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只“小斗牛”?不,一片心灵牧原

2021-10-16郑鑫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4期
关键词:斗牛好事支持者

郑鑫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486

一、案例情况简介:

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就是要面对一个个鲜活且个性的生命体。即使我们教一辈子的书、所教学生无数,尽管他们都是小学生,都有着看似相同的问题,或乖巧文静、或乖张调皮、或性情急躁……但每一个孩子都是他自己。

我今天讲述的这个个案,是我十几年教学生涯中印象颇为深刻的一个孩子,小名叫做子涵,五年级学生,是班里一个个头偏高、身体胖胖的男孩儿,脸上分布着少年维特特有的几点雀斑。他是班里的一只“小斗牛”。

“小斗牛”的第典型性格特点是“易怒”——有一次和同学玩,别人和玩笑着说“子涵你太胖了,跑不动。”他一下怒了,动手就打人,口中还喊着“我要杀死你”之类的怒语。这个行为让开玩笑的同学始料不及。

“小斗牛”的第二个特点是“不选择原谅,而是以牙还牙”——同桌把他的笔用坏了,他就要把同桌的笔也弄坏,向他道歉,他也不会原谅,子涵的原则是“他弄坏我的东西,我也要弄坏他的”。

“小斗牛”最“牛”的人际交往原则是“一切都是别人的错!”——老师也不能批评他,上音乐课不能按时进音乐教室老师说不得;上体育课不及时站队、不愿意跑步,老师说不得;老师一批评,子涵就恼。作为班主任的我去调解教育,“小斗牛”振振有辞:老师就是不喜欢我,总挑我毛病,所以我不喜欢上他们的课。所以慢慢地音乐和体育课时他就开始逃课。

“小斗牛”也有柔软的地方:有时候很想和同学玩儿,主动找同学们聊天、有时还送给同学们小礼物、借给同学文具,可是同学们还是疏远他;有时候很想离老师近一点,得到老师的认可,他会在下雨天及时给雨中的老师撑伞,顺便要炫耀一句“老师,我是不是很有先见之明”。

但总得来说,“小斗牛”孤单、寂寞、不快乐的时候多。随着年级增长,他渐渐变得孤僻,不爱学习、也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小斗牛”需要帮助,学习驾驭自己的情绪,树立良好的自信,建立舒适的人际关系,从而走出孤僻圈,融入大集体。

二、背景资料及分析

1.原生家庭情况

了解一个需要心理支持和帮助的孩子,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他的原生家庭。因为那里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额根源。我了解到:子涵从小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祖父母的养育方式是“溺爱”,老人从不舍得让孩子哭,“要什么给什么,想怎样都依你”,这样形成了子涵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他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导致子涵幼年时期缺少父母的爱,尤其在2岁以前,母亲角色的缺少使在他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未能建立足够的安全感。学生父亲脾气急躁,父子之间语言沟通少,对子涵教育以方式责骂、体罚为主。

2.班级人际关系情况

孩子在原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是他走入社会建构人际关系洗的模型。

小涵和同学的交往模式,受到原生家庭影响很大,他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相处模式,与同学交往也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融入集体生活。父亲脾气暴躁有暴力倾向,小涵也会受到影响,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动手打架。儿童在幼年时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和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任何一个糟糕行为背后,都有其正当的需求”。从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五层次来看,这只“小斗牛”缺失了“亲情、友情”的社会需要,“自我尊重、被他人尊重、信心、成就”的尊重需求。子涵愤怒、和攻击他人的背后,隐藏着对两种需求的渴望。而这两种需要又是构成一个人自我实现不可或缺的基础。

三、辅导目标及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辅导子涵的个案目标制定如下

(一)近期目标:

1.帮助学生明确可行的技能目标和学习技能的方法,促进学生聚焦具体行为“发现好事,表达好事”“创造好事”,进而逐步建立积极心理动力。

2.帮助学生争取来自家庭、学校和班级的支持者,形成家、校、班级合力。

3.凝聚支持力量,陪伴学生按照约定坚持完成技能学习,进行行为改变的积累。

(二)遠期目标:

1. 通过支持学生学习技能,促使其在行动实践中,构建自我认同系统。【建构自我认同,建立健康心理的基础】

2. 通过组织家、校、班支持者共同支持学生学习技能,帮助学生初步构建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构建,建立良好人际非关系网络】

3.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逐步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改善人际关系、融入集体生活。【形成健康的心理能力和意志品质】

四、个案辅导

一只“小斗牛”?

不,一片心灵牧原。

——儿童技能教养法--把问题转化为技能

(一)谈话——赋予一个使命

和孩子谈话,尽可能氛围轻松、有趣,最好不带教化的痕迹,让心理辅导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子涵,有件事情,你可以帮忙吗?”

他先是有点愣神儿,然后迅速反应“嗯!嗯!可以,老师!什么忙?”语气坚定,略带兴奋。

“我们班需要一个‘好事儿报告员’每天向大家报告班里和学校里的一件好事儿,你可以来做吗?”

“‘好事儿报告员’是什么东东?为什么?”

“因为听了好事儿可以开心,开心是健康的良药吗。”

“您说的好事儿,是什么样的事儿,我去哪儿找?”

“比如现在,子涵同学很乐意地帮郑老师的忙,就是好事儿啊。”

“哦,那我怎么报告呢?”

