培训效果及被培训者的接受程度。本研究分析对护士培训采用ICU护理亚专业小组模式将分层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ICU为三级甲等医院的综合性ICU,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35名,其中女27名,男8名;研究生1名,本科30名,专科4名;层级划分:N1护士为工作3个月至2年,共8名,N2护士为工作2~10年,共18名,N3护士为工作10~20年,共5名;N4护士为工作>20年,共4名。纳入标准:ICU护士;参加科室培训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完成调查问卷者。排除标准:参加省级或国家级ICU专科护士培训者;未能全部参加科室培训且未完成自学者。ICU护士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ICU护士一般资料(n=35)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科室对护士进行培训,2019年采用传统分层培训模式对ICU护士进行培训,即传统模式组;2020年采用ICU护理亚专业小组模式分层培训,即小组联合培训模式组。两组均于培训12个月后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护士专业核心能力、护士满意度,比较两种培训模式的不同层级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及护士满意度情况。

1.2.2 研究工具

1.2.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层级、是否取得ICU专科护士资格证(国家级、省级、院级)。

1.2.2.2 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调查表

在成守珍等[5]编制的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调查表基础上,根据科室现状进行修订(删除对漂浮导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技术配合2个条目),包括4个维度:①掌握和应用ICU设备与管理能力,9个条目;②掌握和应用对危重病人护理能力,32个条目;③掌握和应用专科技术能力,17个条目;④教育与培训能力,12个条目。共70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法,1分表示“完全不能”;2分表示“小部分能”;3分表示“能(一般)”;4分表示“大部分能”;5分表示“完全能”。得分越高代表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越强。

1.2.2.3 护士满意度调查表

为自制调查表,包括培训的频次、持续时间、授课人员资质、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授课效果6个评价方面,采用1~3级评分法,1分表示“不满意”;2分表示“满意”;3分表示“非常满意”。得分越高代表护士的满意度越高。

1.2.3 培训模式

1.2.3.1 传统分层培训模式

授课内容按照科室分层(N1~N4)培训计划(护士长制定)安排,授课人员为N2~N3级护士,授课形式为PPT、操作示教,授课频率为2次/月,培训对象为全科护士,培训后进行季度分层考核,考核形式为理论、操作、现场查验;理论考试内容由护士长按照培训内容制定;操作、现场查验由护理组长与护士长同时监考。详见表1。

1.2.3.2 ICU护理亚专业小组模式

①成立6个ICU护理亚专业小组:血液净化小组、呼吸小组、血流动力学小组、营养小组、医院感染小组、教学与科研小组,组长为接受过该亚专业外出学习(国家级、省级)且科室内该亚专业业务能力较强者,组员4~5名,据亚专业业务能力及兴趣专长分配。②制定分层培训大纲:各护理亚专业小组通过调查科室护士培训需求及结合科室现状制定各亚专业小组分层培训大纲(见表1),并由护士长、组长共同根据组员能力、授课内容难易程度指定授课人员,形成培训计划。护士长及组长共同对授课课件进行审核并给予指导。培训形式多样化,包括PPT理论授课、操作或现场演示、晨间提问、个案分析、护理查房、以问题为基础授课、病例情景法、经验交流、反思日记、教材/网络自学。③考核:同传统培训中的考核。

表2 ICU护理亚专业小组培训模式的护士分层培训大纲

1.2.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采用两种培训模式后各层级护士专业核心能力4个维度得分比较(见表3~表6)

表3 两组N1级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得分比较 单位:分

表4 两组N2级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得分比较 单位:分

表5 两组N3级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得分比较 单位:分

表6 两组N4级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得分比较 单位:分

2.2 两种培训模式后护士满意度得分比较

传统模式组得分(9.3±2.6)分,小组联合培训模式组得分(16.8±1.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58,P<0.001)。

3 讨论

3.1 ICU护理亚专业小组培训模式护士分层培训对N1级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

采用护理亚专业小组模式分层培训后N1级护士专业核心能力:掌握和应用ICU设置与管理能力、掌握和应用对危重病人护理能力、掌握和应用专科技术能力3个维度得分均较传统分层培训模式下提高(P<0.05),教育与培训的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分析其原因可能为:N1级护士由于其工作年限短,临床经验少,未曾带教实习护生等原因使他们在接收教学与科研方面培训内容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根据分层培训计划对N1级护士关于带教及科研方面的培训内容也较少。

3.2 ICU护理亚专业小组培训模式护士分层培训对N2级、N3级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

N2级、N3级护士专业核心能力4个维度得分经护理亚专业小组模式的分层培训后较传统培训模式均有显著提高。胡玲利等[6]研究中实施亚专业组管理模式后,护士的评判性思维、科研、临床护理、领导能力、专业发展、教育、咨询得分较前提升(P<0.05)。本研究中N2级、N3级护士构成比分别为51.42%、14.29%,两者的人数占科室护士总人数65%,样本量较大;其次N2级护士为工作2年以上者,临床经验逐渐增多,对于培训内容接受能力也逐渐增强,同时根据培训计划,作为科室护士的中坚力量,N2级、N3级护士接受培训的内容也较多。

3.3 ICU护理亚专业小组培训模式护士分层培训对N4级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

亚专业小组模式培训后N4级护士掌握和应用ICU设置与管理能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其余3个维度得分均有提高(P<0.05)。N4级护士由于工作年限长、经验丰富等原因使得她们在关于ICU布局、设施等方面的内容大部分已经掌握,且根据分层培训计划该方面的内容不再接受培训;N4级护士为工作20年以上者,此阶段主要任务为提高对危重病人病情监测、高端技术的运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能力,通过成立护理亚专业小组一方面激发授课人员钻研学习的潜能,使授课者水平更专业,另一方面针对性培训内容能调动听课者的兴趣,同时使她们的接受程度更高。

3.4 护士对ICU护理亚专业小组模式分层培训的满意度分析

实施护理亚专业小组培训模式后,护士满意度提高。王蓉蓉[7]研究中对神经内科病人设立肢体功能障碍小组、吞咽功能障碍小组、卒中随访小组,规范亚专业护理小组工作流程,突出亚专业专科特色护理,实施后优质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ICU护理亚专业小组模式的分层培训,通过划分ICU护理亚专业小组,使得ICU专业更细化,体现了专业特长,使护理更精准;同时授课人员更专业;分层培训,根据护士的不同层级接受相应的培训内容,使护士在不同阶段接受不同的培训内容,节省了已掌握培训内容护士的时间,培训更加人性化,更专业的授课人员使得她们对培训内容更易理解掌握,提高了培训效果,因此,本研究采用亚专业护理小组模式的分层培训后护士满意度显著提高。

4 小结

国外几乎每个专业都有亚专业的划分,具有代表性的有精神、手术、急诊、麻醉、重症护理以及床边护理等[8]。而国内涉及领域仅为糖尿病、ICU、造口等学科[9-10]。护理亚专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亚专业技术带头人的管理,由带头人对小组成员实施量化培训考核及动态管理,不仅使护理人员明确发展方向和专业定位,而且促进专科护理的发展。近年来,对于护理亚专业化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多集中在探讨成立护理亚专业小组管理模式对护士、病人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立护理亚专业小组能够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6,11],对病人的护理更具有针对性,提高护理质量[12-16]。而通过护理亚专业小组进行培训的相关研究较少。消毒供应中心将手术器械按亚专业进行分类管理并对护士进行培训,增加了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了工作效率[17]。而本研究是通过成立ICU护理亚专业小组,由亚专业小组成员对科室护士进行分层培训,研究表明新的培训模式能够针对性的提高各层级护士核心能力,同时提高了护士对科室培训的满意度。虽然本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不足,还需今后进行多中心的实施,在专业小组授课人员方面纳入更多的权威医疗专家,使护士能够掌握更专业的前沿知识。

猜你喜欢

科室护士分层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