“来,你试一试,把这件好事儿向我报告。”

“啊?”子涵有点难为情。在我的鼓励性下,他还是顺利预演了“报告好事儿”的具体做法。“报告老师,我发现了一件好事,子涵同学很乐意把您做事。”

我们约定,从明天开始,每天下午放学前5分钟由子涵来报告他发现的好事儿。连续做到7天,子涵将获得2个特权和一个神秘礼物:A.指定下一位“好事报告员”;B.升级为“好事创造师”。

【子涵的“在班级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个案辅导,由此开始。】

(二)寻找支持者——初步建立支持系统

在賦予子涵“好事报告员”这一使命的第二天早读时间,我在全班同学中宣布了此事。同学们反应不一,有的不以为然,脸上的表情是:怎么让他来做这件事?有的不发言,表示默许。还有几个跃跃欲试地举手:“老师,我!我也想……”

我告诉大家,由子涵同学开始尝试这件事,喜欢做的同学都有机会。为了把这件事情做好,子涵需要几个支持者,就是相信他可以做一名“好事报告员”,并愿意为他提供“好事儿信息”的人。郑老师做子涵的第一个支持者,还需要5名同学,谁愿意来?我请子涵在举手的同学在邀请了5名同学做他的支持者。我们6名支持者每个人给出一个支持子涵的理由:

1.郑老师:子涵是有先见之明的学生,他下雨天会提前准备雨伞,雨伞还帮到过我,所以我相信子涵可以做好“好事儿报告员”。

2.王泽正:子涵上数学课经常举手回答问题,数学老师还表扬过他。所以我相信子涵可以做好“好事儿报告员”。

3.赵奕翔:有一次子涵送给了我一沓卡片,他有时候是很大方的。所以我相信子涵可以做好“好事儿报告员”。

4.高泽明:子涵的声音洪亮,举手发言的时候能说得很清楚,所以我相信子涵可以做好“好事儿报告员”。

5.王鹏:我们俩住一个小区,我看见过子涵帮他奶奶倒垃圾,他是尊敬老人的。所以我相信子涵可以做好“好事儿报告员”。

6.石卓:午读我管班里纪律,有时候让他认真看书,子涵还是比较配合的。所以我相信子涵可以做好“好事儿报告员”。

当听到六位支持者的支持理由的时候,我看到了子涵的脸上绽放出久违的舒展。

【由支持者大声说出来的支持理由,会给到子涵力量,这是社会支持系统在发挥作用】

(三)发现好事,报告好事——让一件有能量的事情,填充孩子无聊的时光

子涵前四天非常顺利地报告了好事:

第一天:英语老师表扬了我们班同学朗读的声音整齐洪亮。

第二天:午读秩序比前两天安静,没有同学被罚站。

第三天:美术老师说我们五5班今天上课纪律非常好。

第四天:大课间上操的时候,我们班的队伍比较整齐。

这四天里,子涵同学因为忙着找班里的好事,竟没有与任何同学和老师发生以往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第五天的时候,子涵似乎找不出班里的好事儿,或许是因为中间隔了周末,也因为当天没有哪个老师表扬五5班的哪个方面……反倒发生一件因为子涵体育课上跑步偷懒被被老师批评的事,子涵的“斗牛”老毛病又犯了。

分享好事儿的时候,有些尴尬。这个时候我请子涵的其他5为支持者帮一帮他。他们也表示为难,因为确实没有哪位老师表扬五5班。

我启发大家,好事儿并不一定局限于此,比如某件事情好的发展或某位同学令人喜悦的变化都是好事。

小班长石卓(子涵的支持者之一)发言了:今天体育课上子涵是因为少跑了一圈被老师批评了,上一周的体育课子涵是因为逃课被老师批评。我觉得子涵是有进步的,是一件好事儿。

支持者石卓的这个好事报告,悄悄改变着子涵“一切都是别人的错”的最“牛”人际交往原则,也悄悄改变着同学们对子涵的看法。

第六天的好事报告是:子涵发现某位同学的口算成绩提高了一大截。

第七天的好事是:今天的体育课上没有人被批评,体育课上得很顺利。

子涵在第七天的晚上,得到了爸爸的一个拥抱。爸爸是这样说的:“听郑老师说你完成了7天的“好事儿报告”,给班里带来了好多正能量。爸爸可以抱一下你吗?”当天晚上我得到子涵爸爸的反馈,子涵开心的像跳着“耶!”起来。

第八天,子涵把“好事报告员的”特权转给了支持者王鹏,他自己升级为“好事创造者”,又开始新的一轮使命。

虽然子涵偶尔还会“易怒”,但时间短多了,频率少多了,班的那只“小斗牛”好久好久没有出没。

五、总结反思

本案例中我的收获与不足:

从儿童的角度来看世界,用近似游戏的方式指导孩子们克服情绪和行为问题,并将家长、学校和朋友都带进来,形成一个积极正向的、帮助孩子学习技能的氛围,既能够改变孩子,又能够改变孩子身边的环境,在班集体里面构建一片心灵牧原。

但这个过程是慢的,它不会立竿见影。 我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改进干预策略。

本案例给我的教育启示: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自由、接纳的环境,用尊重、理解和支持的力量持来帮助孩子就是很好的疗愈方法。

——让孩子自己来!我们负责创设环境和条件,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去行动、去改变。

下一步的打算:

在班集体中不断创设类似“好事报告员”“好事创造师”的岗位,用正向的行为引导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自主构建健康的心理和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班集体中营造积极、友爱、充满正能量的班级氛围,为学生身心成长护航。

猜你喜欢

斗牛好事支持者
“牛气冲天”
斗牛为什么用红布
成绩稳定
“摸脸杀”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2)
做了好事,得了恶报
好事
做“好事”
西班牙解禁斗牛转播
掌上邮乐场